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风采】春到古里巴什(图)

——记自治区住建厅驻伽师县克孜勒苏乡古里巴什村第一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李新

2017年11月08日 16:39   来源:天山网原创

“六一”儿童节为孩子们赠送书包。

  天山网讯 “如今,咱们村里不仅社会形势好了,村干部干事有方向了,还修了水泥路、通上了自来水、办了医疗便民卡,家家收入增多了,日子越过越美,真是做梦都没有想到。”伽师县克孜勒苏乡古里巴什村村民现在聚在一起,谈得最多的就是村里的变化。而他们最想感谢的是这一系列新变化的制造者——古里巴什村第一书记、自治区住建厅“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新和她的团队。

  人人参与维护稳定的氛围形成了

  “维护稳定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维护稳定没有局外人,需要我们各支力量、全体村民人人参与……”在各支力量会议、村民大会上李新反复强调。

  她统筹各支力量,创建“责任共担、荣誉共创、资源共享、困难共帮”联动工作机制,按照队员承担任务不同划分责任,认真落实每日走访计划,坚持研判制度,对梳理的问题共同分析研究,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实现“九牛爬坡个个使劲”、齐心协力维护稳定的良好局面。

  “通过落实自治区维稳‘组合拳’,深入扎实入户走访,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了全村和谐稳定。”李新说。

  村委会成了村民最喜欢去的地方

  古里巴什村村委会办公场所是上世纪90年代初修建的,院落狭小,办公室少,配套功能差。

  “要想办法把村组织活动场所建好用好,让村干部有宽敞的办公室,让村民有舒适的学习活动的地方!”

  说干就干!李新带领队员广泛征求意见,在最短时间拿出方案,筹集20余万元, 用2个月时间完成了村委会办公室、阅览室、农民夜校教室、会议室、村民大舞台等的改扩建。

  发挥派出单位行业优势,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重新选址并将在年内建成包括村委会办公室、村级警务站、村民活动中心在内的新的村级阵地,届时院落也将得到美化绿化。

  “硬件好,软件更不能差。” 李新着手制订工作队帮带村“两委”方案,规范落实“村规民约”“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制度,规范程序,严格把关,壮大党员队伍……

  而今,村级阵地、干部面貌焕然一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讲堂,村民们跳起来、唱起来、欢快起来,村“两委”凝聚力、战斗力大为增强,村委会成了村民最喜欢去的地方。

  村民的收入增多幸福指数提高了

  伽师瓜和新梅是村里的特色产业,但没有形成规模种植,管理上也不够科学。李新一进村就着手谋划,协调为村民免费发放伽师瓜种子和新梅苗,并与各支力量一起,帮助村民补植、新植330亩15000株新梅苗;邀请自治区农科院专家在田间地头开展伽师瓜、新梅、棉花等种植讲座23场次,如一场场“及时雨”,滋润着村民的心田。

  伽师瓜、新梅丰收了,拿着赚到的钱,村民个个喜上眉梢,将一筐筐伽师瓜、新梅送到工作队,请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抓好“造血”的同时,“输血”的力度也没有减弱,李新协调自治区和伽师县相关单位支持,积极引进社会资源,争取到养殖、棚圈、庭院经济、冷库、安居富民房、安全饮水、路灯、道路硬化等多个民生项目,涉及资金600余万元。

  落实贫困群众帮扶措施,组织会干泥瓦工的村民进行建筑技能培训,在村项目建设中优先使用本村村民,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村民阿布都力米提 · 热西提说:“我今年种了5亩伽师瓜,通过学习科学种植管理知识,每亩增收了600多公斤,加上工作队扶持的致富羊,今年脱贫‘没麻达’啦。”

介绍交流党建工作经验。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