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伊犁州: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年03月13日 10:15   来源:新疆日报

昭苏草原油菜花和紫苏花相继绽放,吸引游客驻足观赏(摄于2017年7月16日)。

  新疆日报讯(记者史雪红 唐堪东摄影报道)新思想指引新发展,优良生态成就新未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做好保稳定、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建设良好的社会生态、自然生态和政治生态,助力绿色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朝着打造“塞外江南”新伊犁的目标阔步前进。

  “塞外江南”新伊犁的美好愿景

  不久前召开的伊犁州党委工作会议提出,要打造平安伊犁、畅通伊犁、美丽伊犁、智慧伊犁、健康伊犁、幸福伊犁。要把“塞外江南”建设成社会稳定的样板区、生态建设的引领区、民族团结的示范区、对外开放的先导区、经济发展的骨干区、民生改善的先行区。要让伊犁天空湛蓝,绿树成荫,碧草连天,水源洁净,各族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城市森林化、城镇田园化、村庄诗意化,生活在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亲得近花草,听得见鸟鸣、见得到鱼跃、记得住乡愁,伊犁人为之骄傲、外地人羡慕向往……

  新使命赋予新担当。伊犁州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谋划出今后一个时期到2020年、到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的发展战略,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塞外江南”新伊犁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绽放出璀璨夺目的现代文明光彩。

  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伊犁

  良好的自然生态是伊犁最大的优势、最宝贵的资源,绿色是伊犁最重要的底色和特色。

  伊犁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源于自然、依托自然、高于自然,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伊犁,守护好祖国西北生态屏障。

  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1个、生态乡镇4个。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和生态环境责任终身追究制,率先推行河长制,完成百万亩生态经济林建设任务,森林覆盖率达13.1%。加大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强化环境监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大力整治城乡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有力推进。

  大力实施绿色发展行动,不断完善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创建“细胞工程”。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促绿色发展的社会风尚。

  一系列打造美丽伊犁的新举措,正在让绿色发展成为伊犁州的社会自觉。

  夯实生态底色增强群众幸福感

  伊犁州多措并举,不断夯实生态底色,以实际行动助力绿色发展,旨在建设森林城市、田园城镇、诗画村庄,实现“田中有城、城中有园”,让百姓共享诗情画意般的人居环境。

  今年,伊犁州将制订《伊犁河谷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加快完成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有效开展植树造林,提高造林质量效益。加强伊犁河流域环境保护治理,开展重点河流巡视巡察工作,完成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做好伊犁河环境应急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大力推广集中连片供热和清洁能源使用,抓好“奎—独—乌”区域和伊宁市及周边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计划,推进“厕所革命”,努力建设美丽乡村。

  伊犁州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严格执行草原禁牧、草畜平衡管理制度,大力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项目,促进生态自然修复。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落实河长制,切实呵护好伊犁河及每条河流水溪。严格项目环评和节能评估“三同时”制度,原则上不搞新的矿产资源勘探、不上新的矿产资源开发类项目,严禁“三高”项目进伊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和湿地系统治理,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重要水源地、湿地及野生动植物等保护,大力促进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