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幸福之歌唱响帕米尔高原

2018年03月14日 10:45   来源:新疆日报

阿克陶县布伦口乡慕士塔格峰下的江西新村(摄于2017年10月6日)。

  新疆日报讯(记者马伊宁 记者约提克尔 · 尼加提摄影报道)在素有“万山之州”之称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皑皑慕士塔格峰、滔滔克孜勒苏河,见证着各族人民幸福指数的不断攀升。生活在昆仑山下的克州各族群众,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创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定居致富:高原新气象

  3月9日,阳光下,素有第一边境村之称的阿图什市吐古买提乡玛依丹村,一排排红顶黄墙、柯尔克孜族毡帽造型的安居富民房在大山脚下显得格外醒目。

  38岁的村民帕热依达 · 阿吉买买提正在家精心绣花。她家是一套80平方米的平房,三室一厅,还有250多平方米的院子。“我卖出的绣品每个月可以赚1000多元。”帕热依达开心地说,丈夫当护边员每月有稳定收入,更为家庭生活提供了保障。

  说起现在舒心的生活,帕热依达说:“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中央对我们牧民的关怀,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幸福生活。丈夫说一定要坚决守卫好祖国的边境线,不让一个坏人出入,筑牢边境铜墙铁壁,让总书记放心。”

  随着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的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克州农牧区正发生着巨变,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实现了定居安居,不仅开启了新生活,同时也打开了致富之门。

  走进乌恰县巴音库鲁提乡托帕社区,映入眼帘的是像城里一样热闹的商铺。在托合拖布切面店里,店主图洪 · 马木提汗忙着给顾客打包做好的面食。“以前就知道放牧,生活也不安定。现在住进了定居房,还有了自己的门面房,每天的纯收入150多元,日子越过越好。今后我要好好干,挣更多的钱。”图洪兴奋地讲述自己的幸福生活。

  去年5月,乌恰县将3个乡的136户贫困柯尔克孜族牧民整体搬迁到现代化的托帕社区。在崭新的生产生活环境中,定居牧民听到了广播,看上了电视,用上了手机,联通了互联网,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还能及时了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托帕社区共有10栋楼,每栋四层,一层为商铺,住宅户均81平方米,小区后面就是幼儿园。今年春季,医院、小学、文化广场也将开建。

  据克州州长迪力夏提 · 柯德尔汗介绍,克州大力实施脱贫固边战略,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666户。2017年全州12730户、55992人摆脱贫困,17个贫困村脱贫。

  文化惠民:丰富农牧民精神生活

  3月10日,在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喀依拉克村宽敞明亮的文化大院里,歌声、笑声、掌声声声入耳,节目内容涵盖村里的好人好事、脱贫致富、孝老爱亲等题材,农牧民文艺演出队惟妙惟肖的表演,逗得观众开怀大笑。

  “自从有了12支文化队伍,这里可热闹了,既有好看的节目,又有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草根宣讲员库尔班江 · 吾麦尔说,如今,村里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到三四岁的孩子,都愿意走上舞台展现风采。

  “12支文化队伍”是克州推行组建的村级文化组织,有农牧民文艺演出队、红歌合唱队、舞蹈队、宣讲队、书画队、时装模特队、体育运动队等。如今,“12支文化队伍”遍布克州乡村,成为筑牢农牧民精神文化家园、弘扬正能量的主力军。到2020年,克州所有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都将建成包括12个文化阵地在内的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12支文化队伍”带火了农村文化生活。“现在每个村每月都有2至3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很受老百姓欢迎。”克州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育工委书记刘春表示,文化生活丰富了,思想文化素质提高了,农民的获得感自然而然就增强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喀依拉克村农家书屋管理员、七旬老人库尔班江 · 吾买尔库尔班江在日记本里工工整整地记录着这句话,并在边上备注:在新的一年里,我要把农家书屋办得更好,让村里人知道如今的好生活,都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

  喀依拉克村气派的农家书屋是2016年阿图什市拨款96万元修建的。360平方米的书屋里放着10个双面高大书架,有1.3万多本图书,从《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到新疆“三史”、《上下五千年》……政治类、历史类、文学类、科技类、期刊杂志等书籍一应俱全。库尔班江说,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喜欢来这里看书。

  目前,克州231个行政村、社区基本上都建成了农家书屋。

  一本本新颖实用的图书送到村民手中,为他们带去了精神食粮;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送到基层,点燃了百姓的文化热情;一座座文化广场的落成,成为各族群众休闲、健身、陶冶情操的“后花园”……一项项文化惠民举措,让克州各族群众在家门口乐享文化福利。

  奋斗才幸福:就业托起新生活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一项项创新发展的规划,一条条贴民心、惠民生、解民忧的举措,换来了克州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3月11日,阿图什市阿扎克乡麦依村富民麦依打馕专业合作社里,一股股馕的香味飘出,前院的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馕,后院一排5个馕坑前,身着白色厨师装的打馕师傅们正忙得不亦乐乎。

  在克州党委宣传部驻麦依村“访惠聚”工作队的帮助下,3月6日刚刚成立的合作社,目前已经有员工25人,每天可以接到4000个馕的订单。正在打馕的阿布拉江 · 乌拉说:“我以前是个农民,到合作社后学习了打馕,现在每天能打好几百个馕。我很珍惜这份工作,对未来的日子充满希望。”

  “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养殖补贴、安居补贴、上学免费……”聊起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乡亲们过上的好日子、村里发生的变化,阿克陶县加马铁热克乡加马铁热克村村民亚森江 · 买买提有着说不完的话,“我们家3口人,以前仅靠着5亩地生活,一年收入也就1万元。现在我把地包出去了,和老婆一起到工业园打工,不用出远门就把钱挣了。现在一年我俩光工资收入就有5万多元,生活甜得就像掉进蜜罐一样。”

  2017年,克州实现转移就业11万人次,其中依托劳务输出、“短平快”项目实现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6447人。一批批贫困群众放下锄头和马鞭,穿上整齐的工装,成为产业工人,每月有固定收入,从此告别贫困,过上新生活。

[责任编辑:何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