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进万家】欢声笑语和温暖感动齐飞

——新疆文联“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侧记

2018年02月08日 10:46   来源:新疆日报

精彩的杂技表演吸引了村民们的眼球。图片由自治区文联提供

  新疆日报讯(记者玛依古丽 · 艾依提哈孜摄影报道)2月4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立春的日子,虽然天气依然寒冷,但春天毕竟是播撒希望的季节,在这个蕴含勃勃生机的季节里,我区广大文艺工作者组成一支支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乡村、社区和学校等,送去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他们正在努力争做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

  欢声笑语满乡村

  2月2日至4日,由自治区文联新疆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戏剧家协会、曲艺家协会、电影家协会和杂技家协会共同组成的文艺小分队来到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巴楚县和莎车县的6个乡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

  2月2日上午,文艺小分队来到了首场演出地——麦盖提县巴扎结米乡恰木古鲁克村。这一天也是自治区文联“访惠聚”驻恰木古鲁克村工作队的新队员与广大村民见面的日子。自治区文联“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总领队、自治区文联秘书长熊红久在演出前向村民们介绍了刚来村里两天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新队员,在文艺演出的舞台上“隆重”亮相,加深了村民们对新队员的印象。

  一个多小时的演出一直伴着村民们的欢声笑语,村民们不仅收获了快乐,还体会到了党和政府对基层群众深深的关爱。“报答你是我唯一的倾诉,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你是大地给我万般呵护……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青年歌手曹馨予带来的一首《不忘初心》,让许多村民情不自禁跟着歌曲节奏拍起了手,轻轻哼唱。

  新疆知名军旅演员、新疆曲艺家协会主席高建新和搭档老铁带来的相声《欢声笑语》,不仅“笑点”不断,让村民们捧腹大笑,他们还结合这个村的实际情况,畅谈“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给村里带来的巨大变化,说得村民们频频点头。

  村民亚克甫 · 艾则孜带着68岁的老母亲、5岁的小女儿一起来看演出。“这样的文艺演出非常好,节目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亚克甫说,“我们村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积极帮大家想办法脱贫致富,把我们家的事当做自己家的事一样,处处操心。去年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恰木古鲁克村党员亚库普 · 玉苏普很喜欢文艺小分队的青年歌手开赛尔带来的《一家亲》这首歌,他真诚地说:“各民族群众只有团结在一起,国家才能繁荣富强,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熊红久介绍说:“近期,自治区文联组织了十几支文艺小分队赴基层乡村开展了30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目的是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

  和群众的心贴得更近

  高建新和老铁是老文艺工作者,常年在基层演出,但每一次演出前还是很认真做准备。这次小分队演出前两个人就商量好了,考虑到村里群众的文化程度等情况,说相声的时候尽量说得慢一些,好让村民们听懂、理解。这次表演的相声,虽然不足10分钟,台下的观众却从头笑到尾。

  新疆知名杂技演员艾来提 · 艾则孜在巴楚县阿纳库勒乡一个村演出的时候,演出地点是村民夜校,房屋比较矮,为了达到最好的演出效果,他不顾天寒地冻,一直跪在水泥地上表演,直到演出结束。

  2月4日,在莎车县米夏乡一个村的村文化活动中心,新疆知名演员、新疆电影家协会副主席阿不都克里木 · 阿布力孜带来了京剧味十足的《粉墨人生》,受到村民们的热捧。每到一个村演出,阿不都克里木都会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给村民们宣讲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阿不都克里木还惊喜地发现,村子里的许多孩子会大胆自信地用普通话邀请他:“阿不都克里木老师,请和我拍张照吧。”

  青年歌手李娟独唱的歌曲《走在幸福的路上》是米夏乡村民麦麦提明 · 麦麦提最喜欢的节目,他说:“我们现在就是走在幸福的路上,不仅收入增加了,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麦盖提县巴扎结米乡阔什艾肯村村干部海日古丽 · 艾麦提被文艺小分队正能量满满的演出内容所感染,她说:“群众都喜欢这样的演出,这样的文艺活动加强了全村凝聚力,方便了干部开展日常工作,希望这样的文艺小分队经常来村里。”

  每到一处演出,村民们都会自发地走上舞台,为演员们献上鲜花,送上自家收获的核桃、红枣。曹馨予说:“这次到基层演出最打动我的是老百姓那聚精会神看演出的眼神,那是发自内心的喜爱。通过在基层演出,我们文艺工作者和各族群众在精神层面的交流更多了,心和心也贴得更近了。”

小朋友们看得津津有味。

  为群众拍第一张“全家福”

  自治区文联新疆音乐家协会、舞蹈家协会、戏剧家协会、曲艺家协会、电影家协会和杂技家协会共同组成的这支文艺小分队,只是自治区文联十几支“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文艺小分队中的一支。在这个春天里,因为文艺小分队的到来,基层老百姓的欢笑声更多了。

  1月22日至26日,新疆美术家协会文艺小分队一行赴喀什地区莎车县开展活动。他们分别走进拍克其乡萨特马库木村、阿亚克拍克其村,为村民们现场作画,并给村里的美术爱好者普及绘画知识,教他们赏析美术作品。

  当画家们现场给村民画肖像时,村民们争相给画家当模特。村民们第一次看到画家现场作画,纷纷围上前观看。画家们画了3个多小时,村民们就站着看了3个多小时,甚至活动结束了,村民们仍不愿离去,有村民问画家:你们还来吗?欢迎你们夏天再来,再给我们画画。

  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的文艺小分队于1月19日至26日深入到和田县朗如乡拍孜阿瓦提村、洛浦县杭桂乡拜克艾日克村等十三个村,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教小朋友学习捏面人、剪纸,还送“福”字剪纸,让孩子们从小接受民间艺术的熏陶,激发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从1月16日开始,新疆摄影家协会文艺小分队来到于田县、民丰县,历时11天,先后为两县七村的村民拍摄制作了276幅“全家福”,同时举办了7场摄影展览,还为100多名基层宣传工作者举办了摄影辅导培训,免费为193位村民拍摄了证件照,让基层群众很有“获得感”。

  在拍摄期间,也发生了许多感人故事。于田县科克亚乡英吾斯塘村村民买买提 · 阿布都卡说,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拍“全家福”,“我要把照片挂到家里最显眼的地方,让大伙看看我们家幸福的生活。”买买提说。

  村民阿布都拉 · 买提玉苏普站在一幅反映结对认亲的摄影作品前久久不肯离去,他说照片里的人像他的“亲戚”。他太想要这张照片了,文艺小分队在全部工作结束后,专程将作品送到阿布都拉家里,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新疆书法家协会组成的文艺小分队,于1月19日至26日赴和田地区和田市、和田县、洛浦县、策勒县的11个村、社区,给基层群众送春联、送“福”字和书法作品。文艺小分队所到之处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长长的书案被群众围得严严实实,让各族群众零距离感受到书法这一中华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现场热烈的气氛感染了村民,一些村民拿起毛笔试着写下“福”字、写下心里话,写得最多的是“我爱祖国”“祝福祖国”“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同心共筑中国梦、不忘初心谱新篇”“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这些具有浓郁传统文化特色和蕴含教育意义的对联,深得各族群众的喜爱,现场书写的春联和“福”字被一抢而空。一些维吾尔族群众迫不及待地将春联和“福”字拿回家,贴在自家大门上,红红的对联平添了节日的喜气,浓浓的年味在乡村里弥漫。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