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有了商超范儿

2018年04月17日 10:55   来源:新疆日报

4月9日,乌鲁木齐市市民在干净整洁、品种丰富的蔬菜直销点购物。

  新疆日报讯(记者苏璐萍摄影报道)4月9日一大早,还不到8点,张进朝负责的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翠泉路片区管委会翠泉东社区蔬菜直销点已开门迎客。干净整齐的货架、新鲜水灵的果蔬,还有张进朝满脸的笑容、热情的招呼,无一不让居民心情愉悦。由于品质好、服务好,不少市民就算开车也要到翠泉东社区蔬菜直销点买菜,每天少则四五百元、多则逾千元的毛利润让张进朝乐得合不拢嘴。

  若不是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社区蔬菜副食品直销点(以下称“蔬菜直销点”)提档升级,估计到现在,张进朝还守着冷清的店面,找不到发展的方向呢。

  扭转“倒挂”局面

  2011年,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质优价廉的蔬菜,作为乌鲁木齐市的一项惠民工程,社区蔬菜直销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乌鲁木齐市各居民区。政府通过资金、政策扶持,集中招标了一批配送企业对蔬菜直销点进行日常经营管理。根据店面大小,规定了20种至60种限价菜,要求其价格每天不高于乌鲁木齐市商务局(粮食局)给出的指导价。

  起初,居民对新鲜事物都比较好奇,蔬菜直销点可谓是门庭若市。可没多久,随着服务态度、环境卫生、菜品质量等方面问题的出现,蔬菜直销点客源流失严重,经营陷入困境,配送企业“倒挂”(入不敷出)。虽说政府、配送企业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有些店面“倒挂”的局面依然存在。

  为扭转“倒挂”局面,2015年,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对辖区153个蔬菜直销点的管理服务进行了提档升级,出台《天山区社区蔬菜副食品直销点提档升级标准规范》《天山区蔬菜副食品直销点提档升级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建立起政府监管、企业履职、店长负责的长效管理机制。从运营蔬菜直销点的信息化管理、服务管理、建设运营管理、卫生管理、物流配送、商品陈列6个方面对配送企业及店长进行“洗牌”,最终留下9家配送企业,并招聘了一批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年店长。“店面经营不下去是因为管理意识跟不上时代发展、满足不了居民需求。”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商务局(粮食局)局长梁智梅说,提高店长准入门槛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商务局(粮食局)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召开配送企业例会,通报各蔬菜直销点运营情况及存在问题、讨论解决办法;每个季度都会召开一次店长例会,对其进行经营管理培训。并通过举办各类活动、打造“民族团结示范店”“党员先锋示范岗”等在店长中形成学赶超的氛围。与此同时,天山区还聘请了热心居民当义务监督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延安路片区管委会吉顺路北社区蔬菜直销点店长崔彪有个笔记本,详细记录着天山区商务局(粮食局)、配送企业培训的内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前,我是给别人打工的,过一天算一天。现在不一样了,我所经营的菜店是政府下大力气搞的惠民工程,是有人管的,必须按照规章制度来。两年来,学以致用,店里的顾客又多了起来。”

  “倒逼式”管理升级

  准确地说,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蔬菜直销点的店长是在给自己打工。非限价菜、副食品、日用百货产生的收益均属店长个人所得。但要是经营不好、居民不买账就得“下课”。于是,店长们纷纷绞尽脑汁,各展其能,开启了“倒逼式”管理升级模式。

  2015年,“大浪淘沙”后,张进朝接管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翠泉路片区管委会翠泉东社区蔬菜直销点。这个直销点背靠拥有上千户居民的大型小区,按理说是不愁客源的,可由于经营不善,张进朝的生意就像他进的菜一样,一天比一天蔫,顾客量甚至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

  看着其它蔬菜直销点的生意一天天好起来,没有太大起色的张进朝用激将法,将学经营管理的大学生儿子张文超从北京召了回来,帮他管理蔬菜直销点。

  “刚回来那会儿真心受不了老张(张进朝)。同一种菜,他拣最便宜的进,一兜菜,一半都是烂叶子。我让他进最贵的,他还不乐意,说我就是个败家的小兔崽子。”4月9日,看着全神贯注蹲在门口择菜的父亲张进朝,张文超笑了。

  “最后是你赢了吗?”记者问。

  “必然!是老张请我回来的,他要不干我就走。”张文超说,就算每样限价菜都赔钱,他也要进品质最好的给居民,这是在短时间内扭亏为盈的关键一步。

  每天凌晨4点,张文超都会准时起床,开着他家的小货车前往新疆九鼎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进货,并根据客流量及居民喜好控制数量、搭配菜品。回到店里再将菜挨个择好、分装好。

  为让居民知道他们已经“洗心革面”了,张文超在店门口摆出了“今日特价”的牌子,只要居民路过就能注意到。不仅如此,他还将货品按照商超模式进行了重新分区、陈列,让人一目了然。“服务态度也要转变,必须得微笑,这样顾客看到你,心情也会好。”张文超说,通过一段时间促销,他们店每天的客流量从之前的不到百人增加到了现在的近千人,有时到了凌晨1点还有居民购物。下一步,他打算将“互联网+”运用到经营中。

  服务观念的转变、经营管理的提升让张进朝“倒挂”了许久的蔬菜直销点重新被周边居民认可。和他一样,如今,在多方努力下,乌鲁木齐市天山区80%以上的蔬菜直销点都已摆脱“倒挂”,尝到甜头的店长们也渐渐跟上了节奏,想方设法满足着居民的需要。天山区蔬菜直销点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商超化购物体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17年,为给各族群众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购物环境,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从服务功能多样化、商超标准统一化、布局提升人性化、管理标准规范化4个方面对现有的113个蔬菜直销点再次分批进行提档升级。30家蔬菜直销点率先引入早餐、洗衣、火车票代售及生活缴费服务。

  4月9日一早,重新装修后的天山区赛马场片区管委会榆园路北社区蔬菜直销点吸引着不少市民前来购物。从店长到店员,每个人都穿着工装、挂着工牌,礼貌服务。店面整体设计呈工业风,射灯照亮了米黄色的木质货架,货架上方整齐地悬挂着对应菜品的单价,蔬菜、水果、副食品、冰鲜、杂粮、百货区域划分明确,锃亮的瓷砖地面让人感受着店面的卫生整洁。上班族、学生在“早餐岛”享受着美味的包子和烤肠,每位结完账的居民手中都握着一张小票,收银台前贴出了微信、支付宝等各种支付方式及代缴费业务。

  据乌鲁木齐百姓厨房蔬菜销售连锁有限公司经理苏毅介绍,提档升级后,榆园路北社区蔬菜直销点销售品类由3个增加至5个,单品数由490余个增至1300余个。“我住在别的社区,离这儿有3站路。每天我都会散步到这里转转,跟超市一样,要什么有什么,非常方便。为政府的惠民工程点赞!”说着,居民艾尼瓦尔 · 玉素甫竖起了大拇指。

  目前,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已有30个蔬菜直销点完成了硬件上的提档升级,其余店面正在陆续进行,计划今年年底全部完成。届时,天山区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商超服务。

  【采访手记】

  把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4月9日,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一蔬菜直销点工作人员在摆放冷鲜食品。

4月9日,乌鲁木齐市市民在天山区一蔬菜直销点购物结算。记者韩亮摄

  苏璐萍

  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蔬菜直销点打造“一站式”商超服务,其实就是以居民需求为中心。不管是店面装修、货柜陈列,还是多种缴费功能的引入、各种促销活动的开展,都是在根据居民的消费行为调整思维方式、管理模式。

  采访中记者发现,乌市天山区蔬菜直销点在去年再次提档升级后,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货品按需陈列。考虑到大多数家庭每顿的食量,一些店长将每样菜都分装成二至三人份,切割过的菜品都用保鲜膜包了起来,这些简单的细节无不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随时与居民的消费潮流接轨,随时与居民需求对接,随时为满足居民需求而创新……掌握“用户思维”就掌握了主动权。基于此,乌市天山区蔬菜直销点才得以走出瓶颈,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其发展历程,在各地实施民生工程时都值得借鉴,更值得深思。

  “让市民方便买菜、买便宜菜”,是乌市建设蔬菜直销点的初衷,也是一项最贴近群众需求的民生工程。在其建设过程中,有肯定、也有质疑,但最终在不断地摸索中逐步规范发展,赢得越来越多基层百姓的认可。事实证明,只要肯下功夫,多为群众考虑,多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多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民生工程一定能够做成民心工程。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