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州:“旅游+扶贫”让农牧民享红利

2018年05月10日 11:19   来源:克孜勒苏日报

  天山网讯(记者王世英报道)新疆阿克陶县塔尔乡巴格艾格孜村,百年杏树遮天蔽日,美丽的叶尔羌河静静流淌,置身其中,仿佛人间仙境。

  自克州中级法院工作队驻村以来,依托当地美景、及当地独特的生态文化、深入发掘民俗风情、大力推行乡村旅游业,成立旅游合作社,鼓励村民积极加入,以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村民玉买尔白克告诉记者,借助党的富民政策,宣传力度大了,游客也多了。他家的小院里停满了游客的车辆,接待、住宿一条龙。

  巴格艾格孜村借助“旅游+扶贫”方式让村民脱贫只是克州旅游扶贫的一个缩影。今年,克州进一步聚焦旅游脱贫攻坚,紧紧依托帕米尔高原冰雪风光、丝路古道历史遗迹、《玛纳斯》史诗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边境口岸四大旅游资源,全面推进全州旅游业加快发展,有效发挥旅游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以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条件的乡村旅游为抓手,以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实现脱贫为目标,完善全州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环境,推进旅游与农业、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旅游业成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成为贫困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动能。

  “我从没想过有这么轻松的赚钱方式。”近日,乌恰县吉根乡斯姆哈纳村村民库纳洪说,自2012年全县发展旅游业以来,一家人借着旅游业发展奔向了小康。

  乌恰县吉根乡被称作“西陲第一乡”,是一个纯牧业乡,平均海拔4200米。近几年,吉根乡一直在打造“西陲第一乡”“西陲第一哨”“西陲野生生态林”“西陲第一乡巴扎”“西陲特色文化村”等特色旅游名片。开发特色农林牧产品,如风干牦牛肉、骆驼奶、雪菊、沙棘果饮品等,依托优美自然风光和夏季宜人气候,发展牧家乐,吸引游客休闲观光;发展参与牧区旅游,让游客感受护边员的一天、牧民的一天;利用毗邻边防派出所、会晤站的优势,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克州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模式,引导广大农牧民参与农家乐、牧家乐经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加快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步伐,真正把旅游培育成为克州支柱产业,如今这条致富路越走越宽。

  旅游扶贫,产业项目为主。为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实现有效带动,克州依托高原生态、民俗文化、丝路风情等特色旅游资源,充分发挥旅游业门槛低、就业多、带动性强、辐射面广、融合度高的优势,大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全州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和重要支撑。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因地制宜,着力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积极探索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经营方式和模式,切实走出一条符合实际、效益明显的旅游扶贫之路。

  不断加快重点景区旅游扶贫规划设计。按照旅游资源定位,紧密结合景区所在乡村资源禀赋及特点,指导帮助景区村制定针对性强、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精品项目。同时,积极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带动贫困户参与的乡村旅游产品,切实以规划引领旅游扶贫。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以培育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综合目的地为核心,推进旅游与农业、林业、文化、商贸、体育等特色产业的融合,促进相关行业与旅游业的联动发展。围绕克州独具特色的柯尔克孜刺绣、维吾尔土布、高原药材、沙棘产品、巴仁杏、阿图什木纳格葡萄等,做好旅游纪念品和农特产品的创意开发和销售,提升附加值。

  加快旅游扶贫示范品牌的创建和培育。充分发挥示范品牌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支持县(市)开展旅游扶贫示范区、乡村旅游创业示范基地、民俗风情度假示范村、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星级旅游民宿、星级农牧家乐的创建工作。按照旅游扶贫示范县建设要求,积极创建和打造旅游扶贫示范县(市)。

  充分发挥旅游援疆优势。切实加强与江苏、江西旅游界的沟通联系,推进旅游援疆合作发展。在旅游宣传联动、旅游路线互通、旅游政策互惠、旅游客源互送方面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加大对旅游扶贫的援疆资金投入,深入实施 “江苏人游克州”、“江西人游克州”活动,积极推动旅游专机、旅游专列、旅游自驾游等模式的发展,确保旅游扶贫持续稳定增长的客源。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