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高招 见实效 破“贫”局

2018年06月21日 15:03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通讯员郑丽媛报道)木垒哈萨克自治县雀仁乡沙吾仑村是一个地处边远山区的牧业村,去年全村相对贫困群众占到了36%。针对全村传统产业附加值低、村民收入渠道单一等致贫原因,昌吉回族自治州财政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见招拆招,一步步破解贫困之局,使村民们不用离家便可通过发展养殖、庭院经济、就地就近就业等方式实现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工作队已帮扶带动该村所有相对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

  把工厂建到村里

  沙吾仑村哈萨克族村民占比较大,长期以来主要靠饲养、售卖牛羊的传统畜牧业。收入不高、不稳定且渠道单一,日渐成为制约村民增收的瓶颈之一。在入户走访时,工作队发现村里很多家庭都养殖了奶牛,便计划着从中寻找商机,为村民们开辟一条新的增收之路。然而工作队很快发现,村民们对通过养殖奶牛实现增收的路子有很多顾虑。“我们村离县城那么远,要是来回跑一趟去卖牛奶,不仅运输成本高,牛奶也无法保鲜啊。”很多人道出了这样的困难和顾虑。

  村民哈依热提一家三口,妻子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不能干活,孩子还上着内初班,一家人生活、看病、上学等花销全靠着他养10头奶牛和卖牛奶的收入。“这两年牛奶很难卖出去,我经常愁得睡不着觉。”哈依热提说。

  去年,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使出的一系列高招,彻底打消了哈依热提和其他一些牧民心中的顾虑,鼓励他们大胆搞起了奶牛养殖。工作队积极协调资金65万元,在沙吾仑村新建了日处理300公斤鲜奶的特色奶制品加工厂,每日稳定收购村民们的鲜奶,擅长做奶制品的村民还可以在加工厂工作,获得双重收入。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工作队还投资新建了277平方米的电商销售站、多功能商品展示等销售大厅,并多方奔走联系,与昌吉市几个超市签订了奶制品销售代销协议,为村里的奶制品打通了“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销售渠道。

  “奶制品加工能够提升传统养殖业的附加值,牛奶被做成奶制品后易储存、销售,售价还比卖牛奶高。有这样的商机,工厂就会一直收购牧民们的牛奶,养殖奶牛就能成为牧民们稳定增收的好途径。”工作队队长李忠说。

  正如李忠所说,去年年底,哈依热提通过为加工厂供应牛奶实现了增收脱贫。“今年,我要把我养的几头奶牛品种优化一下,为加工厂供应更多更好的牛奶,到年底肯定赚得更多呢!”哈依热提满怀信心地说。

  和哈依热提一样充满信心的,还有村委会主任黑达尔。因为工厂建起来后,村集体自此也有了收入来源。“奶制品加工厂的日常管理由村‘两委’负责,奶制品销售的一部分利润纳入村集体收入,预计我们村集体每年能增加收入5万元,以后村‘两委’就有钱给村民们办更多惠民实事了。”他说。

  车间移到家中

  工作队入户走访时发现,沙吾仑村大多数妇女赋闲在家照顾孩子和做家务,这也是一些家庭增收缓慢的原因之一。针对妇女缺少技能、语言交流不畅、孩子无人照顾等不愿外出务工的原因,工作队提出了把工作车间移到家中的增收实招。去年,工作队依托派出单位做后盾,积极与企业洽谈,最终与内地一家渔具企业签订了渔具加工合同,村里的妇女们可在家中完成订单,由企业定期进行收购。

  同时,工作队按照每人每天补助40元的标准,在村里组织举办了为期30天的渔具加工培训班。并不定期举办渔具加工比赛,以赛代训,进一步提高妇女们加工渔具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工作队还投资35万元,改扩建了集教学、就餐和午休为一体的沙吾仑村幼儿园,孩子们中午可以在幼儿园就餐和午休,彻底解决了妇女们的后顾之忧。

  挣钱、顾家两不误的优势吸引了村里的妇女,她们纷纷开始在家中从事渔具加工,每人每天可获得收入100元左右。村民巴恩特是一位身体有残疾的单身妈妈,独自供养着一个孩子上学,生活比较艰难。在家里从事渔具加工后,她逐渐从一个为生计整日发愁的牧区妇女变身为一名信心满满、勤劳致富的职业女性。“刚开始我害怕自己因为身体原因,干不了这份工作,多亏了工作干部经常来开导和鼓励。上次我在村里举办的渔具加工比赛中得了二等奖,这让我对干好这份工作更有信心了。”巴恩特说。

  庭院变成聚财“宝地”

  沙吾仑村是牧民定居新村,以前常年放牧的农牧民没有定居生活经验,家家1亩多地的庭院几乎都被撂荒着。工作队发现这个问题后,又支出了发展庭院经济、把庭院变成“宝地”的妙招。

  去年,工作队聘请规划设计院为村里长远发展庭院经济进行了高标准规划。针对居住在定居点的农牧民,按照种植区、养殖区和居住区“三区分离”的标准,对他们的庭院进行规划建设;还针对居住在夏牧场的6户农牧民,引导他们发展“牧家乐”。

  工作队组织了80多名有发展意愿的村民到周边村庄参观学习了发展庭院经济的先进经验。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免费给70户有发展庭院经济意愿的农牧民发放了4000余只雏鸡和2200棵果树苗,给14户较为贫困的村民发放了140只生产母羊。投入12万元奖补支持6户村民在夏牧场发展起“牧家乐”。

  为了给农牧民们做示范,工作队在自己居住的院子里率先发展起庭院经济,种植蔬菜、养殖家禽,手把手地教牧民们,并以“农牧民夜校”为平台,邀请县科技、农业等部门开展送科技下乡、技术培训等,提高牧民的种植、养殖技术。在村里先期发展庭院经济较好的家庭中,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选出了4个庭院经济示范户,对他们进行了表彰。使村民们在示范户的影响带动下,对更好发展庭院经济积极性更高了。

  村民阿迪来提正是被表彰的庭院经济示范户之一,在工作队的引导帮扶下,他在自家庭院里修建了养羊的暖圈,在房前屋后栽了果树、种了西红柿等蔬菜,养了100多只鸡。去年年底,仅靠卖鸡,他便赚了7000多元。再加上因此节省下来的购买蔬菜、肉、蛋等生活成本,发展庭院经济一年来,他们家增加了毛收入1万多元。尝到了甜头的他,便在村民大会上向其他村民推广和介绍发展庭院经济的好处和经验,引得更多人到他家的庭院参观学习。

  打造沙吾仑村奶制品品牌、新建肉制品加工厂、扩大庭院经济覆盖面……新的一年,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使出了更多高招实招,带领村民们走上“比发展、比致富、比增收”的奋斗之路。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