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奋斗者】张统亮: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为伴

2018年05月04日 19:22   来源:天山网原创

  开栏语:“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聚焦“奋斗”这一时代主题,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奋进力量。

  即日起,天山网推出“幸福的奋斗者”系列报道,持续深入讲述新疆各族广大干部群众奋斗的伟大精神和生动故事,展示新时代奋斗者的新风貌新作为,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作出新疆儿女应有的贡献。

  天山网讯(记者马少宾 张新军摄影报道)4月29日,吐鲁番盆地火焰山脚下,这个时节白天的最高气温已达33℃。

  在火焰山脚下木头沟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33岁的张统亮每天很早就起来,打扫完广场和开放洞窟的卫生,做好了准备,等待游客前来参观。

  张统亮来到这里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他是这里的文物保护员,也是游客们最认可的讲解员。

  张统亮来自“泉城”济南,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国画专业,他曾给自己规划了多条人生奋斗之路。作为吐鲁番市文物局2013年引进的人才,让张统亮真正痴迷并决心留下来的是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里的一幅幅壁画。

  张统亮说,他听从的是内心的召唤,选择与洞窟、与壁画为伴。

  除却杂念心释然

  “刚来时,看到这些壁画破坏有些严重的洞窟,我的感受和一些游客觉一样,多少有些失望。”张统亮直言。

  他说,与这些洞窟、壁画相处久了,渐渐地发现这里就像一个巨大的艺术宝库,让他着迷。

  每天第一个看到壁画,每天守护着壁画,每天把洞窟打扫得干干净净,让张统亮在面对游客时,心里有了一种自豪感。

  峡谷依旧无言,绿河依旧流淌,千佛的遗韵,依旧在火焰和绿河中无声地守望。张统亮说,扫除了心里的杂念,心也就真的静下来了,即便再艰苦的环境,再枯燥的生活,都能释然。

  在他的眼里,墙壁上那些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传世艺术,早已超越了画面本身的美,而是一种心灵上的共鸣。

  “就像和一个姑娘谈恋爱,相处久了,对她的外在美、内在美都了解深了,愈发爱她了。”张统亮说。

  提笔临摹心怦然

  无论是从事文物保护,还是担任讲解员,都不是张统亮的特长所在。作为一名国画专业的研究生,他最喜欢,也最擅长的是临摹壁画。作为国画专业的研究生,他最喜欢,也最擅长的是临摹壁画。刚来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时,张统亮就常常利用业余时间临摹壁画。

  张统亮其实还有另一个“小九九”: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所长徐东良是壁画临摹修复方面的专家,他一心想投师徐东良。

  “徐老师结合壁画矿物颜料和吐鲁番本地传统染料的制作技艺,提取了所需的颜料,并成功运用到壁画的复制临摹中。徐老师是我的偶像,我的梦想就是成为像他一样的专家。”张统亮说。

  画缘一生心欣然

  如今,张统亮已经临摹了30多幅壁画作品,很多还没有着色。随着临摹作品的增多,加上深入的学习,张统亮越发感觉自己对壁画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壁画不仅是一幅绘画作品,它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只有了解透了这些,才能很好的把握壁画的临摹技巧。”张统亮说,好在自己从小喜欢历史,梦想是成为历史学家,这也让自己能沉下心来与壁画相伴。

  “古人说,胸有成竹,对我来说,临摹壁画,我也需要达到胸有成竹的境界,但我距离达到这个境界还太远。近五年来,我每天与壁画为伴,尽管枯燥,但为我更好地临摹壁画打下了基础。”张统亮说,这条路还很长,但他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张统亮说,如果能像徐东良老师一样为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的临摹复制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也不枉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壁画结缘的这一生。 

上午9点,张统亮从宿舍前往上班的路上。  

张统亮利用工作的间隙,在临摹壁画。  

在旅游的旺季,张统亮会充当导游,为游客介绍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在旅游的旺季,张统亮会充当导游,为游客介绍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在工作之余,张统亮在观看壁画。  

下班以后,张统亮到吐鲁番学研究院技术保护研究所找所长徐东良请教绘画技艺。

张统亮在接受记者的采访。  

张统亮面对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经常陷入沉思中。 

晚上,别人都休息以后,张统亮还在画画。

[责任编辑:何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