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点滴关怀温暖居民心

——乌鲁木齐市政协驻天山区红雁片区管委会红雁池东社区“访惠聚”工作队记事

2018年04月18日 15:45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苏璐萍报道)4月13日一早,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红雁片区管委会红雁池东社区居民左然古丽·巴拉提送走上小学的女儿,整理完头天上课的笔记,精神饱满地向培训学校出发。她接受了乌鲁木齐市政协驻红雁池东社区“访惠聚”工作队的建议,打算学成后做一名厨师。

  平坦的柏油路、明亮的路灯、红火的夜校……几年来,乌鲁木齐市政协驻红雁池东社区“访惠聚”工作队从一点一滴做起,在为民办实事好事上持续用力,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在他们和社区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红雁池东社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干群关系密切了,居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奔向美好生活的劲头更足了。

  “工作队队员就是我的亲人”

  社区居民吾布力卡斯木·塔西的手机相册里,一多半是他们一家和工作队队员、社区干部的照片,一起打扫院落卫生、一起过节、一起搞活动……讲完照片里的故事,吾布力卡斯木真诚地说:“我要把这些照片都冲洗出来,好好保存。”

  吾布力卡斯木是一名公交车司机,虽说一个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可要养活一家五口还是比较困难。“前些日子,我从其他家长那里听说,他们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只有我大女儿没去。”吾布力卡斯木说,那天晚上就在他发愁去哪儿借钱时,工作队队长贺光宇进了门,二话没说塞给他1000元。握着这份沉甸甸的心意,吾布力卡斯木感动得热泪盈眶。

  说起工作队队员张立兵联系专家、筹集资金帮自己4岁孩子看病的事,居民热合曼·热衣木依旧难掩激动,“他们就是我的亲人,知道我的难处,真心实意帮我。感谢党,感谢政府!”

  几年来,在红雁池东社区,“访惠聚”工作队和社区干部一起,将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到实处,温暖着一个又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铺路、装路灯、引水;技能培训、扶贫帮困;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这些“最重要的小事”温暖着红雁池东社区居民的心。

  社区干部就像贴心的管家

  前些天,红雁池东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王桂花给社区居民左然古丽打电话,说从网上找到了几个不错的房源,都在乌鲁木齐县,离学校也近。左然古丽这才想起来,有一次去社区办事,她无意间给王桂花提了一嘴,说拆迁后想回乌鲁木齐县安家,没想到王桂花把这件事情记在心上,这让左然古丽特别感动。

  “社区干部更可爱了!”这是红雁池东社区居民们的普遍感受,他们不再像从前那样一板一眼,更像是贴心的管家,操心着大事小事。王桂花的笔记本上满满当当记录着她入户走访时居民反映的家长里短。针对每一个问题,她都给出了解决方法,注明了解决时间,还根据每个居民的情况将其能享受的惠民政策也附了上去。这样的笔记本在红雁池东社区不止一个,它们已成为社区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得到了居民充分认可。

  这几年,“访惠聚”工作队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狠抓工作落实、业务知识培训等,使社区干部对群众工作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王桂花说,社区干部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的转变,离不开工作队“一对一”的“传帮带”,“做笔记就是要督促自己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真正服务到居民的心坎儿里。”

  从打扫环境卫生开始,工作队队员、社区干部和社区居民一起动手,让原来卫生脏乱差的社区环境变了样。如今,左然古丽每天回家时都要沿社区道路“搜索”一番,发现垃圾就顺手捡起来。尤其是到了下雨天,她总会到距离社区不远处的涵洞看看。这是居民进出的必经之路,由于地势低,每逢大雨,涵洞里就会积水。“那天是工作队队员和社区干部一铲一铲地把泥水清了出来,我们都记着呢。”左然古丽说。

  社区夜校场场爆满

  对于热合曼来说,每周二、周四的社区夜校是雷打不动的“必修课”。

  红雁池东社区流动人口多,居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一技之长。为满足居民需求,2016年,社区夜校开班了,由“访惠聚”工作队队员担任授课老师,根据居民特点制定教案,通过板书及远程教育等形式,从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开始,循序渐进地提高居民文化水平。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作业本。那时候光练习写自己的名字,我就用了好几个本子。”热合曼掏出作业本,封皮上有他工工整整写上去的名字,“通过学习,我找到了不错的工作,收入也提高了。”

  如今,来社区夜校上课的居民比当初多了好几倍。尤其是最近,针对老城区改造搬迁以及后续购房、租房需要注意的问题,工作队请来了知名律师一一讲解,社区夜校场场爆满。通过两年来的学习,很多居民的文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人也自信了起来。在工作队和社区的帮助下,已有76人找到了工作。

  由于要保护乌拉泊水源地生态环境,去年年底,红雁池东社区纳入了老城区改造,拿到拆迁补偿款后,这里的居民就要换个环境开始新的生活。距离搬迁没剩几个月了,居民们对这个居住了很多年的社区格外留恋。“‘访惠聚’工作队和社区干部的好,我们心里都记得。将来搬走后,我们也要以最好的面貌迎接崭新的生活。”左然古丽说。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