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答题实时传输数据分析,翻转课堂凸显学生主体

乌鲁木齐数字化校园初体验

2018年05月30日 12:14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乌鲁木齐市第59小学分校三年级(2)班,在利用智慧教育系统进行随堂测验。

  乌鲁木齐晚报讯(记者刘薇 陈彦仿摄影报道)购物可以手机扫码支付,出行可以定位导航……生活日渐数字化,智能风潮也已进入校园。目前,乌鲁木齐市各学校正在引入数字化教学设备,将教学、管理和校园生活融在一起。近日,记者走进乌市多所小学,体验孩子们的数字化课堂环境,感受孩子们在学习中的互动与趣味。

  智慧课堂 乐教乐学

  5月29日,市第59小学分校三年级(2)班正在上数学课,老师讲完知识点后,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个火柴盒大小的答题器,孩子们熟练地输入账号登录,老师打开电脑,黑板上出现了彩色图像,原来这是一块触摸式大屏。

  “每年的10-12月一共有几天?”老师点击题库,随堂测试题依次弹出,孩子们用答题器作答。

  全班同学答题完毕后,系统弹出正确答案。

  老师点击错误答案的选项后,一侧显示出选错的孩子的姓名与学号。全部测试题答题完毕后,点击“分析”选项,系统根据答题正确率显示出排行榜。

  “实时传输的数据分析,可以让老师立刻了解到孩子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乌市第59小学分校教研室主任李艳芬说,学校于本学期引入这套系统,目前在三年级和四年级试点。除课堂实时反馈外,孩子们还可以在家登录系统,进行课堂同步练习。系统中设置的自主闯关、与他人PK、错题大扫除等功能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

  “现在做题就像在玩智能抢答游戏,非常有意思。”学生张逸阳说。

  据了解,乌市第59小学分校还设有数字化书法教室、创客教室、多功能阅览室等,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校园。

  翻转课堂 学习兴致盎然

  “潍坊是风筝之乡。”“风筝最早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了。”

  “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侦察工具。”5月28日,乌鲁木齐市第79小学西校区三年级(2)班正在上语文课,孩子们当天学习的课文是《风筝》。

  同学们兴致盎然地交流着他们从方方面面搜索到的关于风筝的知识,语文老师冯天玮更像是一位聆听者。

  语文课代表张紫萱准备充分,她的学习笔记中涵盖了风筝的起源、发展、制作与传说,还自己画了插图。“放风筝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娱乐方式,还通过风筝的图案形象传达思想感情,比如百鸟朝凤、连年有余、百蝶闹春……”

  冯天玮介绍,这种教学模式叫做翻转课堂。

  眼下翻转课堂,正是各学校在教学建设中的先锋探索之路。

  何为“翻转课堂”?就是课前由教师录制一个教学视频传入“云”端,学生在家或其他地方进行视频学习。教师根据学情,在课堂上聚焦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把作业设置在课堂上。特点之一在于学生课下的自学,学生清楚地知道学什么。最终教师做深度解析和内容补充,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各自应有地位。

  建公众号学生家长齐参与

  家长会上,乌市第80小学语文老师谭慧慧在黑板上张贴了一张二维码,家长扫码关注公众号。

  这个公众号里内容丰富,不仅每天发布作业信息,老师还将同学们的课堂表现、优秀作业展示、课间活动场景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短文进行发布,公众号里还会定期开展“创意小明星”、“劳动小能手”等评选,学生与家长可参与评选。

  谭慧慧说,公众号里的这些内容留存更久,互动性也强,翻看历史记录,就像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日记。家长也喜欢这种方式,更直观地了解孩子的表现,与老师沟通。

  “现在用微信,我就能领到学生奶。”乌市第13小学星光校区三年级(2)班杨喻淇说,以前都是在学校领学生奶,放学后提回家。现在爸爸微信关注了“乌鲁木齐学生奶发放信息平台”的公众号,实名认证通过后,每个月将电子奶票发送到微信,爸爸只需要去就近的领取点,就能拿到学生奶,更方便了。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市所有学校都将建成“数字化校园”,并创建10所数字化示范校打造“智慧校园”,最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目前,市教育局已经在乌鲁木齐县建设了网络直播课堂,乌鲁木齐县农牧区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课堂与市区孩子接受同等的优质教育。实现“一课双师”的方式进行网络教学。今年,这一举措还将扩大至米东区和达坂城区。

[责任编辑:罗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