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 年味浓

2018年02月09日 12:20   来源:伊犁晚报

  天山网讯(记者卢钟 李亚锋摄影报道)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三,小年。从这一天开始,就可以“数年”了。家家户户开始忙着采购年货、除尘打扫、沐浴理发,等着大年夜的到来。

  大红春联最喜庆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起源于桃符,是过春节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2月8日,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旭成社区邀请了伊犁州老干部书画学会的6位书画家,为居民送上新春祝福。得知今天有送春联活动,72岁的王凤芝老人一大早就来到社区,“去年5月,家里添了重孙子,我特意请书法家写了一副春联,就是图个吉利喜庆。”

  当天一大早,社区居民米娜瓦·艾合买提来到旭成社区,她手中还拿着一条粉色围巾和一盘自己做好的馓子。她要把这些礼物送给即将回老家过年的旭成社区居委会主任张晓芳。“我和张晓芳是结对亲戚,听说她今天要回甘肃去过年,我特地给她送来祝福。”米娜瓦·艾合买提说。

  当米娜瓦·艾合买提给张晓芳围好围巾,递上馓子时,两个人紧紧拥抱着,流下了不舍的泪水。

  张晓芳为米娜瓦·艾合买提送了一个“福”字,希望她在新年里,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社火闹新年

  锣鼓敲起来,狮子舞起来,旱船划起来……2月8日,在伊宁市军垦路丽园小区活动室,82岁的都桂松正带领着十余个姐妹练习社火表演。

  社火是春节期间流行于中国民间的一种民俗娱乐活动,在陕西、山西、河北、河南、辽宁等省都广为流传。都桂松老人说,在山东老家,最热闹的要数社火表演了。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年俗节目代代相传,不但把家乡装扮的祥和、喜庆、红火,还寄托了父老乡亲的美好祈愿。

  老人说,旱船是用竹子做成船形,再用彩纸或彩绸粘糊,有船姑娘驾船,走碎步,犹如船在各种水上荡舟的姿态,一般表演时,艄公与船姑娘对舞,双方配合默契,犹如水面行船。竹马则用竹子做骨架,扎成马形(也有驴形),以彩绸或彩纸装饰,表演者腰围竹马,宛如骑马一样,男女成双成对,编队奔驰穿梭、跳跃、对唱,乐感强烈,节奏鲜明,气氛热烈。

  “社火表演,除了展现新农村的喜人变化外,更多的表达了百姓对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社火表演,也是过年最热闹的时候。因为以前人们平时没什么文艺娱乐活动,但过年的时候,几乎每个村子都会请一些团体进行多种形式的文艺表演,看这些表演是村民们最期盼的。”老人说。

  “十几年前开始,每年春节我们都会表演社火,越舞越开心,越跳越高兴。”说起社火表演,今年70岁的李秀阁老人有说不完的话。

  李秀阁17岁来到新疆,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她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传统的文艺表演反而渐渐失去了兴趣。“我们之所以坚持社火表演,就是因为社火表演能够让我们回忆起小时候过年的那份乐趣,给左邻右舍带去快乐。”李秀阁老人说。

  年馍 最温馨的记忆

  “在河南老家,儿时最盼望的事莫过于过年,而真正体味过年的感觉,是从蒸年馍开始,热气腾腾的年馍意味着新的一年蒸蒸日上……”家住伊宁市上海城碧溪湾小区居民高延勤一边蒸着年馍,一边对记者说。

  高延勤说,蒸年馍用发面,取其高升发财、吉祥之意。因此,对于河南人,年馍同“过年”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家乡过年时的一项重要习俗,也是每家每户的必备品。“小时候非常期待过年,因为‘年’代表着有新衣服穿、白面馍馍吃……小时候,物质匮乏,平时白面馒头都难得一吃,更别提喝酒吃肉穿新衣,也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这些愿望才能实现,自然增加了人们对年的期盼。年馍是每家每户必备的年货,过了腊月二十三(小年),整个村子都被袅袅炊烟笼罩着,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浓郁的馍香,让人不禁陶醉在越来越浓的温馨年味中。如今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吃、穿、玩比以前过年时都要好,年轻人对过年的期盼自然就少了。不过,买的馒头无论多好,都难以取代自己做的那种淳朴的味道。”高延勤说。

  在高延勤的老家,还流传着这样一个谚语:“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捏鼻儿(饺子);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前几年,高延勤一直按这个习惯为过年做准备,“过了小年就开始发面、揉面。如今年纪大了,也就没那么讲究了。不过,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全家人吃着饺子,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唠着一年的收获,诉说着新一年的期盼是全家人不变的约定。”

  中国年 幸福年

  2月7日,旭成社区居民郑真真领取了结婚证。“很喜欢中国传统书画,今天幸运地得到州老干部书画学会画家的作品。新房的电视背景墙正缺一幅画,回去后,我就把这幅画裱起来。”郑真真说。

  今年69岁的居民沈传平多才多艺,昨日,他来到社区写春联。沈传平的老家在山东,1980年来到新疆。“老家的文化氛围很浓,村里有一个戏团,从初一到初六,还有正月十五,都有演出。”沈传平说,“山东人爱吃饺子,在老家,初一早晨要吃饺子,然后小孩子就去给长辈拜年。”

  年夜饭,当然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餐。“在老家那会,食品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但老家有一个习俗,年夜饭不能吃完,一定要留一点,叫隔年饭,寓意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吃过年夜饭后,孩子们就提着自己做的灯笼去放鞭炮。”

  今年70岁的黄永兰老家在江苏启东市。她说,在老家,年夜饭也是中午吃。“三十晚上和初一早晨吃汤圆和年糕。”

  社区居民米文华的老家在青海海东市,18岁时她参军来到新疆。“哥哥的书法写得很好,在老家时,每年的春联都是哥哥来写。今天参加社区活动,特意请书法家写了一副春联。对我来说,还是手写的春联更有味道。”

  米文华说,在青海,从腊月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起来,社区团队也会在这里开始排练。“几乎每个村,都会有一支社火队,有踩高跷、舞狮子、龙灯等。”

  今天,米文华把5个月大的女儿艾米带到现场,艾米成为当天最小的观众。“尽管孩子还小,什么也不懂,还是想带孩子过来,让她从小就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米文华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