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的怀抱中快乐成长(图)

——福建省“内高班”走访记

2017年12月30日 10:54   来源:新疆日报

12月12日,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内高班学生在上语文课。

  “孩子们学习得愉快,生活得幸福!”日前,探访完福建省8所内地新疆高中班(简称“内高班”)办班学校后,内地新疆班优秀学生家长代表道出了共同的心声。近日,由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124名优秀学生家长代表分赴内地93所内高班和31所内职班办班学校考察。短短9天走访,每到一处,感动与温暖都会在这些来自偏远农牧区家长们的心里久久激荡。他们表示,生活在祖国大家庭里,新疆孩子们接受着最优质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这都要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

  新疆日报讯(记者赵西娅报道)

  “我们的幸福源自祖国”

  “朱丽德孜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啦啦操竞赛中获得了青少年组第一名,如果顺利,明年将有机会参加在美国举行的赛事。”2017年12月17日,当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新疆部主任陈金海将这一喜讯分享给来访的家长代表后,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朱丽德孜 · 金恩斯是莆田一中内高班高二学生,一米七的高个儿,言谈举止间落落大方,向远道而来的家乡亲人汇报自己的高中学习生活时,她脸上始终绽放着阳光自信的笑容。

  朱丽德孜家在裕民县,来内高班求学,是她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新疆。因为有舞蹈特长,朱丽德孜被选为学校民族舞蹈社团成员,当时恰逢学校新疆部组织庆祝古尔邦节晚会,一曲《这里是新疆》歌伴舞,让全校师生眼前一亮。到了元旦文艺汇演,朱丽德孜又被校团委推选为晚会主持人;高一时,她在学校组织的辩论赛中还荣获优秀辩手。

  “感觉自己的‘小宇宙’被点燃了,越来越自信,这都要感谢内高班这个平台。”朱丽德孜告诉记者,学校每周都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达人秀、科技节、创新节、艺术节等贯穿整个学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她目前是学校啦啦队社团的队长。作为队长,她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即使当天家访团到访,晚上1小时的彩排训练也没有落下。

  “我们的幸福源自祖国,相信在这里的四年会让我们学到更多东西,我们的未来会更美好。”朱丽德孜感慨地说,她所在的莆田一中是福建省重点高中,新疆班连续几年都有人考入清华、北大,这让她对自己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12月15日,福建省龙岩一中内高班高三(10)班学生哈热哈提·努巴合提(右)和同学讨论功课。

  福建新疆共同的家

  新疆学生与福建当地学生一起参加运动会,共同学习、玩耍,这样的同框画面在福建省内高班办班学校随处可见。新疆孩子们正逐渐融入当地的生活,这得益于福建省内高班实施的混班教学模式,即新疆内高班学生预科一年后,插入当地高中班完成三年高中学业。

  明年即将高考,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三(10)班学生哈热哈提 · 努巴合提最舍不得的就是这里的老师和同学。

  “高一刚开始插入本地班时,顾虑特别多。”哈热哈提说,相比当地学生,新疆班学生的基础要差些。起初,她总担心会被排斥。相处一段时间后,彻底打消了她的担忧:过生日时大家悄悄筹划给她惊喜;学习上遇到困难同学们放弃休息时间为她补课;大家最欢乐的时刻就是与她一起分享家里寄来的新疆特产;老师对新疆学生关爱有加,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遍讲解。

  彭思颖是哈热哈提的同桌,比她小一岁,朝夕相处中两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姐妹。去年,哈热哈提的父亲突发脑溢血离世,沉浸在悲痛中的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调整好状态,彭思颖就常常陪在她身边劝慰她。那段时间,哈热哈提早晨到班里拉开抽屉,常常能看到同桌写的小卡片。“同桌,什么都不要怕,有我们呢!这里也是你的家!”“振作起来,一起加油!”……一张张祝福卡片承载着两个民汉姐妹的深情厚谊。

  不仅如此,这个新疆孩子也牵动着彭思颖的家人。彭思颖的妈妈会自制一些抹茶、奶昔小蛋糕让女儿带给同桌,并叮嘱女儿“哈热哈提的家人不在身边,要多关心关爱她。”12月17日,得知哈热哈提的妈妈要从数千公里之外的新疆来福建,彭思颖的家人特意准备了一桶当地的蜂蜜要她带回家。

  “新疆是我的家,福建也是我的家。”这是哈热哈提的心里话,也是众多内高班学生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们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更注重他们的思想教育,希望将来为新疆输送一批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提到内高班学生的培养,龙岩一中副校长刘旗说的频率最高的词就是“爱国”“感恩”“融入”。

  龙岩一中位于著名革命老区龙岩市,红色文化底蕴丰厚。节假日期间,学校多次组织新疆班学生到古田会议会址、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让新疆的孩子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学校还结合传统文化节日,组织学生中秋节一起做月饼、端午节共同包粽子等,潜移默化中加强了“五个认同”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内地新疆班优秀学生家长代表参观内高班学生活动室。

  严爱有加的“古丽妈妈”

  在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西热尼古丽 · 亚森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古丽妈妈”。内派三年,西热尼古丽的心思全部扑在新疆班学生的身上,原本乌黑发亮的头发已悄悄地爬上了银丝。

  “上个月月考,高一、高二前十名都有我们新疆班的学生。”说起自己的孩子,西热尼古丽喜悦中带着欣慰。

  西热尼古丽在长乐的家及办公地点都在新疆学生住宿的楼里。孩子们头疼脑热,或是思想上有波动,总会第一个来找她。在学生的眼里,她是老师、家长,更是知心朋友。“以你的诚信、感恩、求知的毅力和我的祝福,一定能够驶向理想的彼岸。”学生宿舍门上贴着的寄语承载着西热尼古丽对学生的殷殷期望。

  “党和国家创造一切条件培育新疆孩子,我们更要倾心尽力为孩子负责。”西热尼古丽的手机里保存着上百条短信,里面的话题涉及学生的学习成绩、思想动态等。每个月月考过后,她都会及时与任课老师沟通,找成绩拔尖儿的和成绩垫底的学生谈话。“学习好的给他们鼓励,请他们去外面吃大餐,让他们带动更多的孩子进步;成绩不理想的帮助他们剖析原因,查缺补漏。”内派三年,找多少学生谈过心做过思想工作,西热尼古丽已不记得了,但是孩子们毕业后总会牵挂这位严爱有加的“妈妈”。

  “内派教师尽职尽责,对孩子‘严、爱、细’,在辅助我们做好学生工作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提起内派教师,长乐华侨中学新疆部主任高鸿青给予了高度评价。

  西热尼古丽认为,内派教师不仅要关心、服务学生生活,更有义务督促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健康快乐成长。她告诉记者,内高班学生大部分来自于新疆的农牧区,家庭多数贫困,“一个孩子的成长成才不仅能改变个人的命运,更能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事关新疆未来发展。”

12月19日,在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内派教师西热尼古丽 · 亚森在为学生打饭。

  “庆幸孩子当初没听我的话”

  “庆幸当初你没听我的话。”校园、宿舍、食堂,一圈走下来,来自于田县木哈拉镇喀日曼村的阿西木 · 喀斯木拍着脑袋,对女儿连连发出感慨。

  女儿迪丽努尔 · 阿西木是福建省福清华侨中学高三学生,来内高班之前,阿西木担心孩子年龄小,离家太远不能得到好的照顾,并不太赞同孩子到内地求学,但女儿一心要读内高班,最终坚持了下来。

  12月18日,走进福清华侨中学大门,一栋红黄相间的七层大楼映入眼帘。这栋楼建于2010年,投入近千万元,是专门为新疆学生建的,楼内宿舍、食堂、活动室、多媒体教室一应俱全。学生食堂内,来自英吉沙县的厨师阿布杜 · 艾麦尔和同伴们正在忙着为学生们准备抓饭。“早餐奶茶、白菜粉条、鸡蛋、玉米,午餐米饭、红烧羊肉、西芹百合、干煸虾……”细数着餐厅内一串串食谱,阿西木连连感叹:“这样的饭我们只有过节才能吃上,孩子们太幸福了。”

  走进女儿的四人间宿舍,有独立的卫生间、洗澡间、空调。“做梦都没想到你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学习,一定要努力。”拍着女儿的肩,阿西木不断嘱咐。当通过学校的记录短片看到新疆的孩子们在这里学习成长的点点滴滴,阿西木的眼圈红了又红。海滩里的青春飞扬、足球场上的快乐奔跑、高考金榜题名时的师生相拥、学生住院时老师们无微不至地关爱……这些温暖有爱的画面不仅记录在了阿西木的手机相册里,更印刻在了他的心里。

  “孩子们上学免费,家乡一年一个变化,这些年党和政府还派来‘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帮我们,好日子要珍惜。”阿西木表示,回到家乡后,他将把此次福建之行的所见所闻告诉父老乡亲,动员、鼓励更多的孩子考入内高班,像他的孩子一样接受优质教育。

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的“新疆楼”。

  记者手记:心怀感恩绘就美好明天

  “我们学校是最好的!”几乎每到一所学校,接受采访的新疆学生都会这样自信而骄傲地告诉记者。一流的师资、高标准的硬件设施、细微的关怀,像福建省内高班一样,数以万计的内高班学生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关爱下,享受着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参观完学校后,一位家长深情地说:“从出门、上火车、下火车,到学校的吃穿住学,一路走来,孩子身上凝聚着老师们的爱、祖国的爱。”

  举办内高班是党中央着眼于新疆未来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决策。自2000年办班以来,经11次扩招,累计招收10万名各族应届初中毕业生,目前在校生规模达3.6万人;已有5.3万名内高班学生毕业,其中95%以上升入内地高校学习。2008年至今,2.6万余名内高班学生高校顺利毕业,其中部分考取研究生或选择在内地就业,大部分选择回疆就业。多年来,内高班这一重大教育惠民政策,使得越来越多天山南北农牧民家庭的孩子,尤其是少数民族家庭子女走出乡村小世界,来到内地发达城市感受现代文明生活、接受优质教育、实现了人生梦想。这些学子学成归来后,不仅成了教育惠民工程的宣传者和推动者,更是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和践行者,为新疆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质量”三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钧,清晰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着力点。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们坚信,未来,更多的内高班学生将通过有质量的教育成为更好的自己,把对祖国的爱和感恩的心化作爱祖国的行动和奉献,化作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撑。(赵西娅)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