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戈壁滩上的胡杨

—— 记十九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援疆干部刘志怀

2017年10月24日 16:06   来源:中国教育报

河南理工大学援疆干部刘志怀(资料图片)

  十九大代表寄语

  教育援疆是民生工程,也是“造血工程”,希望能够有效发挥教育援疆的作用,为当地培养带不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刘志怀

  他是河南理工大学的一名普通干部,却在新疆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得知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我有点意外,我是一名援疆干部,占了新疆的一个名额。”见到刘志怀,他满怀歉意地说。然而,接受采访的当地人却异口同声地告诉记者:“他就是我们新疆人、哈密人,当选十九大代表实至名归。”刘志怀是河南省教育援疆干部、新疆哈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他参加三轮援疆,已经援疆7年,新一轮援疆任务结束后,他在哈密职院工作时间就将长达9年。

  2010年12月,河南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刘志怀响应援疆号召,报名援疆,来到了哈密,担任当时的哈密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

  那时的学校,仅有一栋楼,1000多名学生,学校发展面临很多困难。“我没有失望,反而充满信心,下决心尽全力改变学校面貌。”刘志怀谈到7年前刚来时的感受,“当时我就想,我可以在援疆的几年中没有英雄壮举,但我决不能碌碌无为。”

  当时,学校网络仅仅接了一根10兆的带宽。作为信息化方面的专家,刘志怀发现,这里的信息化水平会成为学校今后发展的“瓶颈”。为此,他建议成立数字化校园项目组。这个提议很快得到学校批准。经过3年努力,数字化校园建成了,一卡通、IP广播、高清录播等一应俱全。为了建好数字化校园,刘志怀既要制定方案又要组织实施,前后共编制了12本设计方案、12本招标文件,合计50多万字。数字化校园建成了,对教师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志怀便在学校开办信息化培训班,亲自给教师们上课。

  7年援疆,刘志怀参与了哈密职院新校区建设、国家中职校示范校建设、哈密职院创建等,流了不少汗水,付出很多心血。然而,谈起这些成就和付出,见证了哈密职院快速发展的刘志怀淡淡地一笑,对记者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好的,到这儿来,我就是来奉献的。”

  “为何选择一次又一次援疆?”记者和很多人一样,想知道刘志怀决定背后的想法。

  “我放不下‘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这个项目。”刘志怀说,“它就像我的‘孩子’,刚刚诞生,就要离开它,实在舍不得,我想看着它一天天‘长大’。”

  一个或几个人援疆,对促进哈密的发展力量有限。刘志怀想搭建平台,把河南高校更多的资源引进来,共同推进援疆。就这样,一个推动哈密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强产学研合作的名叫“豫新能源产业研究院”的项目,在刘志怀的努力下,于2014年成立了。这个研究院位于哈密工业园区,得到河南援疆两期共4100万元资金资助,是刘志怀的“心头肉”。

  为了能第二轮继续援疆,刘志怀想尽办法,做通家里人的工作。“虽然家里人不大情愿我再次援疆,但也都理解了我。”刘志怀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当卧病在床的老人,点头赞同我的决定后,我忍不住泪眼模糊了。”

  然而,很多人没想到的是第二轮援疆结束后,已经在哈密工作了6年的刘志怀,又选择第三轮援疆。“因为第二轮援疆任务结束时,研究院的项目还没有完全建成。”刘志怀说,“我想把这件事认认真真做好。”

  “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外来的干部,既然来了,就得全心全意做事,把工作干好。”刘志怀说。为了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和技术队伍,刘志怀和第三批9名援疆教师组建了10个专业教学团队。在他的努力下,河南理工大学先后为学校培养紧缺专业第二学历教师23名、工程硕士15名。

  在河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食堂的墙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不是哪一朵花都能盛开在天山的冰川上,雪莲做到了;不是哪一棵树都能长在戈壁滩上,胡杨做到了;不是哪一个人都能来援疆,我们做到了。”

  不是哪一个援疆人都能选择三轮援疆,刘志怀做到了。(记者蒋夫尔)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