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北京夫妻的“南疆青春”】在付出中享受精神的富足

2018年06月06日 11:05   来源:天山网原创

  引言:当援疆、支教两项工作与60后“夫妻档”搭配,神圣的使命感中又多了份“青春”奋斗的气息。一位是耿直率真的农业专家,一位是温暖乐观的幼儿园教师,为了各自的“育苗”事业,从北京来到万里之外的和田,在这片土地,他们像所有援疆干部一样,尽己所能,利用专业知识与特长,为新疆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和田,夫妻俩有付出,更有收获。采访中,张锐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别人总以为我们来援疆只是一味付出,其实我们在这片土地收获更多。”为了棚中苗,园中“苗”的茁壮成长,夫妻俩付出辛劳和爱心。而这片土地回馈给他们的,是农民幸福的笑脸,纯真的“亲情”和民族团结大爱。 

张锐(左一)为农户讲解种植技巧。

  天山网讯(记者刘一鸣摄影报道)在张锐心里,和田这片土地给予他的,远比他为这片土地付出的多。

  在荒漠中建起一座农业“城堡”,让种子在流沙中结出硕果,用创新管理模式为和田培养一支能留下、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队伍……为和田农业发展尽己所能,这是张锐在援疆工作中的付出。

  农户收获高产后的笑脸,“小孙女”围绕身边,每次去维吾尔族亲戚家,受到热情款待……在第二故乡收获多份珍惜“情谊”,这是张锐援疆收获的厚礼。

  “和田,永远是我的第二故乡。”5月20日,张锐说。

  吐尼亚孜种的番茄丰收了

  独自一人带着一双儿女生活,没房没地,靠拾棉花、打零工等收入维持生活,这是一年前和田市金叶村村民吐尼亚孜 · 阿不都卡地尔的生活状态。

  金叶村是为安置异地搬迁的贫困家庭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建成的新村。其中有近100户村民除了享有政府免费提供的户均80平方米的住房外,还可以通过承包北京市援建的温室大棚实现就业。

  如今承包两个大棚,仅通过种植番茄便能收入8000元,这是以前从没种过地的吐尼亚孜的真实经历。

  “去年,通过运用新的种植技术,我的两个大棚的西红柿产量达到4吨,现在公司又为我们种了新品种酸奶甜瓜。”吐尼亚孜说。

  吐尼亚孜口中所说的公司是新疆沙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是张锐精选后引进园区,为带动当地村民就业的“全托管”公司。

  所谓“全托管”,就是村民不投一分钱,由企业建好大棚,选好种植品种,改好土,育好苗,种进地里,然后交给村民进行管理。丰收后,企业从利润中扣除成本,剩下的钱与村民四六分。此外,在大棚没有产生利益前,企业每月还给村民预支1000元生活费,保障村民基本生活开销。

  “在和田,多年来的农业合作模式都是‘买买提大叔,你投资2万元,我保证你今年能挣5万’。但这个模式在当地不可行。”张锐解释,因为农户没有看到实在利益,不信任所以不投钱。因此,他决定创新模式:买买提大叔不用掏一分钱,只需要好好干,种好地,今年我就给你3万元。

  “一天不见‘小孙女’就想得不行”

  忙碌了一天,当和田市京都幼儿园的孩子即将放学时,张锐准时出现在校园中。

  “说是来接我下班的,其实他是想‘孙女’了。”见张锐走进幼儿园,爱人郝王红在一旁向记者说,“他呀,一天不见热依曼就想得不行。”

  3岁的热依曼是幼儿园小三班的学生。因为年级小,郝王红总是对她多些关注。

  “刚入园时,她上学都不进校门,得由我去把她抱进来,哄啊、逗啊的,所以这孩子特依赖我。”郝王红说。

  一年时间,热依曼早已爱上幼儿园,除有一群同龄的伙伴陪她学习、玩耍,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关心她的“郝奶奶”。

  看到张锐来了,正拍皮球的热依曼丢下皮球,朝“爷爷”小跑过去。

  “明天去爷爷家好不好?爷爷带你去大棚里看葡萄。”张锐蹲下身子对热依曼说。

  这几日,热依曼的三口之家又添了弟弟,爸爸要去医院照顾妈妈。这个周末,热依曼又要与“爷爷奶奶”一起度过。

  “好。”热依曼爽快地答应,张锐的脸上瞬间堆满笑容。

  前些日子,郝王红因感冒请假,两天没去幼儿园。挂念着“奶奶”的热依曼来到幼儿园一直闷闷不乐,直到第二天放学,爸爸答应带她去看“奶奶”,这才露出笑脸。

  “小热依曼来到宿舍,看到我们别提有多亲,一直给我们讲幼儿园发生的事儿。”张锐说,他从没觉得来援疆只是一味地付出,还有很多很多的收获,就像热依曼带给他们的快乐与温暖,是什么也比不了的。

  到了放学时间,热依曼的爸爸来到幼儿园。“明早爷爷去家里接你啊。”告别声中,张锐和郝王红望着热依曼出了校门。

  “我在和田有亲人”

  在和田,张锐每天的时间虽被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但在他心中,还有一件事,再忙也得去做——看望他的维吾尔族亲戚们。

  来援疆,就要融入新疆这片土地,就要走进新疆各族人民的心里去。工作不久,张锐便向领导申请,他也要与少数民族兄弟结对认亲。

  “艾则孜大哥,这是给你带的东西,这个是我爱人给大嫂带的围巾……”言语间,艾则孜已张开双臂,和张锐紧紧抱在一起。

  艾则孜 · 麦合木提是张锐在墨玉县托胡拉乡英尧勒村的“亲戚”,今年63岁。看到张锐来看自己,老人开心极了,忙前忙后地招呼着他。

  “每次都是这样,以后我来别忙活,咱哥俩聊聊天就行。”张锐说着,又忆到从前事。

  2018年3月的一天,张锐与艾则孜第一次见面。因为工作忙,距离远,张锐近凌晨才来到艾则孜家中。

  张锐说,那一晚,他和艾则孜一直聊到快凌晨3点才睡。

  因第二天还要赶回和田工作,张锐早上8点便起了床,走进客厅,他看到的是一盆热乎乎的手抓饭。

  尽管每次来拜访“亲戚”前,张锐都要嘱咐一遍“别忙活”,但每次来,好吃的总是少不了。

  “我的‘亲戚’从生活条件上来说,没那么宽裕,但是他却总是尽自己所能为我付出。”张锐说,现在他在和田除了有爱人,还有3户维吾尔族“亲戚”,他们在第二故乡,有了亲人,也有了牵挂。

张锐(右一)蹲在沙丘上,与企业负责人商量扩建大棚,技术改进等问题,为的是帮农民增产增收。

张锐(左一)每次去看望“亲戚”,也总是带些小礼物。

张锐(左一)在与“亲戚”聊天,聊到动情处,“亲戚”紧紧握住了张锐的手。

[责任编辑: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