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博格达峰世界自然遗产地:依法保护治理 让绿水青山常在

2018年06月13日 10:37   来源:新疆经济报

  新疆经济报讯(记者任江 通讯员李强报道)进入夏季,来到天山天池景区的疆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山清、水秀、地净、天蓝,宁静的景区让人们充分领略了大美新疆的风采。自2013年成功申遗以来,天池博格达峰世界自然遗产地不断加大保护、管理、开发、建设力度,通过积极有效的保护、治理,博格达遗产地更具魅力。

  2013年,天山博格达与托木尔峰、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4个片区以“新疆天山”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多年来,天山天池管委会积极履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依法保护、综合治理,推动博格达遗产地健康和谐发展。

  天山天池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管委会坚持把科学规划作为遗产地保护管理的基本前提,先后编制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新疆天池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博格达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管理规划》,在遗产地核心区内坚持“只拆不建、只出不进”“不建设就是最好的建设”的原则,严格禁止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工程建设,使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管理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项目建设是遗产地保护管理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天山天池管委会大力实施“两清两美一绿”三年行动,持续推进禁牧、水质提升、洁净天池等7大工程,遗产地保护再上新台阶。自2013年以来累计造林2.1万亩,实现核心区禁牧40万亩,发挥了遗产地在天山北坡谷地森林植被恢复的生态屏障示范作用,水源涵养区得到有效保护;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地质灾害治理、湿地保护、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河谷流域水体整治等项目建设,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林分质量明显提高,生态效益逐步显现。

  博格达遗产地坚持依法治理,严守生态红线,严格执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新疆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不断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持续开展资源保护专项整治行动,全力以赴完成整改工作,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监测数据表明:天山天池景区水环境质量整体优良,水质常年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水标准;大气环境质量良好,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一级标准,其中东小天池区域负氧离子含量达到98700个/立方厘米,被誉为“天然氧吧”;天池景区噪声达到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0类标准;森林植被覆盖率由2002年的25%提高到现在的41.5%。2014年天池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被住建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7年被授予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经过综合整治,博格达遗产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天山天池景区的游客满意率也达到96%。2017年,遗产地接待旅游人次209万次,较2007年增长2.5倍;旅游经济收入14.2亿元,较2007年增长3.4倍。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