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合作论坛与全球互联互通梦

2017年12月26日 11:1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北京怀柔雁栖湖雁栖塔。“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怀柔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是此次高峰论坛的主会场。新华社记者 李 鑫摄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场外。本报记者 陈 斌摄

  一个负责任的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用中国智慧、力量和担当守护世界人民和平发展的梦想。图为2017年6月8日,在肯尼亚内罗毕,参加中国文化节活动的师生体验划旱龙舟。新华社记者 陈 诚摄

  图为2017年1月5日,在巴西圣保罗,用户使用安装了“99”软件的手机。巴西移动出行服务商“99”发布公报说,该企业已与中国滴滴出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滴滴出行将成为“99”的战略投资者,并加入“99”的董事会。新华社发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12月22日说,我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近7000列,市场化运营水平不断提升。图为2017年6月30日,在比利时泽布鲁日港,工作人员将中欧班列沃尔沃汽车专列的一个集装箱卸货。从中国大庆出发经过20多天运行,运载着123辆沃尔沃S90汽车的中欧铁路首趟汽车专列6月30日顺利抵达比利时泽布鲁日港,标志着“中国智造”的豪华汽车首次以铁路专列形式销往欧洲市场,同时也标志着中比两国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的合作迈出了新步伐。新华社记者 叶平凡摄

  图为2017年11月21日,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郊的库拉西尼孤儿院,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医护人员教孩子们正确的洗手方法。在坦桑尼亚进行友好访问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当日派出一支健康服务与文化联谊分队,到孤儿院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并开展联谊活动。新华社记者 李斯博摄

  2017年,中国的主场外交令世界眼前一亮。其中最大的外交盛会当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串起了全球互联互通梦,也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的纽带。

  2017年,中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高度自信令世界印象深刻;中国的大国姿态令世界热烈鼓掌;中国的大国情怀则让世界欣喜激动。

  最大的外交盛会

  拉美社近日以《2017,中国国际地位增强年》为题报道称,这一年里,中国是不少主题会议的东道主,但其中最大的外交盛会当属今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的国际合作倡议,高峰论坛是首次主办,两个“首次”赋予本次论坛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会议主题展现东道主的胸怀与智慧,道出各国同舟共济、迈向繁荣的共同愿望。

  分析普遍认为,这场高峰论坛是中国国际知名度的体现。来自140多个国家和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与会代表翕然响应,蔚为大观。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习近平主席在会上提出,要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12月9日,外交部长王毅在2017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上指出,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4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编织起以亚欧大陆为中心,辐射全球各大陆、连接世界各大洋的互利合作网络,构建起发展战略对接、各自优势互补、彼此互联互通、包容开放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

  到目前为止,中方已经同80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30多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在沿线24个国家推进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创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

  12月19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宣布,亚投行理事会新批准库克群岛、瓦努阿图、白俄罗斯和厄瓜多尔4个意向成员加入。不到两年,亚投行成员总数从57个扩围至84个,成员从亚洲扩大到全球。

  “一带一路”的累累硕果,对美日等昔日“旁观者”产生极大吸引力。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出席东亚合作系列会议期间表示,期待“一带一路”能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希望从这一观点出发同中方合作。随后的11月,日本三大经济团体组织250多名商界要人联袂访华,探讨中日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内深化合作。美国则派出高级代表团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而且,在10月公布的《丝路2.0:美国应对中国“一带一路”之战略》的报告中,美国大西洋理事会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联合主任盖尔·拉夫特认为,美国不应停留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边缘,目睹其盟友们被中国所吸引,而是应该建设性参与其中。

  瑞士《新苏黎世报》网站报道称,中国寻求通过巨额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将自己的发展模式延伸至古丝绸之路沿线,这很有勇气。“一带一路”倡议深刻表明了中国对自身地位认知的增强。这项在古丝绸之路沿线新建、改建公路和铁路以及改善和保护通往亚洲、非洲和欧洲的海上航线的计划被习近平称作世纪工程。

  德国《青年世界报》报道称,如果中国做梦的话,许多东西都将变为现实:中国正在为传奇的丝绸之路注入新活力,沿线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将得到提振。

  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随着综合国力的上升,中国外交有了更多投射其实力和影响力的资源,并在行为上体现大国姿态,这是预料中的事情。

  2017年,中国在世界舞台上频频亮相。在国内的几次主场外交无一例外都令世界眼前一亮。中国在今年主办的另一场重要会议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举办地是福建厦门。厦门会晤协商一致通过《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宣言》,旨在巩固南南合作,寻求金砖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市场一体化,加强彼此间的人文交流和互相理解。厦门会晤还首次引入了“金砖+”的概念,邀请墨西哥、埃及、泰国、几内亚、塔吉克斯坦等五国领导人参与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这被外界视为金砖“朋友圈”将进一步扩大的重要指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当前正处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以及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阶段。外媒多认为,在未来,中国很可能会以更有进取心的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外交也将由“韬光养晦”向“奋发有为”专变。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刊登韩国延世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金凯的文章称,“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的崛起从“1.0版”升级为“2.0版”,这一升级意味着中国将从一个全球秩序的“接受者”变为“塑造者”或“贡献者”,可以预期中国通过提供更为恰当可行的方案,在全球治理中扮演一种更为积极的角色。俄新社也援引美国学者沈大伟的观点称,中国将在全球治理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在气候变化、世界卫生、维护和平、全球经济、能源安全、多边机制转型等诸多领域。

  外媒分析,这样的大国姿态源自中国的高度自信。《纽约时报》观察到,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26次用“大国”或“强国”来描述中国,而《华盛顿邮报》也注意到“伟大复兴”这一词汇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了37次。英国广播公司刊发评论文章认为,中国的自信建立在习近平和他领导的中共中央对中国发展道路及自身行为方式高度自信及充满自豪感的基础之上。《日本经济新闻》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左右的水平也是中国自信的原因所在。

  12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京发布《国际形势黄皮书: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2018)》。报告指出,300年后的历史学家在记录今天人类历史时,真正不可或缺的选项应该是新兴经济体的整体崛起,特别是中国的民族复兴和全面回归世界舞台中央。

  世界议程中的领导者

  “中国不再是国际问题中的一个普通角色,而是世界议程中的领导者。拉美社在《2017,中国国际地位增强年》的报道中这样指出。

  上世纪90年代,西德前总理勃兰特首次提出全球治理的命题。彼时,全球治理的大舞台上,西方世界“一言九鼎”。此后,力量对比变化所带动的格局重组、秩序重塑日渐清晰。曾被奉为发展圭臬的“华盛顿共识”和西方新自由主义不但对2008年金融危机难辞其咎,面对经济增长乏力、南北发展失衡、社会阶层撕裂等新旧难题交织的现实困局,更显力不从心。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力量不但“坐上了主桌”、发出了声音,更开始走到前台、引领方向。

  有人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中国推动全球治理新变革的一座里程碑。“一带一路”串起的是全球互联互通梦。2000多年前,中国使者出使西域,开启亚欧大陆繁盛新景;500多年前,欧洲航海家联通大洋,引发西方世界近代崛起。当今世界,“逆全球化”风潮涌动,退居一方、偏安一隅的思想再度回流。“一带一路”所倡导的“五通”,就是要打破政治上的民粹主义、贸易上的保护主义、社会上的排外思潮,打造商品大流动、资本大交易、信息大流通、人员大走动、文化大交流的大格局,将陆地与海洋、东方与西方通联起来,推动世界经济再平衡,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力。

  这当然不是全部。“公路、铁路、海路和网络的连接固然是‘一带一路’的题中应有之义,但它又远不只是一个‘全球互联互通项目’,更是致力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所需的纽带。”德国中国问题专家、黑森州欧洲及国际事务司前司长博喜文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中国推动建设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强调了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

  11月13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除美国本土版外,杂志封面都用中英文写上“中国赢了(China won)”。据封面文章作者伊恩·布雷默介绍,这是该杂志封面第一次出现两种语言。布雷默指出,在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里,没有哪个政府有足够的国际影响力来继续制定管理全球体系的政治和经济规则。但是,如果你必须押注于一个当今最具优势的国家,那么中国会是比美国更明智的选择。

[责任编辑: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