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奋斗者】王曙群:用150万个数据换一次“太空之吻”

2018年03月12日 16:48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浩瀚宇宙,群星闪耀。许多航天人会情不自禁地仰望星空,寻找属于中国制造的“星星”。中国航天最年轻的特级技师王曙群凭借“精、新、准、快”的绝技绝活,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载人航天总装队伍,也使他成为了载人航天工程总装战线上的领军人物——“太空之吻”对接结构的总设计者和装调者。

王曙群在车间

  “踏踏实实地拧紧每一个螺钉”

  进入总装车间,王曙群先是穿上白大褂、戴上白帽子,在风淋通道接受“吹风洗尘”。进了车间,大部分仪器都穿着特制的“防尘衣”。各种各样的接插件,密密麻麻的电缆线,光看都让人眼花缭乱,“框里面有100多个测量动作、位置、温度的传感器,近300个传递力的齿轮,1万多个紧固件,数以万计的导线、接插件、密封圈和吸收撞击能量的材料等。”

  对接锁系同步性装调质量决定了航天员能否在太空生存和能否安全返回地面,是交会对接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在研制初期,对接锁系的装调最多经过3次的分离与密封试验后,分离角速度就无法满足同步性要求,且数据变化毫无规律可循,成为对接机构研制道路上的拦路虎。

  王曙群凭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首先提出“对接锁的同步性与钢丝绳的张力和绳轮的转动角度有关,但与锁钩的钩间距关系更为密切”的想法。他制定了多项试验方案,尝试着将每把锁的钢索紧固螺母每转动1度,测出 12把锁对应的钩间距、钢丝绳张力和绳轮角度等3个变化量,每度重复上百次后,获取一组有效值,在多达150万个数据中,他提炼出了钢索紧固螺母的旋转角度与钩间距、钢丝绳张力以及绳轮角度之间的变量关系,形成了每变化1度的装调对应关系表,不仅能使柔性传动的对接锁系快速精准地调整到同步,也使同步稳定性从最初的3次提高至50次以上。

  “干我们这一行,基本功要扎实,要耐得住寂寞,很多工作就是从拧一颗螺丝开始的”。王曙群从技校钳工专业毕业,从事工装模具的装配维修工作,一干就是七八年。没有高学历,有的只是踏踏实实地拧紧每一个螺钉,装配完成好每一件工装产品,确保不因工装问题影响产品生产。这些冰冷的物件,在他手中,却像会说话的生命体。他跟它们尽情对话,他熟知它们的每一个秉性,以至于到后来哪个零件是用什么样的机床、用何种加工方式生产出来,他一看便知。

王曙群(右一)与同事工作

  在外太空缔造中国梦

  1995年,王曙群正式开始载人航天型号研制。善于动脑动手的他牵头研发了50多台套专用装备,使对接机构总装周期从3个多月缩至40天。

  2011年初,天宫发射前,对接机构可靠性件在进行最后的一项热真空试验过程中,发现对接锁无法正常解锁,两对接机构无法完成分离,该问题惊动了所有研制线上的技术人员,因为问题如果不在短期内解决,不仅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更会直接影响到天宫的发射计划。

  技术人员经过分析后,列出了所有故障模式,但一时无法判断问题根本。他们把最熟悉对接机构的王曙群请到了现场,了解故障现象后,王曙群进行了系统分析,逐一分析、排除,找出了系统受力最薄弱环节,很快将问题定位在锁驱动中的一根传动轴上,认为该轴已经断裂,且是由于地面控制设备驱动过载造成。后续通过对产品的分解验证,发现该轴确已断裂,回放的地面设备数据,也证实了试验过程中存在过载现象,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确保了天宫发射计划的如期实现。

  王曙群说,“攻关的路虽然漫长,但我们终究是胜利了。我曾经也失败过、气馁过,但最终还是航天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持,咬紧牙关、坚守信念,想尽一切办法,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直到2011年11月3日凌晨,我们生产的对接机构在茫茫太空中圆满完成了神八与天宫一号第一次拥抱,这时,距离我们开始研制生产对接机构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六个年头。”

  王曙群除了在对接机构装调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外,在带徒育人方面,也是毫无保留,认真总结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及教训,固化成书面材料,编制成青工培训教材,把自己的绝技绝活传授给他人。

  从闷不做声搞研究,到努力突破自我主动走出去交流;从一名扭螺丝的小技术工,到中国最年轻的特级技师,王曙群说看似跨度很大,但最终还是源于一句热爱。“作为一名航天人,认同航天文化,才会去热爱这份工作,只有热爱了这份工作才会有责任感,有了责任感才会去坚持,有了坚持才会去创新,这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材料来源:中国国防邮电工会 新民网 中国日报网)

[责任编辑:权治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