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学经典焕发另一种生机

——访舞剧《家》的导演何川

2017年08月05日 15:48   来源:新疆日报

 

 8月3日,演员在表演舞剧《家》。

  新疆日报讯(记者贾春霞 于雷 实习生简晴晴摄影报道)“每种艺术形式的表达都是不一样的,舞剧更接近人们细腻的情感表达。把巴金小说《家》中的精髓通过舞蹈语言来呈现,让文学经典在剧场里焕发另一种生机,这是我们改编的最大收获。”8月3日,在新疆人民剧场,四川歌剧舞剧院舞剧《家》的导演何川说,巴金先生的小说《家》是现代文学里的名著,虽然在改编为舞剧《家》之前已经有了很多种艺术形式的表达,但他相信,看完舞剧后新疆观众会另有一番滋味。

  整部舞剧抛开序和尾声,共分四幕,由大少爷觉新的包办婚礼、丫鬟鸣凤的被逼出嫁,以及大家长高老太爷的葬礼、少奶奶瑞珏的死亡组成。简言之,舞剧《家》由两场婚礼和两场葬礼贯穿全剧,展现了高家最为鲜活的四个横截面,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值得一提的是,舞剧《家》对原著众多的人物关系进行了必要取舍,围绕核心人物觉新、觉慧的塑造来构成,同时也把主要人物瑞珏、梅、鸣凤三位女性进行了深入刻画。“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围绕着人物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不断推进剧情。5个主要人物的命运贯穿全剧,100分钟的时间里讲述那个时代年轻人与封建家庭禁锢之间的冲突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何川说。

  巴金的小说《家》描绘了四川封建大家庭里发生的悲情故事,人物鲜活,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何川认为,自己作为四川人,有责任和义务把巴金的小说《家》改为舞剧呈现在舞台上。

  2009年,舞剧《家》的剧本就出现了。把耳熟能详的文学经典用舞蹈语言呈现,是舞剧改编中的一个最常见的方式,但如何把握原著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创新,是舞蹈改编的一个难题。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何川认为,艺术表达的重点是描写人,描写人的情感,而舞剧《家》剧本几易其稿,提炼了小说的情节,选取最富有个性的人物进行塑造,选择最能表达主题的段落进行描绘,较好地跨越了两种艺术表达之间的鸿沟。

  艺术的魅力在于联想,联想有多远,艺术的魅力就有多深。舞剧《家》中让观众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贯穿全剧的太师椅的使用。何川介绍说:“太师椅是封建家长制的权威象征,在剧中与高老太爷一起共同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情境,椅子传递出很多东西。比如,把椅子摆在舞台中间,象征封建社会的阴魂不散。”

  巴金的小说描绘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离现在已经80多年了,舞剧《家》中的演员大都是年轻人,如何消除“代沟”,让演员吃透角色很关键。何川介绍,除了请专家对人物解析外,还让演员们通过观看电视剧、阅读原著、走访年龄大的人等方式进行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知识的补充,加强对人物角色的认识,通过舞蹈,用肢体语言来恰当地表达人物内心情感。

  此外,《家》整个舞美和音乐呈现的是川西民居的生活状态,从中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四川味道、成都风情。“舞剧中的音乐全部采用的是四川元素,道具也涵盖着很浓的四川味道。看舞剧《家》实际上就像吃一顿很有滋味的四川火锅。”何川笑着说。

  经过四川歌剧舞剧院6年不断打磨和努力,2015年,舞剧《家》在成都首演就获得了专业人士和普通观众的肯定。如今,该剧荣获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列入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1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和2017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滚动资助项目。

  在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上,何川和该团80多名演职人员除了表演舞剧《家》外,还有一个目的是交流和学习。何川说,舞蹈节是艺术的盛宴,连续几届舞蹈节的举办,对文艺的发展以及舞蹈事业的推进,起到很大作用,希望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越办越好。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