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保护挖掘西域都护府、通天洞遗址

2018年01月26日 23:09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记者王娜报道)还记得不久前新疆考古界的两大新闻吗?西域都护府遗址得到确认,就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境内;阿勒泰地区吉木乃县通天洞遗址入选“2017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

  1月25日,记者获悉,在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多位人大代表提交建议,保护、挖掘这两处遗址。

  推进西域都护府考古挖掘

  公元前60年,西汉在轮台建立西域都护府,管理当地军政事务。两千多年过去,人们探寻西域都护府故地的脚步从未停歇。

  2017年12月8日至10日,轮台县举办“汉唐丝绸之路的开拓—西域都护府研讨会”,通过学术交流和实地勘探,考古学家、历史学专家确定,西域都护府故地就是轮台县境内的十余处古城遗址中的一处。

  自治区人大代表、轮台县铁热克巴扎乡党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冯杰等代表表示,西域都护府的大量遗迹、文物不仅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而且在新疆的人文历史长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重大历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鉴于西域都护府的特殊重要性,冯杰等代表建议,自治区层面高位推动,充分挖掘和发挥轮台“西域都护府”品牌,推动纳入新疆“国家记忆工程”,加快推进西域都护府考古挖掘和研究。

  另外,冯杰等代表建议,将西域都护府考古挖掘和研究、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博物馆纳入自治区历史文化旅游建设总体规划。将考古挖掘和研究与城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逐渐把西域都护府文化打造成为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新产业,加快西域历史名城建设,推动巴州乃至南疆文化产业发展。

  将通天洞遗址列为保护单位

  通天洞遗址位于吉木乃县托斯特乡阔依塔斯村的一处山体中,因洞顶花岗岩风化塌陷形成自然天窗而得名,由数个大小洞穴组成。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6年7至9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通天洞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石制品、哺乳动物化石、陶片、铜器等遗物,以及火塘、灰坑等痕迹。

  据了解,通天洞遗址经碳十四测年,旧石器时代地层的年代距今4.5万年左右,是新疆首次发现有明确地层关系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填补了新疆旧石器考古的空白,也是我国旧石器考古的重要发现。

  自治区人大代表、吉木乃县乌拉斯特镇喀拉苏村村委会委员阿娜尔·包拉提别克表示,通天洞遗址的发掘,为研究东西方早期人类迁徙与旧石器文化交流、早期东亚现代人起源、人群迁徙及人类行为、古环境演变等课题,提供了重要材料,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鉴于通天洞遗址的重要性和可以预期的巨大潜力,考古学家们建议,应以学术目标为导向制定长期的考古工作计划,尽快建立工作站,立足长远,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系统性研究。

  为此,阿娜尔·包拉提别克建议,将通天洞遗址列为自治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于洪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