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记者:坚守新闻理想 讲好中国故事

2017年02月19日 15:29   来源:中国记协网

(图源:中国记协网)

(图源:中国记协网)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媒体人的殷切期待,也是记者的光荣职责。记者笔下,应有天下风云,有人间冷暖,有天地浩气,有家国情怀。

    作为国家级主流媒体平台上的新闻工作者,央视记者始终坚持着本职定位--做一个“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央视记者们走基层,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真话,动真情,无论春夏与秋冬,都和坚守岗位的基层工作者一起体味责任与温暖;他们深入中国最贫困的角落,风餐露宿、忍饥受冻,只因心系艰难求学的山里学生;他们也曾冒着巨大风险深入黑窝点与违法分子周旋,揭开明亮校园中隐蔽在暗处的“毒跑道”,只为还原背后的那一切真相。在他们的报道中,我们既看到世界的广阔,也看到身边的百态。

    记者最有机会倾听人民心声,最有条件把握时代声音,在央视记者的心里,将时代缩影、真实故事传播开来,是自己的责任,也是记者这个职业的价值所在。

    俯下身,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

    今年春节,中央电视台400多名记者奔赴各地,把镜头对准百姓、对准家庭、对准亲情。播发报道100多条,总时长超过17小时。

    央视记者采制的《新春走基层:高铁上的掏粪男孩》《新春走基层:铁路小夫妻天涯的重逢》等报道,于细微处触发了观众和网友的情感共鸣。

    凭着对新闻工作的精益求精和对时代脉搏的敏锐触感,央视记者王冰和他的同事们在新春走基层中把镜头聚焦到了高铁上的“掏粪男孩”--田莊和他的小伙伴们。

    央视新闻官方微博转载后。截至1月21日上午,微博阅读量已经达到2128.5万次,视频转发量超过1.4万次。网友留言超过2万条。大多数网友不仅为“掏粪男孩”点赞,还主动提倡文明出行,不乱扔垃圾。

    “走基层就是要通过具体的小故事、小情感、小细节,关注人,更通过关注人来展示我们所处的大时代。”王冰说。

    央视记者的镜头还记录下一对铁路小夫妻。今年是他们新婚的第一个春节,两个人分别要送上万名旅客回家过年,而他们自己的春节却只能在不同的火车上度过。对他们来说,今年的团圆,只是在两列火车相遇时,短短几十秒的隔窗相望。

    短短几十秒,这个重逢的场景感动了无数观众。然而,这个画面的拍摄却充满了不确定性。为了抓拍到最感人的一幕,记者们做好了充分的拍摄预案,一个镜头的沟通就发了将近100条微信,在不断的否定中完善拍摄。

    在这个镜头的背后,不仅有记者途经11个省、1个直辖市,仅单程运行里程就有4625公里,历时53小时13分的辛苦奔波,还有记者齐莉莉的隐忍付出。为了完成拍摄任务,齐莉莉给出生才几个月的宝宝断了八天的母乳。而她想尽办法保存的25袋“母乳”,就是一位母亲给孩子“回家的礼物”。

    在微博中,她这样给孩子写道:“妈妈除了工作,就是为你准备口粮,妈妈要加油!”

    知冷暖,人文情怀镌刻社会深处

    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

    阿堵龙英是一位彝族姑娘,家在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孟甘乡。五年那里不通水,不通电,更不通路。为了上学,12岁的龙英每天6点就要出门,在手电筒微弱光亮的陪伴下,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大山里走上十几公里后才能来到学校。

    央视记者李想到这里采访时,和龙英一起走过了这条十几公里的山路。当天正好下雪,原本崎岖的山路更多了几分寒冷和湿滑。龙英一边提醒记者小心脚下,一边讲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下雨,她一跤跌进了五米深的山涧,头破血流,躺在大石头旁许久不能动弹。

    李想以为她会说,那次后就再也不想上学了。但龙英说,她只是想,如果自己有一双翅膀,能一下子飞到学校该多好。

    离学校不远的小树丛下藏着龙英的秘密。山里的学校不比城市,简陋得连食堂都没有,她只好揣着几个土豆去上学,而后偷偷藏在这片树丛里。不过,这个秘密很多同学都知道。一个小男孩对李想说,他偷吃过龙英的土豆。而原因只有一个字:饿。

    李想觉得自己的心灵被震撼了。那些孩子仍稚嫩却又自强不息的背影,令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他们为改变命运而不断抗争的路上,播洒出更多温暖和阳光。

    在李想的眼里,让大山里少一个艰难求学的孩子,比多一个富豪更能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在她的努力和全社会的帮助下,节目播出后没多久,温暖舒适的校舍在龙英所在的小学拔地而起,孩子们终于不用再每天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去学校了。李想很欣慰,也很幸福。这片土地告别贫困的梦想,已经不再遥远。

    扬正气,心怀道义永不妥协

    因为心里有道义和责任,所以记者们真诚而无畏。

    2016年夏天,网上流传部分学校新建的塑胶跑道操场,在高温下,散发出刺鼻的化学品气味儿。一些孩子出现了身体不适、流鼻血等症状,各路媒体为此展开了追问和关注。主管部门、学生家长、社会公众,都在追问着一个答案--学校的塑胶跑道究竟怎么了?

    央视记者从跑道的施工现场开始挖掘真相。在发现原料均为三无产品后,跟随施工队追溯到供货渠道,在河北沧州农村的一个回收废弃橡胶的仓库中,揭开了这条违规生产“三无”产品的黑产业链条。

    暗访,是记者采访中最为危险的一种方式,稍有不慎就会危及安全。然而为了给受害的孩子寻找真相、维护公众利益,一位52岁的女记者伪装成生意人,带上设备走进了那个黑仓库。她知道自己不能有半点言语、行为上的疏忽。在这个生产违规产品的黑窝点里,如果对方知道她是背着偷拍机的央视记者,她有可能再也走不出那个黑暗的房间。

    2016年6月21日、22日,中央电视台连续两天播出了“谁制造了毒跑道”的曝光节目。22日深夜,教育部在了解事实后,通电全国教育机构,停建所有的塑胶跑道,并重申,将严处责任人,决不手软。躁动的社会舆情安静了,复杂的事件清晰了,修复整顿的工作开始了。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央视记者的心里,装满了家国情怀。他们风雨兼程,把握时代脉搏,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接地气、有温度的故事,展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壮丽图景和中国人民坚忍顽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们传递权威信息,为了探求真相不顾个人安危,以永不妥协的信念,守护新闻人的良知。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央视记者坚守职业理想,讴歌真善美、揭露假恶丑,服务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刘畅/文 素材来源:中国记协网、央视网、新华社)

[责任编辑: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