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驻村工作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2018年04月19日 15:40   来源:昌吉日报

  天山网讯(通讯员戴歌报道)昌吉市139个工作队在做实群众工作中,把“互联网+”模式作为正确打开群众工作的切入点,疏导网上民意的最短路径,架起了直接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好事的空中“连心桥”。

  网络代跑路群众少跑腿

  昌吉市海棠小镇居民王小涛在头屯河沿岸开了一家加油站,因头屯河沿岸景观带建设面临征地拆迁,但因其身患重病无法出行,子女在外地工作,迟迟未能签订协议。他的女儿王靓在业主微信群里听说工作队在社区建立了“网上信访接待站”,她通过网上信访后诉求得到了及时回应,征收办指派人员上门到王小涛家里顺利签订了征收协议。“网上信访真好,既方便又快捷,不到一周就把我提出的问题解决了,我很满意。”王小涛和家人对办理结果非常满意。

  昌吉市绿洲路街道海棠社区工作队在便民、利民、主动了解民意上下功夫,建立“网上信访接待站”,安排专人将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昌吉市网上信访大厅”信访处理平台表达诉求,实现信访事项办理过程和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和可评价。目前,通过网上信访按期办结率达100%。

  村民变电商助力圆梦路昌吉市建国路街道六工庙村是典型的城中村,村民的地被征。大家住进了楼房,经济来源也从靠着土地为生转变为现在的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但是村里虽然有沿街门面房,但出租使用率并不高,很多空房闲置着。

  昌吉市人社局驻建国路街道六工庙村工作队在入户走访中,了解民情,被征地农民普遍反映,希望多办些“送培训、学技能、再就业”的活动。

  根据村民的需求,工作队结合近几年中央、自治区大力支持农村电商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发挥派出单位优势,多方筹备资金4万余元,联合电子商务培训学校开办了农村电商培训班。

  通过聘请长期从事电子商务咨询、淘宝开店、电商培训课程的老师进行授课,并组织学员到多家有实力的线上企业和创客示范点参观学习,引导村民创业就业,让村民“会上网、会开店、会营销”,现在已经有10余人从事新疆特色小吃、新疆特产、手工艺品的电商销售了。

  村民海英说:“以前没有接触过电商,就知道年轻人经常从网上买东西。参加培训后,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也开起了网店卖特色牛肉干,比我以前打工收入高多了!2018年,我和工作队商量着还想扩大一下经营范围呢!”

  2018年,昌吉市人社局驻建国路街道六工庙村工作队,还将持续发挥派出单位在就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上的优势,组织开展月嫂、护工、托老托幼、家政服务、插花、烹饪等技能培训,增强村民们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同时,工作队还计划自筹资金,把沿街门面改造得美观整齐,发挥六工庙村的地域优势,吸引商家入驻,把六工庙村打造成被征地农民“就业创业示范基地”,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就业创业。

  网络集善款暖心渡难关

  “这3000元钱是工作队给浩浩看病的,我们还通过‘轻松筹’募集了近3万元的捐款,你们先给孩子看病,我们工作队会一直关注这件事儿的。”昌吉市人民法院驻大西渠镇玉堂村工作队长孟兆军一边说一边将钱交到村民马广花手中。

  马广花家里有五口人,是大西渠镇玉堂村的村民,全家有十几亩地,靠种葡萄为生,生活虽不富裕却也其乐融融。      2017年7月,马广花的儿子蒲宇浩出生,正当全家人欢天喜地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时,却在后期的体检中发现孩子的头部、腿部均患有先天性血管瘤,治愈费用至少需要18万元左右,巨额医药费愁坏了一家人。

  昌吉市人民法院驻大西渠镇玉堂村工作队的队员们,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马广花一家为了给孩子治病到处借钱的事儿后,帮他们通过“轻松筹”平台筹款,并在个人的微信群、朋友圈里进行转发,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募集善款。

  3月13日上午,工作队协调派出单位为他们一家送去了3000元慰问金,并带来了通过“轻松筹”募捐到近3万元善款的消息。

  马广花听到这个消息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连声说:“谢谢你们对我家的帮助,真是帮我们解了大难题,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一群人的力量是强大的。昌吉市大西渠镇玉堂村工作队通过“互联网+救助”的形式,利用网络平台号召更多的人来帮助马广花一家,募集医药费,用爱心温暖这一家人。

[责任编辑:翟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