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案例】奏响扶贫路上“交响曲”

——记阿克苏地委组织部驻乌什县阿合雅镇托万克库曲麦村

2017年11月15日 12:26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  乌什县阿合雅镇托万克库曲麦村有贫困户145户632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多地少、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不高,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村“两委”班子。阿克苏地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进点以来,通过入户走访、与党员座谈、收集民意等方式,找穷根、定良策、谋发展,坚持扶贫先扶志、输血更造血,有力地推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转观念理思路

  工作队在全村普遍走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145户贫困户致贫原因、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条件进行详细分析和登记造册,发现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依然严重,甚至不想脱贫、不愿脱贫,担心一旦摘掉“贫困帽”,政府的扶贫项目和优惠政策再也享受不上了。

  基于此,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主动作为、积极引导,先后召开贫困户座谈会6次,对症下药,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国家扶持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尤其是针对部分贫困户想不通、转变慢问题,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锲而不舍,主动到其家中“一对一”“面对面”地讲政策、举实例、宣传典型,逐步打消了他们的顾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村民思想转变后,工作队和村“两委”趁热打铁,按照“一户一策、精准施策”原则,结合贫困户实际,“一对一”指导制定增收计划,找准致富门路,坚定致富信念。今年30岁的贫困户阿卜杜许库尔·如苏力年轻力壮,却还在贫困户行列。工作队及时与其谈心交流,了解到他曾因胳膊受伤,无法干重活,家中土地也较少,只能满足日常开支。工作队综合分析后,引导他到阿克苏市务工,学习装修技术。如今,有一技之长的他每月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

  争项目改穷貌

  工作队不等不靠、迎难而上,以单位为后盾,发挥自身优势,先后与地县多个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项目和资金,经过不懈努力,178户自来水入户项目在乌什县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当年启动当年完工。

  5月20日,看到甘甜的自来水哗啦啦地流着,村民热合曼·买合苏提幸福的眼泪止不住地流,178户村民终于告别了吃井水的历史,喝上了卫生的自来水。这样的事例还很多,50座庭院经济、35个棚圈、50头扶贫牛、100只扶贫羊的政府扶贫项目落地生根,4100只致富鸡苗飞到贫困群众家中,20公里村级柏油路面直达群众房前屋后,190盏路灯照亮了村里的道路,160万元的农机合作社项目和150万元的织袜厂项目申报成功……村里正在逐渐摘掉“穷帽子”。

  “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工作队不怕困难、敢想敢干,不仅改变了村里过去的面貌,也改变了我们对扶贫工作的认识和看法,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跟党走,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党员吐逊·艾山激动地说。

  广就业增收入

  托万克库曲麦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2亩,仅依靠土地很难实现脱贫致富,只有帮助贫困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增加贫困群众家庭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穷问题。

  贫困户怒拉克·萨比尔家中5口人,夫妻二人均为残疾人,家中三个子女,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务农,生活困难,脱贫难度大。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阿依先木·斯迪克主动与怒拉克结对,得知其女茹仙古丽·怒拉克毕业于阿克苏技师学院护理专业,协调她到村医务室工作,月工资1600元左右,改善了家庭生活条件。

  6月的一天,得知阿合雅镇中石油加油站想要招聘一名保安,工作队立即联系了贫困户图尔贡·依明,将其在家务农的儿子介绍到加油站工作。经过两个月的实习,因其表现优异,已转为正式员工,月工资3200元。

  工作队结合村情民意,制定帮扶措施,将组织和引导贫困户外出务工纳入全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整体规划,提供用工信息,进行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工作队帮扶实现就业59人,36户贫困家庭通过县、乡、村三级培训掌握了致富技能,季节性外出务工人员达110余人。

[责任编辑:于洪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