新疆: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的小屋

2014年02月18日 13:05   来源:新疆日报

吴明珠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海峰报道)

    2014年春节,在网上意外地看到一张照片:已经84岁,两鬓斑白、体态发福的吴明珠蹲在绿绿的瓜地里,望着一只金黄色的哈密瓜,目光专注而欣喜,如同母亲望着自己的孩子……

    蓦然想起了十多年前采访吴明珠的情形——

    一

    2000年冬天,内地一家知名刊物约我写一篇关于吴明珠的稿子。她在前一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中国园艺界,吴明珠创造了一个奇迹。许多科研工作者穷其一生,能搞出一两个品种已属不易,而吴明珠培育出经过省级品种委员会审定的甜瓜、西瓜品种就有20多个。

    找到新疆农科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所里在海南有个实验基地,冬天吴明珠在海南,夏天才回新疆。”

    我愣住了,古稀之年,早已功成名就,她还是一只“候鸟”,为“瓜”奔忙。

    此后两年,我一直跟她保持联系,她总说太忙。直到2002年夏天,终于见面。见面前,我在心里反复勾画着一位女院士的样子:简洁得体的衣着、厚厚的镜片,专注脱俗的神情,身后是宽敞的书房……可是见到吴明珠的那一刻,这一切全不存在。

    在新疆农科院院子里一幢普通的家属楼里,我叩开一扇油漆褪了色的旧木门,看到一位身材矮小瘦削的老太太,她稀疏斑白的短发烫成一头蓬松的小卷、皮肤黝黑、戴一副花镜,穿着一件家常的短袖褂,乍一看,和那些天天提着篮子出入农贸市场的老太太没有一点不同。

    “我是吴明珠。”她笑笑,客气中有一点面对陌生人的矜持,南方口音的普通话听起来软软的。

    我细细打量着院士的家,素洁的斗室,灰色的水泥地面、一张旧的单人木床、床上铺着一张旧凉席,床头放着一个油漆斑驳的老式木茶几,一只老式的皮沙发。如果不是茶几上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真觉得时光又回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屋角的墙上突兀地挂着一个空调,电插头却垂直地耷拉下来。“所里非要给安空调,我从来不用这东西。”吴明珠淡然地说。在新疆40多年,夏天最热的时候,她晚上大都睡在瓜地旁的棚子里,守着满园的哈密瓜,习惯了天地间的凉爽。

    说起1984年她辞去吐鲁番行署副专员的往事,吴明珠摘下花镜,边擦拭边轻描淡写地说:“陈年旧事,早忘了。一辈子,能干好一件事就不易了,我就是种瓜的。”“听说农科所要为您盖院士楼?”我想起刚在报纸上看到的一条消息。她用近乎不屑的口气说:“所里说要盖,我不同意。我一个老太太,哪住得了一幢楼?现在的房子不是好好的吗?”

    一处蜗居,四壁萧然,这竟是一位院士的家,而且她住得惬意。我当时的惊叹一直持续到现在。

    2002年,吴明珠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嘉奖,获得50万元奖金。她把40万元捐给了自己所在的课题组。

<<< 1 2 3 > >>
[责任编辑:何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