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医生夫妻的援疆生活

2017年11月17日 15:48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医院里各忙了一天,晚上夫妻俩能一起陪在两个孩子身边,是特别珍贵的的幸福时光。

  在18日举行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招聘会上,将首次出现新疆阿勒泰地区民族医院的招聘展位。这个招聘展位的出现,有哈尔滨市一对援疆医生夫妻周海纯、郭蕊珠的努力。9个月的援疆生活,让他们有种改变当地牧民医疗条件的使命感。

  A 穿越无人区 为牧民义诊

  2月中旬的哈尔滨尚在冬季,周海纯、郭蕊珠夫妇就出发了。尽管做了很多思想准备,可当周海纯长途跋涉来到新疆阿勒泰市,还是被眼前的荒芜震撼了。

  周海纯是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针灸科三病房副主任,被派往新疆援建阿勒泰市的哈萨克医医院,担任院长助理,负责组建当地的“民族医学哈萨克康复中心”。

  哈萨克医医院在一座山脚下,而医院的公寓和食堂却在这座海拔800多米小山的山顶。周海纯每天早晚上下班和吃午饭要往返两个来回,上下山4次。当地遍布戈壁滩和荒漠,没有工业,蔬菜价格比哈尔滨贵三成,主要是蔬菜少见,想买次菜或是一瓶纯净水最快也要走上30分钟,才能到达离住地最近的超市。在筹建康复中心之外,周海纯还要经常带领医疗小分队为牧区的牧民、边防哨所的官兵义诊。

  每次义诊都是5点出发,经过4个多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达牧民居住的毡房区。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在路上简单吃点自带的干粮。到达目的地后,3名当地的哈萨克医生给周海纯当助手兼翻译,周海纯对每一名牧民患者进行检查、诊治、开药,并集中进行科普和用药康复指导。大约3个小时的义诊结束后,再马不停蹄地赶回驻地。

  来回路上约9个小时车程有一半时间要在大漠深处的无人区行驶。没有手机信号,还会遇到突然刮起的大风。这种风可以瞬间将行驶中的车辆强行掉头,这种情况只有当地有经验的司机才能应对。而最可怕的是经过“魔鬼城”。长年严重的风沙,让戈壁滩上出现许多形态各异的石柱、沙丘,狂风卷起的沙石吹到形态怪异的石柱上会发出奇异的声响,令人不寒而栗。这里没有水源和植物,有的只是地面石块缝隙中爬行的蜥蜴和蝎子。这片区域就是当地人俗称的“魔鬼城”。每次经过这里,所有人员心里都会默默祈祷车千万不要坏,要赶在天黑前快速通过。

周海纯正在为阿勒泰当地牧民诊病。

  B 遇老乡帮牧民 有欣喜也有收获

  9个月时间,周海纯进行了十多次义诊,是义诊中的感动和收获淡化了路程的艰辛。

  一次,周海纯去中哈边境线上的吉木乃边关哨所为驻守在那里的4名边防战士义诊。由于路况不好,车辆只能行驶到山脚下,他们就背上医疗设备徒步进山。山里的蚊虫非常多,必须戴好防护罩,将脸部遮挡严实。在哨所,周海纯遇到一位黑龙江籍的战士于晶龙,他曾经就读于哈尔滨警校,毕业后入伍成为了一名边防战士。在祖国的边境线上,听到熟悉的乡音,二人惊喜万分,百感交集。

  一次,周海纯在义诊中遇到了牧民卡里哈儿,他因脑干出血导致双眼眼肌麻痹,辗转乌鲁木齐及周边多地治疗病情仍不见好转。周海纯将他带回医院,决定采用双眼眶内电针治疗,经过20多天连续治疗,卡里哈儿固定体位眼球震颤消失,双眼可以进行内收和外展动作,视力逐渐恢复。出院时他拉着周海纯的手说:“您要是早来,我就不用遭那么长时间的罪了,太谢谢您了!”

  C 为建急救中心 打起爱人“主意”

  阿勒泰牧民们的饮食习惯,导致当地脑血管病高发。这类患者出院后需要康复治疗,当地却没有康复中心,哈萨克医医院仅有一个康复科,医疗设备也非常简陋。一些患者因缺乏康复治疗,病情反复甚至危及生命。

  周海纯于今年2月中旬来到援建医院后,帮助一批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治疗。在我省援疆指挥部的支持和协调下,周海纯和同事们开始在阿勒泰市哈萨克医医院南区新院址筹建一座现代化标准的康复中心,预计年底就能投入使用。这将填补整个阿勒泰地区没有现代化标准康复中心的空白。

  工作中,周海纯发现阿勒泰地区地广人稀,11.7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住着66万人,人口居住分散。当地医疗机构却没有120急救系统。

  周海纯想到自己在哈市急救中心工作的爱人郭蕊珠,经商量,郭蕊珠同意援疆,并向组织提出申请,帮助阿勒泰地区建立当地的医疗急救系统。

  今年6月,郭蕊珠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哈萨克医医院。郭蕊珠负责医院的急救工作,并组织筹建当地唯一的医疗急救中心。她带领医护人员成功救助了多名危重患者。目前当地急诊救护系统已初步形成,紧急救护中心也正在筹建中。

  D 两人医疗援疆 全家六口“入队”

  周海纯和郭蕊珠一心扑在医院里,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年仅6岁、2岁的两个儿子在家没人照顾,于是,周海纯的父母也来到阿勒泰,加入了“援疆队伍”。

  两个孩子刚来到阿勒泰时没有小朋友,也没有玩具,很不开心。后来爷爷奶奶来到“新家”后,他们才逐渐适应了当地的生活。8月,6周岁的大儿子到了入学读书的年龄。夫妻俩商量决定,让孩子在哈市报名入学,然后到新疆阿勒泰当地一所小学寄读。

  现在,在哈尔滨只剩下郭蕊珠的父母。患高血压、糖尿病的父亲郭君的健康一直是郭蕊珠的牵挂。以往在哈工作时,夫妻俩每年都为郭君定期检查。到了新疆后,他们仍常与宾县家中的父母通电话。为了不让援疆的女儿女婿分心,两位老人始终回答“挺好的”。10月27日上午,郭君突发脑溢血,在哈医大二院脑外科做了手术,但老人目前仍处于植物人状态。

  14日,从新疆赶回来的周海纯和郭蕊珠把已经进入康复期、但仍处于昏睡状态的郭君转入哈市一家康复医院继续治疗。此间包括省卫计委援疆前线指挥部领导和同事、医护人员及许多素不相识的热心市民都给予了他们许多帮助和鼓励。

  目前,我省援疆人员约有300多人,其中,医护人员40多人,中医医生只有两人。周海纯夫妻俩在新疆的工作十分重要。尽管岳父还没有清醒,但两人已为他请好了专业护理技师,决定在18日的招聘会结束后再次入疆,全力筹建康复中心和急救中心。

[责任编辑:罗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