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年】

一样的端午 不一样的记忆:在校园中品悟传统文化教育变迁

2018年06月18日 22:24   来源:天山网原创

乌鲁木齐市第18小学学生在语文课上朗读课文《端午粽》。  

  天山网讯(记者刘一鸣 赵敏 实习记者王璐瑶摄影报道)6月14日,端午节“节味”已在校园悄悄蔓延。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跑出教室,乌鲁木齐市第80小学语文教师曹晓兰走在孩子当中,听着他们对“端午节”的讨论,思绪飞回自己的童年。

  40年前,9岁的曹晓兰对“端午节”最清晰的印象是,这天可以吃到妈妈亲手包的粽子。对节日习俗略知一二的她,不知为何要过端午节,对传统节日更是没有任何概念。

  1978-2018年,40年弹指一挥间。

  现在,曹晓兰身边这些和40年前的自己一般大的孩子,张口便能说出关于端午节的常识。同样的年纪,不同的时代,一样的端午,几代人也有着不同记忆与认识。

  “从教30年,孩子对传统文化、传统节日认识越来越深,这让我很欣慰。”曹晓兰说,改革开放40年,记录着传统文化在校园“地位”的提升,更记录着中国文化走向自信的过程。

  节日习俗从父辈传承

  提及端午的印象,曹晓兰表示,对她来说,除去老师在课堂中的一些介绍,更多的是来自父辈的传承。“节日习俗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也许没有像现在这样的仪式感,但在潜移默化中告诉我们要记住这些传统。”曹晓兰举例,就像自己的父亲会在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粽子时,一遍遍讲着屈原的故事与他的爱国情怀,而喝雄黄酒、五加酒、吃粽子、挂香囊更是老祖宗留下的节日传统与习俗。

  也许是年龄尚小,幼年曹晓兰虽不能将这些完全记在心中,却对端午这个传统节日逐渐有了些了解。

  曹晓兰的小学时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年代,市场上卖粽子的少,端午节,家中的粽子几乎是老一辈亲手做的。

  “粽子的馅料不会太多,但味道却很好。”曹晓兰说,那时的端午更多的是一家人围坐团聚,说说笑笑的家庭记忆。

  广播站、手抄报传统文化渐入校园

  1978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中国大地,80年代中期,中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

  “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最明显的是不少学校开始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与灌输。”曹晓兰说。

  1988年,从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曹晓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此时的小学校园,传统文化氛围已渐渐浓厚起来。

  以端午节为例,传统节日到来,老师会组织学生办节日主题的手抄报。在做手抄报的过程中,孩子们能主动接收关于传统文化起源、习俗、内涵及意义等知识。

  此外,课堂中,书本上,老师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主要还是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教师对课本中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深入讲解,但不局限于课本,会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乌鲁木齐市第18小学退休教师高海蓉表示,不少学校还会通过校广播站、宣传栏和主题班会等方式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2008年,端午节正式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有了假期,孩子会好奇为什么在这一天我们会放假?”曹晓兰说,学生有了求知欲,老师也以此为契机,向学生详细、具体地介绍传统节日,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传统节日及文化会有较为深入地了解,他们会认识到,原来我们的传统节日庆祝形式如此多样,节日内涵也很丰富。

  传统节日的味道更浓

  “我感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改变,更多的是国家层面的变化。”乌鲁木齐八一中学初中部团总支书记、语文老师董雅凤说。

  董雅凤表示,在端午节成为法定节假日以后,有了国家层面的重视,课本教材编写人员开始向弘扬传统文化方面进行倾斜,老师在教授时,也会更多渗透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

  “不光是语文学科,现在传统文化教育辐射各个科目,美术、音乐、信息技术……”乌鲁木齐市第18小学教师田玉介绍,国家近年来大力提倡传统文化进校园,类似端午这样的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最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整个社会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与浓厚的节日氛围。

乌鲁木齐市第18小学学生认真朗读课本内容。 

孩子们展示自己创作的关于“端午节”的绘画作品。 

音乐教室门口,孩子们唱起了《摇船调》。

[责任编辑:翟文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