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泽普:精准扶贫之路越走越宽

2018年04月19日 11:33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韩沁言 实习生热蒂夫 · 伊明报道)“在村里住了一辈子,从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3月28日,看着村里日新月异的变化,依斯其格村村民阿地力 · 吐木尔感慨地说,“这两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

  48岁的阿地力家住泽普县布依鲁克乡依斯其格村,放眼望去,是规划有序、设施配套、安全适用的一栋栋安居富民房,他的新家就在其中。

  2017年,泽普县2730户10057人稳定脱贫、10个贫困村整村退出。

  脱真贫,真脱贫。泽普县在脱贫攻坚中,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户从内心深处摆脱依赖感,激发内生动力,不等不靠,精准脱贫之路越走越宽。

  立足现有资源 依靠自身努力

  “脱贫了,我高兴!”阔孜玛勒村村民吐鲁甫 · 马木提激动地说。

  泽普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计划今年脱贫摘帽。赛力乡阔孜玛勒村长期以来,群众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全村244户926人中,贫困户就有122户537人,贫困发生率56.8%。

  摆脱贫困是阔孜玛勒村的当务之急。首先要引导贫困户从内心深处摆脱依赖感,激发内生扶贫动力,泽普县委组织部驻阔孜玛勒村“访惠聚”工作队通过入户走访、在田间地头宣讲等形式,广泛开展脱贫攻坚宣传教育,宣传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强化自身是脱贫的主体和关键的理念。

  去年,在上级党委的支持下,工作队带领村民建成防渗渠3.3公里,铺设沥青道路4.5公里,将水送到了田间地头和每一个农户家中。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结合实际,科学合理制定脱贫计划,按照“规划到组、帮扶到户、责任到人”总体要求,确立了发展思路。

  摸排出有富余劳动力的贫困户115户189人。按照自治区“一户一人”转移就业目标,借助村“卫星工厂”等资源,对具备转移条件的74户122人,目前已经转移就业101人。

  “通过开展缝纫技能、钢筋工、砌筑工培训,将12名贫困户转移到库尔勒务工,就近转移就业54人,本村就业创业4人。”驻村工作队队员胡国杰说,“组织29名党员与58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做好林果业技术和畜牧业养殖帮扶。”

  立足林果业发展,在增产增效上下功夫,坚持把村庄当教室、大地当课堂,创新“课堂+现场”“集中+流动”等模式,培养贫困户林果业技术人才65人,带动全村贫困户开展“1+2”帮扶(即每名技术人员帮扶2户贫困户)。

  统筹建成4个文化大院,配备各类农业生产技术报刊书籍,经常播放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培训、养殖业管理技术培训课程,方便群众学习提高生产管理技术。截至目前,全村核桃产业总规模超过3000亩,平均每亩增产达到12%,核桃品质较往年也有较大的提高。

  坚持建好用好项目,目前已累计给96户发放庭院经济补助资金、给103户发放畜牧棚圈补助资金、给118户发放饲料粉碎机,发放扶贫羊590只,累计繁育羔羊298只。

  通过持续用力,昔日的贫困村,如今已如期实现脱贫。

  对症下药助力脱贫

  “没有党的好政策,短短的6个月,我哪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新房。”一见面,在泽普县金湖杨药业工作的拍孜买提 · 阿皮孜兴奋地说,“从去年3月份到去年底,我已领到了1.5万元工资。”

  拍孜买提一家人生活的变化,离不开新疆油田公司驻赛力乡古勒巴格村“访惠聚”工作队始终坚持帮助村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精准扶贫路径,根据村民发展意愿对症下药,拓展多元化扶贫措施,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作为泽普县1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的古勒巴格村,驻村工作队把村民的贫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倾力帮助贫困村民挖穷根。

  村民拍孜买提 · 阿皮孜过去只能靠种地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当驻村工作队了解到他有务工需求之后,工作队想方设法帮他联系务工企业。

  “自从到金湖杨药业上班后,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拍孜买提激动地说,“我们一家去年也住进了新盖的安居富民房。”

  村民玉素甫 · 卡地尔以前开了一家电焊铺,生意一直不怎么好,为了让他有更好的发展,村党支部为他报名参加了技能培训班,学习电焊技术。经过短期培训的玉素甫不仅掌握了电焊技能,电焊铺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

  “现在我一个月收入有4000元左右。”玉素甫表示,“今后我会不断努力,早点脱贫致富,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2016年,贫困户海热古丽 · 孜亚丁分到了政府发放的5只扶贫羊,通过技能培训,她家的羊已经繁殖到了十几只。如今,她不仅养羊,还养了鸡和鸽子,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多。

  “我的养殖技术过去一直不太好,经过培训和专家的上门指导,羊喂养得好,家庭收入也增加不少。”海热古丽 · 孜亚丁说。

  新疆油田公司驻赛力乡古勒巴格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范大平说:“我们村作为泽普县10个深度贫困村中的一个村,脱贫工作直接关系到全县的脱贫,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做好古勒巴格村的脱贫工作,以实际行动来保证全县的脱贫。”

  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

  泽普昔日的贫困村,能如期实现脱贫,与村党工委的努力密不可分,村党工委书记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国富是泽普县赛力乡乌鲁克艾日克村党工委书记,在入户走访中,认识到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

  这些年,泽普县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软件做实、硬件做全、把产业做优、基础做牢、宣传做好的思路,确保全县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要把群众脱贫致富的志气立起来,把群众发展产业的力量拢起来。”为此,村党工委组织党员群众学习各种法律、政策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提升素质和致富本领。

  “我们家靠着党的好政策,用劳动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阿塔吾拉 · 阿不来提说。

  26岁的阿塔吾拉家住赛力乡乌鲁克艾日克村,一家有5口人,22亩核桃地是一家人唯一的收入来源。虽然他家种核桃也有些年头,但核桃树挂果不仅少,就连个头都比别人家的小,收入自然也就不高。

  有了脱贫的决心,在村党工委的帮助下,阿塔吾拉多次参加林果业、畜牧业培训班,掌握科学修剪树枝技术。

  要说学习的收获有多大?阿塔吾拉算了一笔账。前年,他家的核桃产量为1吨,去年核桃地的产量就达到了2吨,产量的增加直接提高了收入。

  “虽然去年核桃的收购价格比前年低,但靠着核桃树,我们家赚了两万多元。”阿塔吾拉说。相比以前,阿塔吾拉家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一家人并没有把脱贫致富的希望全绑在核桃树上。去年,靠着妻子拾棉花收入3400多元;农闲时节,他给别人开拖拉机拉砖头,一趟能赚200元,两个多月里,就挣1.5万元;前年村里发放给阿塔吾拉一家的5只扶贫羊今年已经变成了12只……

  “群众需要什么,村党工委就要办什么。”村党工委书记们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倾力纾解民困民忧。

  “村委会的人告诉我,脱贫不脱政策。这让我更有了信心和底气。”阿塔吾拉说,“相信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