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回响 · 重阳 聚焦老人美好生活新画卷】系列报道二

丰富的文化生活让老年人重建“朋友圈”(图)

2017年10月28日 09:59   来源:天山网原创

    开栏语:2017年重阳节是10月28日。2013年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全国法定的“老年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在老年人的生活、观念日益丰富、多元的今天,我们也该思考如何以各自温情的方式尊重、关爱老人。

新疆移动会员之声合唱团集体活动(图片由闫成提供)

  天山网讯(记者苏剑超 朱凯莉报道)“老高,你今天啥时候去游泳?我顺路把你接上一块去?”10月27日下午,家住乌鲁木齐市南梁坡附近的苏明给自己的“游友”打电话,相约一起去游泳。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随着社会业余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能够供老年人选择的业余活动也越来越多。这些业余文化活动,也让老年人重新建立起“朋友圈”。

  身体健康,儿女无负担

  苏明今年57岁,自五年前接触了冬泳,就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游泳这项运动。2015年,苏明退休后,几乎每天都去泳池游两圈。一天不去,就觉得今天少干了件重要的事儿。

  “现在退休了,家里也没什么事儿需要操心的,闲了就跟泳池的朋友一块游游泳,聊聊天。闲暇时间有了更好的方式打发。”苏明说。

  据苏明介绍,他和朋友们一年四季都在红山游泳馆的露天泳池游泳,光他们一号泳池,稳定的“游友”就有400人左右。(冬天仅一号泳池针对冬泳爱好者开放)

  而跟冬泳相比,家住儿童村的唐春梅更青睐去健身房跑跑步、跳跳舞、练练瑜伽。

  “最开始不太想去,担心自己坚持不下来,浪费钱。可儿子每天下班就回家接上我一块去健身房,加上健身房里可以跑步、练动感单车、学跳舞、学瑜伽,可以选择的范围很广,我慢慢也喜欢上了去健身房。”唐春梅说。

       “退休以后,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的身体能够健康,不要把钱浪费在看病吃药上,也减轻儿女的负担。”唐春梅表示。

  老年大学为老人充电

  今年6月,石河子市民王丽芬退休了,在家呆了两个月后,用她的话说,“快发霉了”。

  偶然间,她听说石河子老年大学声乐班在招生,就赶紧跑去报名。没有想到一个上午50个名额全部报满,只能先排队了。

  “一座难求”让王丽芬遇上,也不奇怪,近年来老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日益旺盛。

  对此,新疆兵团八师石河子老年大学副校长方浩表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老年群体对于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愈加旺盛。”

       方浩介绍,在老年大学,涌现出一批批“学霸”是常态。数年如一日不缺课,夫妻成同桌,同学习共进步。这不仅是学习一技之长,更是颐养心性、享受快乐。

新疆移动会员之声合唱团演出(图片由闫成提供)

  合唱团让我们像家人一样聚在一起

  同样是声乐爱好者,家住乌鲁木齐的闫成早在12年前就加入了新疆移动会员之声合唱团,他和这个合唱团的感情非常深厚。

  “我们这个合唱团有50多人,平均年龄都在50岁以上,年纪最大的成员有70多岁。”闫成说。

  这个合唱团成立于2005年,由新疆各行业热爱合唱艺术的人员组成。长期的训练及多年的演出,使该合唱团具有一定的专业演出水准,经常受邀出国参加一些演出和比赛。

  然而跟所获的荣誉相比,合唱团的每个成员更加重视的是跟大家在一起的时光。

  “合唱团不光满足了大家对爱好的追求、修养的提升,更是创造了一个相互交流沟通的途径。大家早已经像一家人一样,经常自发的组织一些聚餐、游玩等团体活动。并且只要有人需要帮助,大家都会齐心协力。”闫成说。

       “退休之后,我几乎脱离了原单位和曾经的社交圈子,但是在这个合唱团里,我重新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让我觉得我没有和社会脱节。”闫成表示。

[责任编辑: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