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企“产业援疆”助力边疆精准扶贫

2018年05月13日 18: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12日电(记者杜燕)北京国企在茫茫戈壁滩上通过援助与共建,带动边疆民众产业就业。其中,作为北京市“产业援疆”标杆企业的北京时尚控股、光华集团、佳华泰公司共同投资兴建新疆京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直接带动当地近千名贫困人口脱贫。

  全产业链生产从北京迁至和田

  “一方面,是公司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积极疏解非首都功能,同时也从市场角度出发来到和田;另一方面,是一种情怀,一种责任,让许多人放弃在北京安逸的生活来到和田。”现任新疆京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和纺织)总经理的朱振啟介绍,2015年10月带着34名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来到和田,在漫天黄沙中,没日没夜地苦干5个月,建成这座现代化工厂。

  记者了解到,位于和田市北京工业园区的京和纺织,是北京市实施对口援建、产业援疆的重点示范工程,是在北京市国资委、北京和田援疆指挥部的指导支持下成立的。公司注册资本3500万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亿元,核心业务是在和田地区设立研发生产基地,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保温篷房及相关制品,并向新疆、甘肃等高寒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广。

  京和纺织从2016年投产至今,已经把织布、涂层、制成品,产业用纺织的全产业链生产从北京迁到和田,近九百维吾尔族民众实现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82人),累计发放工人工资3580万元,月平均工资三千元。

  一人工作全家脱贫

  维吾尔族职工是京和纺织的“主力军”。他们通过劳动学到技能,并成长为属地第一批产业工人队伍,也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基本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在京和纺织,企业员工月平均工资3019元,但“我一个人能挣6000多块钱,从来没想到自己这么能干。”维族姑娘米日古丽是制品车间0005号,负责帐篷的窗户缝制部分,每天平均完成13件。

  这正是因为京和纺织独创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在公平、公正、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对维吾尔族职工进行国企模式的严格管理。

  据介绍,公司科学计算修改了传统的作息时间,让职工不自觉地加快了工作和生活节奏,消除了无组织无纪律的散漫状态。同时,北京的计件工资制度让维吾尔族职工享受到与北京相同的计件工资标准,计件分值向职工公布,慢慢地,大家明白了什么是计件工资,尝到了计件工资的甜头,职工也从“让我干”转变成“我要干”。

  米日古丽称:“干得好拿得就多,我认真干活,也找回了自信心,撑起来全家人的生活。”

  和米日古丽是和田市职业高中的同学、如今也是同事的努尔尼沙干,在京和纺织两年,从一线技术工人到工长再到质检科,她现在已经是公司的一名骨干。

  “人的梦想必须越来越大,这样才能发现自己的能力。”她表示,曾被公司派往北京和威海参加培训,这样的经历让她开阔了眼界,也拓展了思维,“在公司的两年,体会到成长的意义。”

  偌大的厂区,几百名工人在车间里有序地忙碌着。“以前车间主任喊得最多的就是‘快’,现在主任需要喊‘停,别干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学军说,现在的职工意识到“多劳多得”,就是一个这样不起眼的细节,证明这些工人的工作状态发生了转变。

图为村民在保温篷房里种植哈密瓜。杜燕摄

  高科技棚房助力边疆农牧民致富

  除了工厂里,戈壁滩上的农牧民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一排排新式棚房里,西红柿、黄瓜、草莓、樱桃、白蜜瓜是他们致富的希望。

  “我们自主研发的保温篷房(可移动保温膜结构日光温室)拥有多项专利技术,被国家科技部确认为国内领先水平的科学技术成果,这也是产业用纺织品首次应用于农业设施行业,填补了目前市场上该类产品行业标准的空白。”朱振啟介绍,这种可拆卸柔性节能篷房由环保材料组成,可回收进行二次使用,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建筑及生产垃圾,保温篷房安装便捷,可全天候施工,还可抵御十级大风。与传统土坯、砖混日光温室相比可提高30~40%的土地利用率。

  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大棚对比,保温帐篷是利用太阳光给温室增温,满足冬季喜温性蔬菜的生产需求,无需再进行人工补温。目前,京和纺织生产的1000多栋新型保温篷房已交付使用,让当地村民不仅有地儿住,还有了种地的营生,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棚房成为北京国企支援边疆的“新名片”。

  走出厂区帮扶困难民众

  帮困难民众品种收麦、为贫困职工家的孩子治病……京和志愿者经常利用周六日休息时间,帮扶当地困难民众。为了进一步扩大帮扶范围,2017年8月,光华集团、京和纺织科技与新疆和田市拉斯奎镇墩阔恰村开展“对口帮扶”,自筹捐款8万元,并捐赠拖拉机、缝纫机、电脑、打印机、音响设备、单反相机、图书等物资近20万元,为贫困村民和学生发放了衣物和书包。京和党支部还与和田市拉斯奎镇墩阔恰村党支部实施了结对共建,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当地困难家庭“输血”的同时,也想尽办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自身的“造血”能力。

  村民帕拉古丽·艾合买缝纫技术好,但由于一只眼睛视力很弱,使她不能走出家门。工作队用捐赠的缝纫机帮她办了一个家庭服装加工点。由于手艺好,村里、甚至和田市里都有人上门定做衣服。她自己做的维吾尔族新娘婚纱还出租,“一天能够挣到200至300元”。

  村民图尔荪妮萨·麦麦提明家里没有经济来源,三个孩子老大8岁,最小的4岁,其中两个孩子有病,生活困难。工作队把愁眉不展的她送到和田市里学习照相技术,用捐助的打印机、照相机和电脑帮助她开了一家照相馆。如今,店里流水平均每天能达500元,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赚钱,脸上也有了笑容。

  22岁的美克妮萨在结婚的第三个月被倒塌的墙砸伤了腰椎,从此瘫痪在床上。京和公司配合驻村工作队,在美克妮萨身体逐渐康复并条件允许情况下,招收她入职,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她缴纳社会保险,帮助她通过劳动自食其力,获得生活保障。

  拉斯奎镇墩阔恰村第一书记吐尔洪·买买提明表示,因为有了京和纺织的帮助,村里实现整体脱贫的步子更快了。“村里很多留守妇女因为要照顾孩子,不能出门到工厂上班,我们正研究在村里建设卫星工厂或者工作室,让村民就近劳动致富。”

  记者了解到,北京今后还将全面强化对口援疆各项措施,加大产业就业促进力度,深化精准扶贫模式创新,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推进受援地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积极招商引资、引进企业,推动园区龙头企业与贫困村合作设立“卫星工厂”,实现贫困户就地就业脱贫。

  “援疆不仅仅是提供产品,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并带动当地就业。”朱振啟表示,公司计划近期建成两个出口服装生产车间,预计年生产规模可达300万件,新增700多工人,培养更多产业工人。同时,公司今后将选拨当地职工作为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后备力量,为他们寻找专业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让公司更好融入当地发展,带动更多当地民众就业增收,干出北京的样子。(完)

[责任编辑:翟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