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15日 16:52 来源:天山网原创
开栏语:“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聚焦“奋斗”这一时代主题,凝聚了全党全社会的奋进力量。
即日起,天山网推出“幸福的奋斗者”系列报道,持续深入讲述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奋斗的生动故事,展示新时代奋斗者的新风貌新作为,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作出新疆儿女应有的贡献。
阿布托伙加夫妇在照顾蜜蜂。
天山网讯(记者马少宾 通讯员杨志刚摄影报道)5月14日一大早,37岁的阿布托伙加 · 乌拉孜艾力开始在院子里的一排排蜂箱间忙碌。
阿布托伙加是特克斯县喀拉托海镇阿克托海村的养蜂带头人,100多个蜂箱,在院子里摆了一大片。
去年初,在伊犁州卫生计生委驻阿克托海村工作队的引导下,通过扶贫专项资金的支持,他放下牧鞭,从牧民转变为蜂农。
养蜂一年,作为村里第一个养蜂的牧民,阿布托伙加不仅摸索出了养蜂技术,还成为人人羡慕的致富能手。
这些年养羊打工都没挣上钱
在阿克托海村,阿布托伙加绝对算是个能干的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的他,喜欢在草原上策马扬鞭,喜欢看着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吃草。对牧民来说,牛羊就是财富,就是一家人的生计。
成家后,阿布托伙加靠着父母给的十几只羊,短短几年内,就发展到100多只羊。这些年来,党的惠民政策,让阿克托海村的牧民们实现了定居,住进了安居富民房。
虽然住上了好房子,但家庭收入来源依然靠养羊放牧,先后有了两个孩子,日子过得不宽裕,阿布托伙加决定出门打工挣钱。
“我那几年打工,工资高的时候差不多每月有5000元,工资低的时候每月只有2000元,在外面要吃饭、住宿,扣除开销存不了多少钱。”阿布托伙加说,关键是照顾不到家里。
阿布托伙加又回到村里,一边养牛羊,一边打零工。
第一年养蜂就挣了差不多10万元
2017年,伊犁州卫生计生委驻阿克托海村工作队争取了产业脱贫专项资金,鼓励引导村民依托当地天然的草场资源搞养殖脱贫致富,项目有养殖牛羊、养鸡和养蜂。
当邻居叶尔波勒 · 阿不拉哈提等人来找阿布托伙加商量时,他提出养蜂。
“我们的草原上遍地都是山花,别人都到我们这里的山上、草原来放蜂,我们为啥不自己养蜂?”阿布托伙加说,“不会养蜂,我们可以去附近村里的蜂农家里请教学习。”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阿布托伙加等6户牧民用扶贫专项资金买了70箱蜜蜂,交给阿布托伙加来养殖。
“阿布托伙加人比较勤快,而且也肯学肯吃苦。”伊犁州卫生计生委驻阿克托海村工作队副队长王军说,村里就需要敢闯敢干的年轻人做带头人。
王军带着阿布托伙加和叶尔波勒等人到附近村的养蜂合作社学习技术,并给大家请来了当地的养蜂专家、原特克斯县养蜂办主任刘延明。
“有了养蜂专家技术指导和养蜂合作社的无私帮助,遇到问题就不怕了,打个电话就能解决。”阿布托伙加说,随着养蜂技术的逐渐提高,他养蜂的信心大了,劲头更足了。
到了秋天,阿布托伙加等人的70箱蜜蜂收获了1600公斤山花蜂蜜。还没等他正式推销,驻村工作队就给他联系好了买家,帮他推销了1200公斤蜂蜜。剩下的300多公斤蜂蜜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卖完了。
“除去各项开支,第一年我们6户牧民就挣了将近10万元。”阿布托伙加说。
对养蜂致富信心满满
大家尝到了养蜂的甜头,又有两户牧民加入养蜂的行列,如今8户牧民养的蜜蜂已经有100多箱了,全部交给阿布托伙加放养。
“到今年秋天,我们的蜂群能扩大到180箱,收入也会翻番,现在有了技术专家的指导,就能避免很多风险和损失了。”阿布托伙加充满信心地说,只要努力奋斗,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刘延明看来,当地牧民养蜂有天然的优势,不受场地资源的限制,不用像大多数蜂农一样搬家赶花期,减少了运输蜜蜂的损耗和劳动力成本,如今有了技术支持,牧民养蜂致富的梦醒一定能实现。
“特克斯县有丰富的天然草场资源,这里是蜜蜂生活的天堂,引导牧民通过养蜂转变生产方式,不仅能让牧民脱贫致富,还能让牧民从生态环境改善中受益。”伊犁州卫计委驻阿克托海村工作队队长帕丽旦卡斯木汗说。
阿布托伙加的院子里摆满了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