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新疆鸣沙山:一半是冰雪,一半是火焰

2018年02月12日 11:50   来源:哈巴河零距离

  新疆阿勒泰,到处都是人间仙境。看过了高山风光,穿行完冰川雪岭,畅游过湖泊温泉,在12月的一场大雪后,我们来到了阿勒泰地区闻名遐迩的鸣沙山。

  鸣沙山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缘的一片沙山,地处哈巴河县城西南30公里处的185景区内,总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距离哈吉公路6公里。鸣沙山由6座沙岗组成,相对高度约25米,长约2公里,宽约100-200米。沙山轮廓清晰、连绵起伏,沙质洁白细腻,保持着纯粹的原生态之美,是一处集观光、摄影、娱乐等为一体的大型鸣沙山。

  而之所以叫做鸣沙,是因为这里的沙子会自然发出声音。这种自然现象在世界上不仅分布广,且不同地方的沙子发出来的声音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美国夏威夷群岛的高阿夷岛上的沙子,因为会发出一阵阵好像狗叫一样的声音而被称作是“犬吠沙”。苏格兰爱格岛上的沙子,发出的声音尖锐响亮,就好像食指在拉紧的丝弦上弹了一下。

  阿勒泰的鸣沙山发出的,则是恍若飞机在低空盘旋般的轰鸣声——当你从沙山之巅顺着陡立的沙坡下滑时,流沙就如同一幅一幅锦缎般在沙坡上舞动,沙鸣声随之而起,起初如丝竹管弦轻轻拨动,继若钟磬和鸣,进而金鼓齐喧,轰鸣之声不绝于耳,好似一曲雄浑激荡的交响乐章。

  说到鸣沙的成因,目前有三种说法比较被各界认可。第一种为“摩擦发声说”,认为在天气炎热时,沙粒特别干燥且温度增高,稍有摩擦即可发出爆烈声,众声汇合一起便轰隆而鸣。第二种是“静电发声说”,认为鸣沙山沙粒在人力或风力的推动下向下流泻,含有石英晶体的沙粒互相摩擦产生静电,静电放电即发出声响,响声汇集,声大如雷。第三种则是“共鸣放大说”,由于沙山群峰之间形成了壑谷是天然的共鸣箱,流沙下泻时发出的摩擦声或放电声引起共振,经过共鸣箱的共鸣作用,放大了音量,因而形成了巨大的回响声。

  不过这一次由于是冬天到的鸣沙山,我们没有看到绿洲与黄沙相伴,飞鸟伴驼铃起舞的漫天黄沙奇景,反倒是由于连日的大雪的鬼斧神工,为我们造就了另一幅雪掩黄沙的瑰丽的画面——连绵起伏的沙丘被大雪层层包裹,仅剩沙丘的背风面还露出大片本来的金黄色。和以往印象中火热的沙漠风光大大不同,此时的鸣沙山,金黄色的沙子、白色的雪毯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

  沙漠中的风也来的猛烈,偶尔夹杂着从沙丘上裹挟来的雪片呼呼从耳畔吹过。沙地上的落雪足足有半米深,一脚踏进去立马没过了膝盖。也许正是因为雪下的深,反而模糊了沙丘间原本线条分明的脊线,将一座座沙岗连成一片。行走其中,满目除了壮阔的白色沙山,就是斜挂在天边的夕阳在雪面上浸染出点点金色光芒。

  大风过后的沙漠安静至极,像是回到了远古的洪荒时代,空旷、辽远、混沌、蒙昧,一切都是那么远,却又那么真实。相较于夏日沙漠的热闹,冬日的的鸣沙山像一片沉静下来的海洋,连绵起伏的沙丘,犹如翻滚后平息下来的巨浪,托起白色的浪花,而那一层层被雪勾勒出来的精美绝伦的沙纹肌理,则像是层层叠在一起的华美丝绸。

[责任编辑:权治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