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3日 16:20 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记者 陈李育)“高铁的开通,不仅仅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也把传统文化和外界的通道连接得更畅通。”
“如今海雀村家家住上了二层高的小楼房,串户路、组组通路无缝对接,结束了路上只能人背马驼的历史。”
“目前,贵州的特大峡谷桥梁数量,世界第一。”
“贵州已实现了民航运输机场9个地市(州)全覆盖”
……
在全国两会现场,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事关百姓切身利益,成了代表们讨论的热词。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贵州地理条件及交通落后状况的无奈描述。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山国”贵州在交通建设上总要付出比中国绝大多数地区都要高的成本代价。但是,崇山峻岭、崎岖道路阻隔不了贵州人要建立快速通道,从时空上彻底改变区域位置的决心,五年来,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实施农村“组组通”公路;进入高铁时代;特大峡谷桥梁数量世界第一,堪称世界“桥梁博物馆”;九个市(州)通航机场全覆盖……
如今,青山依旧在,天堑变通途。
过去五年,贵州成为全国交通建设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从“飞鸟不通”到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的作用日益显现,贵州交通人奋起直追,谱写了“小省办大交通”的崭新篇章。
高铁时代 见证贵州速度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在重庆工作的贵州桐梓人秦沁,不必再重复长途车、绿皮车的漫漫长路,2小时的高铁到家。
同样在春节,广州人郑函博,把第一次在外旅游过年的目的地选在了贵州黎平,坐上高铁4个多小时后,他和家人在黎平鼓楼前合影留念。
贵广铁路、沪昆高铁以及渝贵铁路的相继开通,高铁时代的到来,贵州百姓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也吸引众多游客来到贵州。
2014年12月26号,贵广高铁建成通车,贵州省历史性地迈入“高铁时代”。2016年12月,沪昆高铁贵阳至昆明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横跨我国东西腹地的千里铁道线――沪昆高铁全线贯通,贵州在西南地区的陆路交通枢纽地位更为凸显。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韦祖英的家乡在贵州省从江县斗里镇马安村,多年前她曾远赴广州打工,从她所在的村子到广州要花费两天两夜的时间。“如今高铁开通了,现在从从江到广州只需要3个多小时。”
同样对高铁的开通感受深刻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松桃苗绣”第七代传承人石丽平。她带着当地1万多名绣娘脱贫致富,感受到了高铁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出行的便利,更看到高铁给铜仁带来了更多旅游的客人,她的苗绣卖得越来越好。“高铁的开通,不仅缩短了时空的距离,还把传统文化和外界的通道连接得更畅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苗寨感受苗族文化。”
如今,渝贵铁路与贵广高铁、沪昆高铁在贵阳形成“十字”交叉,让贵州在中国西南的高铁交通枢纽地位真正形成。放眼未来,铜仁至玉屏城际铁路已于2013年开工,安顺至六盘水城际铁路正在加紧建设……一步步,贵州在迈进高速交通时代。
县县通高速 贵州“跑”进新时代
全国人大代表、神曲乐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传玖是正安县安场镇解放村人。2013年,在外打工十余年的郑传玖带着自己的产业回到故乡正安,在贵州大山深处做着一桩跨国生意。由他们公司生产的吉他已出口到美国、日本、巴西、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所在的遵义市正安县靠着“吉他”一举拿下“中国吉他制造之乡”的头衔,年制造吉他506万把、产值约50亿元,生产的吉他品牌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中国吉他出口额的三成。
高铁建设是此次两会郑传玖代表最关心的问题
郑传玖记得,在2015年10月以前,正安还没通高速,17米的大货车进不了县城,只能靠9米5的小货车一批一批地装货。“2015年10月,我记得很清楚这个时间,正安开通了第一条高速。”物流运输时间和成本大大减少,郑传玖告诉记者,高速公路开通后,从正安到广州要节省4小时时间,一顿货物的成本也从12000降到了8500元。
据悉,2015年贵州实现在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五年累计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204公里,建成里程西部第一、全国第二。至2017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5833公里,通车总里程列全国第9位,综合密度列第3位。随着路网织密,发展红利渐显,全省公路货运周转量从2013年的573亿吨公里增加至2017年的1000亿吨公里,2017年同比增长15%,约占全国的1.5%,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为拉动贵州省GDP贡献了7.6个百分点。
2017年,贵州在西部率先实现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运。同时也是五年内全国提升幅度最大的省份,提前三年完成交通运输兜底性目标任务。图为贵州省都匀市建中镇茶旅小镇公路(王远峰摄)
“组组通” 小康路通到家门口
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不只有交通“大动脉”,作为“毛细血管”的“组组通”公路也正在脱贫攻坚中起到了良好的交通先行的作用。
来北京参加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正友惦记着村里种的500余亩苹果树。从父亲文朝荣手上接过海雀“重担”起,14年过去了,文正友见证了海雀翻天覆地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海雀还是一片荒山秃岭,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33元。到2018年,海雀村森林覆盖率超过70%,人均纯收入达8943元。“以前大家都是住茅草房,现在家家住上了两层楼的小楼房,组组通路、串户路修到了家门口。”文正友说,海雀村5个村民组早在2014年就已实现组组通,原来上山坡要人背马驼,现在3米5的硬化路上拖拉机都能过,轻轻松松把东西运回家,减轻了老百姓出行负担。组组通路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产品运输难问题。
如今,村里已种下500余亩苹果树,每亩种植114棵果树,预计产值过万元。等苹果成熟时,海雀村的乡亲们将开着拖拉机走过乡村公路,把一筐一筐的苹果拉到城里去销售。通组公路不仅为海雀村民提供了优质的出行条件,也为全面小康奠定交通基础条件。
据悉,2017年贵州决定把农村“组组通”公路作为脱贫攻坚秋季攻势四场硬仗的“当头炮”,率先在全国提出并实施农村“组组通”公。。结合贵州移民搬迁规划,按照“不搬迁的村寨要通公路、不能通公路的村寨要搬迁”的原则,从2017年8月到2019年,计划投资388亿元对39110个30户以上村民组实施9.7万公里通组公路硬化建设,惠及1221万农村人口、208万贫困户。截至2017年底,短短4个月时间,全省已建成通组公路2.8万公里,完成投资168亿元,实现1.3万个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村民组通畅率提升至76%以上。
“桥梁博物馆”、“飞机县县通”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团组开放日活动现场,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高卫东在发言时用六幅照片展现了贵州桥梁之最。
“目前,贵州的特大峡谷桥梁数量,世界第一。共有公路桥梁2.1万座,世界前100名高桥中有40多座在贵州,是世界上特大峡谷桥最密集、数量最多的地区,堪称世界‘桥梁博物馆’。”贵州桥梁建设技术的大跨越,有力支撑了一批世界级桥梁工程的建设,让身为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的高卫东引以为豪。
在当天举行的团组开放日活动上,另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机场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勇的发言也振奋人心。“以后大家到贵州来旅游,可以搭乘航班来,也可以坐公务机来,还可以自己飞直升飞机来,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近年来,贵州民航业快速发展,作为中国内陆省份,贵州已实现了民航运输机场9个地市(州)全覆盖。王勇介绍,目前,贵州省已建成通航11个运输机场,遵义市、黔东南州分别有2个民航运输机场。“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王勇自豪地向媒体公布一组数据,按机场数量与国土面积占比计算,贵州省每万平方公里有约0.62个机场,高于全国,也高于西南地区各省市自治区,是西南地区机场分布密度最高的省份。"2030年,贵州将实现飞机'县县通'。"
会上,王勇还带了一个好消息,“十三五”期间,贵州将建成威宁、德江、罗甸、盘县和天柱5个支线机场,研究论证都匀民用运输机场,形成“一枢十六支”民用运输机场布局。到2030年,实现17个运输机场(一枢纽十六支)兼顾通用航空功能、17个A1级通用机场、54个A2级通用机场,形成全省88个县“县县通”的通用机场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