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之星】心里装着乡亲的编外“村官”

——记昌吉州残联住奇台县五马场乡鸿鑫村工作组组长王文海

2016年06月06日 16:54   来源:天山网原创

王文海指导村民修剪果树。

     天山网讯 “这两天草畜联营合作社的圈舍已经开始上梁了,苗木合作社的基地快种好了,赛乃木刺绣合作社也开始运行了……王组长回来后,村里人的干劲十足!”新疆奇台县五马场乡鸿鑫村支部副书记尚俊宽说。

    “王组长”指的就是王文海,昌吉州残联理事长。去年2月,当第二批“访惠聚”活动的号角吹响时,王文海还在昌吉州医院住院,单位领导和他商量派人住村的事,这时王文海已被医院确诊得了脑梗,脑血管已产生了出血点。但是,他还是毫不犹豫地说:“我去吧!”

    随后,他就带领由昌吉州残联、州电业局等6家单位、13名成员组成的工作组进住鸿鑫村。两年来,风里来、雨里去,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巷尾农院,乡亲们总能看到这个敢做敢为、说话算数,穿着迷彩服的编外“村官”。

    办实事建起连心桥

    鸿鑫村下辖7个自然村,共有639户2081人,是一个由维、汉、哈、回等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聚居村,是奇台县的贫困村。

    入村后,工作组走访入户全面掌握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根据摸排情况,每名成员都与村里的困难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在和困难户拉家常的同时,记下了他们的实际困难,再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渐渐地,工作组搭起了一座群众和政府之间的“连心桥”,村民愿意敞开心扉说话了,住村干部和村民的关系近了。

    给每户村民各送30棵葡萄苗发展庭院经济;拿出5000元购买足球和服装组建少年足球队;购置民族乐器成立少年乐队;在爱心妈妈依巴代提家建起了“爱心超市”……在短短的一个月内,王文海带领工作组从细微处着手,温暖了群众的心窝。

    面对村里生产发展严重缺水的矛盾,王文海想方设法跑来了总投资2400万元的1.64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当年村里高效节水面积就达到了100%,仅这一项村民每年可增收300多万元。同时,工作组以建设残疾人就业和农疗基地为切入点,帮助村里组建合作社,现已吸纳80多户村民入社,流转土地1300亩,栽种了桑椹、梭梭、夏橡和日本红枫等10多种市场上抢手的幼苗。

    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

    走进鸿鑫村一提到王文海,村民们都会争着给你讲一件件看似平常却又感人的故事,比如:将村上15个辍学青少年分别送到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哈密铁路技校和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职业技能,还为每个人解决2600元的相关费用;组织青年妇女到外地参观学习,投入20万元引导组建了刺绣缝纫合作社,引进15台机器免费提供场地,又联系好销路;由工作组牵头修建的1000多平米的多功能综合楼主体工程也已经完工。仅去年一年,他先后为鸿鑫村争取到了3088万元项目资金,一件件惠民实事把群众的心紧紧聚在了一起。

    王文海心里装着乡亲,却常常忽视自己。医生多次打电话催他,妻子也埋怨他,可他总有忙不完的事。直到去年12月,他的血糖已经高的吓人,妻子“押”着他才做了唯一的一次脑梗复查和血糖治疗。

    去年9月7日,在昌吉州“访惠聚”活动观摩会现场,几十名村民挤到州领导们面前,争相反映工作组办的实事好事。

    集体留下再住村

    为了做好压茬对接工作,也为了延续群众和工作组的深情厚谊,今年3月,奇台县五马场乡鸿鑫村第二批“访惠聚”工作组在全体村民联名请求下,全部留下来继续住村。

    村民艾尔肯·米吉提说:“工作组来了,路修通了、路灯也亮了,谁家有困难他们都给想办法解决,在家的妇女也有活干、有钱挣了。现在还想办法帮我们致富呢,这样的工作组我们村民都不让走。”

    “村民舍不得我们走,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工作组组长王文海感慨地说,“今年,我们还要帮村里建一个文化体育广场,把去年成立的刺绣合作社、苗木合作社、草畜联营合作社进一步完善起来。还有贫困户帮扶就业、精准扶贫户脱贫、修建残疾人康复中心、畜牧养殖项目等工作,今年都要一件件完成,让鸿鑫村走上康庄大道。”(昌吉州残联住奇台县五马场乡鸿鑫村工作组供稿)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