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阿克苏地区全面完成国有农牧场改革

2018年05月03日 10:36   来源:新疆经济报

  核心阅读:从2014年开始,阿克苏地区通过“撤场并乡(镇)、撤场建乡(镇)、公司化改革、‘双轨’制”4种模式,加快对纳入自治区名录的33个国有农牧场和24个乡办农牧场实施深化改革,目前改革已经全面完成。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张云梅报道)“我们再也不用担心社保接续问题了,经过改革,我们每个农场国有职工都有12亩地作为缴纳社保费用的保障,而且这12亩地在总收入、成本及纯收入的测算上还有优惠政策。”4月28日,原温宿县旱作物良种场国有职工、现温宿县佳木镇萨依买里村村民韩继科高兴地说。

  改革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国有农牧场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曾经是阿克苏地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阿克苏地区农牧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国有农牧场政企社企不分、体制机制不顺、社会管理薄弱、政策边缘化、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迫切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阿克苏地委、行署高度重视国有农牧场改革,并于2014年启动这项工作。按照“试点先行、先易后难、因场施策、积极稳妥”的思路,阿克苏地区探索出“撤场并乡(镇)、撤场建乡(镇)、公司化改革、‘双轨’制”4种改革模式并全面推开。如今,阿克苏地区纳入自治区名录的33个国有农牧场和24个乡办农牧场已全面完成改革,其中实行乡(镇)化改革52个、公司化改革4个、“双轨”制改革1个。

  阿克苏地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王杰说,所谓撤场并乡(镇)就是对区划分散、管理交叉和底子薄、规模小、效益差,没有优势和特色的国有农牧场,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按照区域规划,就近就地撤场并入周边乡(镇),设置行政村或社区。如温宿县佳木林场、青年农场等9个国有农牧场分散并入佳木镇等8个乡镇,阿克苏市良种场整场并入依干其乡等。

  撤场建乡(镇)就是对地处偏远、社会稳定隐患多,不具备并乡(镇)和实行企业化改革条件的国有农牧场,通过相邻合并、就近整合的方式,撤场建乡(镇)。如新和县桑塔木农场直接设立为央塔克库都克镇;库车县雅克拉镇与二八台农场进行整合,成立二八台镇。

  “对有一定经济基础、有主导产业、有发展潜力的国有农牧场,实行政企、事企、社企分离,剥离其行政社会职能,核销历史债务,盘活存量资产,改制成企业,走市场化、股份化、集团化、产业化的道路。”王杰说,“如库车种羊场改制组建西域牧业集团。”

  对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社会管理任务较重的国有农牧场实行“双轨”制,就是将行政职能和企业发展完全剥离,组建管委会和集团公司,分别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和生产经营职能。如阿克苏地区红旗坡农场改制组建红旗坡管委会和新疆红旗坡农业发展集团公司。

  实施国有农牧场乡镇化改革,不仅破解了区域行政管理布局不合理、体制机制不顺畅、社会稳定隐患多和经济发展不持续的难题,而且使国有农牧场政策“边缘化”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实现了社会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新设的乡镇、村(社区)党组织也迅速成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前沿阵地。

  “实行企业化和‘双轨’制改革的农场,则成功剥离了企业办社会职能,使新组建的企业‘轻装上阵’。”王杰说,“企业通过规模化、科技化、集约化、现代化的生产模式,有力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

  在改革中,阿克苏地区还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和待遇,妥善解决职工身份确认、分流安置、就业再就业、社保接续、土地承包等重点难点焦点问题,维护了职工的切身利益,确保改革顺利完成。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