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战未休 人机互学忙

2018年06月19日 12:40   来源:经济日报

  职业棋手从“争胜”转向“求教”

  中国棋手柯洁九段和围棋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的首场对决在浙江省桐乡市乌镇举行,这是中国棋手柯洁(左)在比赛中(2017年5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徐 昱摄

  从AlphaGo一骑绝尘到众多围棋人工智能百花齐放,从人机争胜的剑拔弩张到人机协作的化敌为友,从技术到游戏规则,围棋被人工智能彻底改变。当前,人工智能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和变化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深入思考——

  2017年5月27日的乌镇,“人机大战”第三局。在替AlphaGo落子的“人肉臂”黄士杰面无表情地落下第125手之后,中国围棋第一人柯洁离开了座位,因为无法获胜的无力感,年轻人站在对局室外的角落里,在比赛中途哭了20分钟。

  2018年6月5日的北京,第9届中国龙星战决赛的第一局。在赛后复盘中,柯洁第一时间拿来了手机,调出了腾讯围棋AI绝艺在棋局进程中给出的实时胜率。他笑嘻嘻地问对手连笑:“你猜这一手之后,它说你胜率多少?”

  两个对比鲜明的镜头之间,正是1年时间里,人工智能带给围棋界的巨大变化。人们能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是惊喜还是迷茫?这将是改变历史的一个瞬间,还是资本与商业的一厢情愿?这块黑白十九路的棋盘正在给出自己的答案。

  流行购买高价电脑

  人工智能改变了职业棋手的训练方式,他们为了让围棋强AI计算得更快更准确,开始购买高价电脑

  中国棋院3楼,围棋国家队的训练室比想象中喧闹。墙壁上挂着投影屏幕,上面是巨大的棋盘,选点落子,屏幕上显示出这一手后黑白双方的胜率,年轻的棋手们围在一起大声讨论着。今年4月底,腾讯围棋AI“绝艺”宣布成为国家围棋队训练专用AI。

  在两次“人机大战”后,棋手与人工智能的对弈并未停止,但胜负已经不再重要。4月27日,柯洁执白145手中盘负于国产AI“星阵”。星阵围棋主创人、深客科技有限公司CEO金涬坦言,从头到尾胜率都很平稳,作为“人肉臂”,他最紧张的是“千万不要在棋盘上摆错棋子位置。”5月26日,韩国围棋第一人朴廷桓执黑244手负于国产AI“天壤”,他在赛后表示,整盘棋下得非常艰难,“自己一点机会也没有”。

  在网上对弈中,职业棋手们甚至已经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接受被AI让先甚至让两子。

  在过去的1年中,AlphaGo团队在发表了新论文和教学工具后正式宣布工作结束,日本的老牌围棋AIDeepZenGo隐退江湖,但星阵、天壤、微信团队开发的Phoenix Go、比利时人开发的丽拉、Facebook开发的ELF OpenGo……围棋强AI的新面孔不断涌现。

  “围棋人工智能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出乎意料的是它们水平都很高,争胜负已不切实际,重要的是如何向它们学习。”“棋圣”聂卫平对经济日报记者说。

  人工智能应用开始彻底改变职业棋手的训练方式。韩国棋手申真谞在夺得韩国最大的国内棋战第23届GS加德士杯后表示,自己主要靠人工智能研究,“我一天5个小时以上和人工智能实战或研究棋谱。主要靠中国的一款人工智能,也使用ELF OpenGo”。

  职业棋手们开始流行购买原本是为了顺畅运行大型游戏而设计出的高价笔记本电脑,单价通常两三万元,也对诸如“1080Ti显卡”之类的专业词汇烂熟于心,就是为了拥有更高的配置,让围棋强AI计算得更快更准确。国家围棋队总教练俞斌透露说,有围甲棋队甚至购买了单价6万元的“天价电脑”。

  人工智能究竟如何帮助训练?在俞斌看来,最主要的提升是判断。“过去棋手也经常讨论,但往往谁都不能说服谁,没有正确答案。现在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判断,是不是对,要怎么定型,还可以预估下面的发展。有些过去我们天天在下的常用定式,人工智能会判断有一方不太好,现在就真的没人再下。过去不会有人下的点三三,现在几乎出现在每一盘棋中。如今,棋上的内容和以前差别非常大。”

  这种差别正源于人工智能在普遍意义上困扰人们的不透明性。基于强大的计算力,人工智能有些时候得出的结论,人类不知缘由,也无法理解。“我个人觉得白棋不错,但不知为何,竟显示黑棋有73%的胜率。”职业棋手胡耀宇在给年轻棋手一份针对棋局的AI分析报告中如此写道。他告诉记者,不同的人工智能应用,在对棋局的判断上有时会有相当大差异,自己希望能研究不同AI对同一局棋判断的差异点,来反推它们的判断依据。

  聂卫平也表示:“人工智能没有办法与人类产生交流,现在棋手对人工智能的学习还是模仿式的。只有棋手真正理解人工智能为什么下这步棋,才能得到提高,这条路还很远,很难。”

  游戏规则正在改变

  人工智能在带来技术提升的同时,也给围棋带来了竞争格局、实际应用等游戏规则的变化

  人类创造出人工智能,通过它们更有效率地观察世界,更深入地了解世界运行的法则,并借助它奔向更加广阔的未来。事实上,人工智能对传统领域的介入不仅带来了技术上的提升,也带来了游戏规则的变化。

  比如竞争格局。在围棋上,中韩争霸已持续多年,完全得益于高水平的训练和基于国家队的集体研究。但是,人工智能正在改变这种历史积累带来的资源不均衡。

  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常昊告诉记者:“欧美棋手过去训练的水平和质量,比中日韩要差很多,能参与的高水平赛事也很有限,但人工智能的辅助训练为他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他们能更好地提高自己,思路更加开拓。因此,围棋的发展有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国家围棋队领队华学明表示:“‘绝艺’进入国家队后,我们连夜开会讨论,决定不给棋手们账号和密码。大家如果要用,必须到国家队的训练室来。我们要保持国家队的凝聚力,延续集体讨论的风气,不能变成一人抱着一个电脑研究。”

  比如实际应用。当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一台能击败顶级高手的围棋强AI,它就变得可以“利用”。4月份举行的丽水清韵杯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上,有不知名的棋手执黑完胜业余围棋世界冠军胡煜清,但因上衣口袋里的手机摄像头始终对准棋盘,被怀疑使用围棋AI作弊。6月份,韩国棋手洪性志因着法与围棋AI丽拉高度相似,并被检测到使用了丽拉官方权重,网上对弈平台野狐取消了他的职业棋手认证。

  “没想到网络围棋会如此受影响。”在围棋世界冠军古力看来,如果对弈平台不尽快出台相关条款对用户使用AI加以限制,必然会影响用户在网上对弈的兴趣。但是,难点在于如果用户不全盘照搬AI的下法,且只是在关键着法上借鉴AI,则很难判定。“很多棋手表示,如果修改规则,导致网上对弈和线下比赛出现了巨大差异,他们很难接受。不管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根本是要把职业棋手留在网上下棋,保持围棋的魅力。”

  探索更多落地场景

  围棋AI研发团队不断积累相关技术,开展深度学习,为探索更多的人工智能落地场景打下基础

  对于职业棋手来说,人工智能风起云涌带来的是“涨棋了”的喜悦。那么,围棋AI研发团队为什么要进入这个难以商业变现的小众行业?

  对于围棋AI的研发者来说,求“名”是诉求之一。金涬告诉记者:“作为创业小团队,一开始如果我们找客户谈,说我们有很强的算法,很难取信于人。但是,围棋的棋谱数据都是公开资源,我们如果依靠这些数据获得一些知名度和影响力,将有助于帮助我们拓展其他客户。”

  更为重要的诉求是“站”在AlphaGo的“肩膀”上积累技术,为探索更多的人工智能落地场景打下基础。金涬表示,通过开发星阵,他们还想寻找如何在尽可能少消耗计算资源的前提下,训练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解决方法,“我们开发的星阵,训练时使用的计算资源不到谷歌的1%。这种研究有通用性,未来有助于帮助中小企业降低人工智能应用的成本”。

  天壤智能CEO薛贵荣表示,基于训练围棋AI得到的系统和策略上的技术突破,最终推动天壤形成了“营销大脑”:“去年‘双11’,我们的营销大脑共帮助商家完成全自动机器预算投放7213万元。”

  腾讯AI LAB方面表示,围棋AI只是游戏AI的一个分支,目前人工智能已开始从棋盘类转向游戏。“研究当中积累的经验、方法与结论,能在更广大深远的范围被利用。首先是打通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藩篱,比如无人车和机器人的发展;其次,游戏中对话智能的研究,或许能成为通向强AI的重要路径;再次,研究游戏中人、智能体和环境的交互,能让智慧城市这样复杂而意义深远的项目受益。”(记者陈静)

[责任编辑: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