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辉煌十九大】加强产业融合互动 壮大现代产业体系

2018年02月17日 18: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摘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诸多方面一起努力。国内外经济实践经验表明: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产业强则经济强,只有现代产业体系壮大了、协调了,现代化经济体系才有坚实的基础。这就不仅需要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各自发力,更要顺应产业边界逐渐打破、产业间分工日益细化、产业融合日益普遍的大趋势,加强产业融合互动。在当前,强调服务业与工业(主要是制造业)的融合互动、服务业与农业的融合互动尤为重要。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 产业融合 现代产业 全球价值链

  一、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概念。这不是简单抛出一个新概念的问题,而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寻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途径和战略部署,也是适应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发展动能的客观需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经济建设实践的具体运用。201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了第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只有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也才能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诸多方面一起努力。国内外经济实践经验表明:现代产业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产业强则经济强,只有现代产业体系壮大了、协调了,现代化经济体系才有坚实的基础。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三大产业如果存在明显的短板,就不可能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当然也就不可能有现代化经济体系。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济实力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层级较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较低环节,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总体上大而不强,且三大产业间融合协调发展程度较弱等现实问题,仍然困扰着我们。走出这一困局,不仅需要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各自发力,更要顺应产业边界逐渐打破、产业间分工日益细化、产业融合日益普遍的大趋势,加强产业融合互动。产业融合互动有许多组合,比如农业与工业的融合互动、服务业与工业的融合互动、服务业与农业的融合互动,以及产业内各子部门、各业态的融合互动,等等。在当前,强调服务业与工业(主要是制造业)的融合互动、服务业与农业的融合互动尤为重要。因为这样做,既可以借力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夯实实体经济的基石,又可以避免服务业自我循环,为服务业的发展寻找新动能、开辟新空间,从而实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多赢格局,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二、通过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双向融合做大做强“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

  过去30多年,我国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迅速渗透到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组装和制造环节,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制造工厂”,稳居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但规模大、附加值低、品牌缺失的基本格局没有实质性改变,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而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着价值链的上游(如研发、设计)和下游(如市场营销、品牌)的高端环节。这种格局如果继续下去,我们可能在全球价值链上被“低端锁定”。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加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依靠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来推动,要通过知识密集型服务要素对制造业的嵌入,而提高制造业的“附加值”含量,实现“智能制造、柔性制造、协同制造”,攀升价值链的中高端。在工业化发展较高阶段,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界限日益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就需要彼此支撑、互助共赢,推进“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互促共进和双赢发展。因此,选择制造业和服务业双向融合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双赢”战略,既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制造业强国找到了新动能新路径,也为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扩展了新空间新出路。这种双向融合的模式,主要是通过制造服务化和服务型制造两种方式来实现的。

  1.制造服务化

  制造业服务化的核心要义就是制造企业为满足客户需求、实现价值增值以及获取竞争优势,将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转变的一种动态过程,这个转变的实质就是向提供更加完整的“包(bundles)”,包括物品、服务、支持系统、综合方案等。推进制造服务化,当前要着力解决如下两个问题。

  一是鼓励制造业分离发展服务业,按照做强做专制造业的要求,推动生产性服务环节专业化、社会化发展。主要包括:分离发展科技研发服务,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将研发中心、技术中心、重大产业技术平台等,组建成专业化的具有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环保功能的服务型企业,形成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社会化有偿服务的体系,打造一批竞争能力较强、技术水平较高的科技研发企业,促进科技研发服务业加快发展;分离发展现代物流服务,鼓励制造企业利用现有的仓储能力和库房、运输车辆以及原材料等资产,投资组建独立的物流配送公司,对企业生产资料和产品实行统一配送;分离发展贸易营销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生产制造企业成立独立核算的贸易和营销企业,利用生产企业的品牌优势,开展第三方贸易;分离发展融资租赁服务,依托知名制造企业的品牌优势、渠道优势、资金优势,借助客户资源和营销网络,联合金融服务机构,共同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融资租赁等服务;分离发展设计策划服务,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将设计、咨询、策划、广告、工业创意等环节分离,打造一批高附加值、高层次的设计策划企业。重点对象是设计策划等功能完备、具有较强对外服务能力的大企业集团。

  二是推动制造业延伸产业链,在最终产品中增加更多的服务元素,实现产业链服务化。不断强化研发设计、工程设计、运营管理、客户服务、维护维修、检验检测、售后服务、金融租赁等高端服务环节,提升产品附加值。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过程中,要善于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装备制造业为例,除为客户提供自产主体设备外,还提供设备成套(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设备提供、系统安装调试)和工程承包(包括基础、厂房、外围设施建设)等,同时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维修改造服务,由设备的制造厂商提供设备的维修、检修、升级、改造,并向客户提供专业化远程设备状态管理服务,对客户装置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状态管理。

  2.服务型制造

  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服务型制造能力成为决定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以及利润的主要来源,许多传统制造企业将业务重心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移,全球制造业发展正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即以生产过程为主向服务型制造转型的趋势。《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将发展服务型制造业作为制造业发展的一项任务。服务型制造具有绿色、柔性、协同、智能等特点,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选择,是服务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通过发展服务型制造,有助于实现中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从高能耗向低能耗、从低效率向高效率、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也可以更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更有效地实现供需对接和市场出清。

<<< 1 2 > >>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