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聚焦】女代表委员在工作中展芳华

2018年03月08日 10:51   来源:新疆经济报

  编者按:“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正逢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迎着新时代的春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区参加全国两会的女代表、女委员弘扬新时代的奋斗精神,带着来自基层的议案提案,认真履行职责、参政议政,为国家贡献聪明才智,在忙碌中欢度自己的节日。本报记者走近她们,为您讲述她们的精彩故事。

尤良英

  尤良英代表:

  让红枣成为民族团结传播使者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任华 宋君摄影报道)“来,大家来尝尝我的枣甜不甜?”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尤良英还特意带了一些“尤枣”,休息时分给其他人大代表品尝。

  “我的‘尤枣’可是一颗有故事的枣。”3月6日,尤良英笑着对记者说。

  2016年,尤良英联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13团的16名职工,成立了阿拉尔边疆红果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尤良英”商标,并把合作社种植的有机红枣简称为“尤枣”。

  让“尤枣”打响品牌,走出新疆,让团场种植户和南疆少数民族务工者实现增收致富,是尤良英的最大心愿。

  “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让‘尤枣’成为民族团结的传播使者,红枣卖到哪里,民族团结的精神就传播到哪里。”尤良英说。

  去年10月以来,尤良英几乎就没在家呆过。她去了昆明、杭州、重庆、厦门等地,推销自己的“尤枣”。和“尤枣”一起走向全国各地的,还有尤良英和弟弟——皮山县木奎拉乡达里格村农民麦麦提图如普 · 穆萨克十几年的民族团结故事。

  “我们的枣在内地非常受欢迎,目前已经卖出500多吨。”尤良英说,“在销售红枣的过程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全国各地很多单位、企业都给予我很大支持,‘尤枣’在杭州解百购物广场还有了自己的专柜。许多顾客都是回头客,不仅喜欢‘尤枣’,对我们新疆的民族团结故事也很感兴趣。”

  今年,尤良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春节期间,她走访了许多群众,收集了不少来自基层的建议和意见。

  “作为民族团结模范,我要将民族团结正能量传播给更多人。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我更要为基层的老百姓发声,为新疆的林果产品走出新疆,为更多农民通过林果业实现脱贫致富而努力,为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贡献自己的力量。”

热依扎 · 巴合道列提

  热依扎 · 巴合道列提代表:

  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张丽霞 宋君摄影报道)“当选人大代表,是党和人民对我的信任,这是荣誉,但更是压力。”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吉木乃县吉木乃镇萨尔乌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热依扎 · 巴合道列提说着自己当选人大代表后的感受。

  不过,一边坦言经验不足,31岁的她也一边表达着认真履职之情:“我是来自阿勒泰地区的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会时刻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光荣使命,认真履职,积极为群众服务。”

  热依扎 · 巴合道列提一直记得,2017年12月,当萨尔乌楞村正在接受脱贫攻坚县级检查验收工作时,她接到当选人大代表电话通知的那一刻。“当时,真不敢相信啊。”热依扎 · 巴合道列提笑着说,“当选人大代表是很高的荣誉,我暗下决心,要通过加倍学习,提高自己的履职能力和履职水平。”

  随后,热依扎 · 巴合道列提的生活就进入了忙碌的“两会节奏”。除了积极参加培训外,她还专门收集了一些书和资料进行阅读,如《人大代表履职简明手册》《我是这样当人大代表的》《代表履职经验交流材料》……

  1月26日,离开家乡到乌鲁木齐参加培训,热依扎 · 巴合道列提特别难忘离村时的情景。

  当时,村里正好在举行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升完国旗,村民们没有一个人离开,他们不约而同地站在路两边为她送行。当她从人群中走过的那一刻,两位老妈妈大把大把地将彩色糖果抛向空中,表达着她们的欢乐之情和对她的祝福。

  “全村人都为我高兴、为我骄傲。”热依扎 · 巴合道列提说,她一定不负重托,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学习、认真履职,积极参政议政,发挥好一名人大代表的作用。

迪丽娜尔

  迪丽娜尔委员:

  连续16年在北京过妇女节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任江 宋君摄影报道)算上今年,住疆全国政协委员迪丽娜尔已经连续16年在全国两会上度过“三八”国际妇女节了——连任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又新任全国政协委员,最近16年的每年3月,迪丽娜尔都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

  从1991年独舞《冰山之火》获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一等奖,到2000年当选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再到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住疆全国政协委员……迪丽娜尔的角色不断在转换,但她在每一个角色中都表现得十分优秀,就像她的舞姿把新疆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样。

  迪丽娜尔很忙,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满满的,因为她总是不断追求完美、寻求超越。她的足迹遍布天山南北,无论是作为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她都抓住机会进行调研。这让她对新疆尤其是新疆女性的生活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她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行动,做好妇女工作,让姐妹们更美丽、更幸福,始终是她不变的追求。

  迪丽娜尔一直在呼吁新疆妇女,做现代文化的实践者、传播者、推动者。她曾大声呼吁:“姐妹们,让我们尽情梦想,实现自我,如天山雪莲,傲雪绽放;如大漠玫瑰,戈壁飘香!”

  多年来,她始终关注着新疆女性的就业问题,并积极协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妇联等,为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的适龄女性劳动力提供帮助,鼓励她们在疆内或到内地省市打工、学习技术。

  “我要围绕总目标,把联系和服务各族妇女作为根本任务,引领新疆各族妇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好女儿,让妇女改变家庭,让和睦家庭成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石。”迪丽娜尔表示。

崔久秀

  崔久秀代表:

  联系更多群众真正为群众代言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张云梅 宋君摄影报道)“亚克西姆塞斯!(维吾尔语‘你好’之意)”“你好!”

  许多人可能想不到,这是汉族干部在用维吾尔语和居民打招呼,而维吾尔族居民却在用汉语和这名干部打招呼。

  这名汉族干部就是全国人大代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党委委员、组织员,萨依巴格社区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访惠聚”工作队队长崔久秀。

  崔久秀是2015年新疆从内地招录的九零后大学生,来到新疆后,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维吾尔语。如今,她已经能用维吾尔语和居民交流了。她还学会了维吾尔族舞蹈,当地群众

  给她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小崔古丽”。

  在社区工作的一年时间里,她积极了解民意区情,帮助居民解决各类问题。“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为居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崔久秀说。

  为此,崔久秀收到不少居民送来的锦旗,其中一面锦旗是崔久秀的结亲户吐尼沙汗 · 苏来依曼送的。

  今年76岁的吐尼沙汗 · 苏来依曼的女儿患有疾病,丈夫瘫痪在床,崔久秀按照政策及

  时为老人的女儿办理了低保,并经常上门探望、走访……这让吐尼沙汗 · 苏来依曼非常感动,她专门到社区给崔久秀送上一面锦旗。

  “感谢党中央,感谢党的好政策。”吐尼沙汗 · 苏来依曼对崔久秀说。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崔久秀深感责任重大,她说:“今后我不能只关注本职工作领域,还要涉猎更广泛的内容,联系更多的人民群众,真正做到为民代言、尽心履职。”

吾尔尼沙 · 卡得尔

  吾尔尼沙 · 卡得尔代表:

  推动葡萄种植发生历史性变革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张云梅 宋君摄影报道)“农民富了,我就开心了。”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吐鲁番市林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吾尔尼沙 · 卡得尔说,“现在,农民的葡萄收入平均在6000元,我的目标是五年后让这一数字变为1.2万元。”

  吾尔尼沙 · 卡得尔专门研究葡萄种植技术已经9年了。9年中,在她的推动下,吐鲁番市葡萄种植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低棚架栽培到高棚架栽培;从人工种植到半机械化作业;从品种单一、品质不稳定到品种多样、品质提升……每一次变革,都凝聚着吾尔尼沙 · 卡得尔的智慧与心血。

  “2009年,我从农业部门转到了林果业部门,开始专门从事葡萄种植技术研究和推广。当时,我发现葡萄架子很低,只有1.4米至1.6米,结上3吨葡萄后,枝子压得更低了。每次看到农民在葡萄架下要么坐着、要么趴着摘葡萄,我就特别心疼。”吾尔尼沙 · 卡得尔说,为了让农民能站着劳动,她决定在葡萄种植上来一场革命。

  很快,在单位的试验地里,她和同事们做了九种葡萄架式试验。在两年时间里,他们对葡萄的长势、果粒大小等进行全程记录,最后得出结论:葡萄种植只能以棚架为主,但高度可以调整,能让人站起来劳动。

  人站起来后,如何利用机械让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吾尔尼沙 · 卡得尔主动找到吐鲁番地区农机局,要求合作试验葡萄的埋墩、开墩机械化作业。

  埋墩、开墩对葡萄种植格外重要,一旦没有埋好,将影响到葡萄第二年的生长。同时,这也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2012年,机械化作业试验取得成功,不仅能为农民省去力气,还能节省一大笔雇人干活的费用。

  在提高葡萄品质方面,吾尔尼沙 · 卡得尔也做着积极的努力。她探索出“三改两控一优化”技术,生产出的高品质葡萄不仅销量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价格也一路上涨。“从2016年开始,我们的葡萄走出了国门,远销到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吾尔尼沙 · 卡得尔自豪地说。

关芳芳

  关芳芳委员:

  鼓励结对亲戚出疆务工长见识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任江 宋君摄影报道)住疆全国政协委员关芳芳的微信里有一个特殊的联系人——她的结对亲戚托海伯克的儿媳哈丽布努尔,两人经常通过微信联系。这段时间,两人联系的话题都是外出务工。

  “这是2月23日我们联系的内容。”关芳芳打开手机微信对记者说。在微信中,哈丽布努尔告诉关芳芳,过几天就要去江苏了。“太好了,可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祝福你!”关芳芳回复。

  “她和丈夫马上要去江苏省的一家服装厂打工,为期半年。”关芳芳高兴地说。

  关芳芳和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孙扎齐牛录镇郎喀村村民托海伯克,是在2017年结为亲戚的,托海伯克比关芳芳大1岁,关芳芳喊他“大哥”。托海伯克的儿媳哈丽布努尔很年轻,只有20多岁,已经有了一个孩子。

  关芳芳第一次到托海伯克家做客,就被一家人的真诚和热情感动了。虽然托海伯克家的条件不太好,但他们对关芳芳发自内心的热情,让关芳芳和他们很快就像一家人一样。

  关芳芳注意到,哈丽布努尔和丈夫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都达到了一定水平,和她能够很顺畅地交流。托海伯克一家人都很勤劳,2017年一家人在村庄附近的一家服装厂打工,一年的收入就有4万多元,这让一家人很高兴。

  而关芳芳在为一家人高兴的同时,也更多地鼓励哈丽布努尔和丈夫能找机会去更远的地方打工,增长见识。

  今年春节期间,关芳芳去托海伯克家过年。哈丽布努尔高兴地告诉她,村里要组织年轻人去江苏省一家服装厂打工6个月,她和丈夫想去,但又觉得时间有点长,有些犹豫。关芳芳鼓励两人报名,结果两人都被选上了。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