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映天山】

【时代·先锋】驻守沙漠腹地的治穷队长

——记自治区水利厅驻策勒县博斯坦乡墩巴格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曹泽红

2018年06月27日 11:00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袁蕾报道)策勒县博斯坦乡墩巴格村地处沙漠腹地,贫困发生率达56%,是一个深度贫困村。如何做到精准脱贫,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是摆在自治区水利厅驻策勒县博斯坦乡墩巴格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曹泽红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一年多来,他立足村情,用智慧为村民制定“致富经”,用辛勤的汗水演绎着脱贫攻坚的新故事。

  多管齐下拔掉思想“穷根子”

  2017年2月,曹泽红来到墩巴格村,他发现村里富余劳动力多,却不愿走出家门务工,主要是被旧观念捆住了手脚。怎样才能让村民不等不靠,在他们的思想深处播下一粒粒脱贫致富的种子?

  经过深思熟虑和调查研究,曹泽红充分发挥工作队的优势,多管齐下,努力拔掉村民思想上的“穷根子”。他带领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宣讲惠农政策,加强实用技术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培训,组织种养大户、返乡务工人员开展“讲故事、话发展”活动,鼓励村民学习技术、走进工厂、勤劳致富。

  渐渐地,村民认识到外出务工是一件光荣的事。曹泽红因势利导,组织有技术的村民成立6个临时建筑队和12个木工队,并安排他们在牲畜棚圈修建、安居房建设等项目中就地就业。同时,他积极与周边县市、企业对接,采取定向推荐、安排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先后帮助160余名贫困村民外出和就地就近务工。

  “我家以前靠种地和养殖,每年只有五六千元收入。现在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地和牲畜都承包出去了,我外出务工每月有3500元收入,一年有4万元收入!”算着这笔账,村民麦提玉苏普·热杰普满脸喜悦。

  对症下药理出脱贫“金点子”

  针对墩巴格村地理位置偏远、生产水平低、产业单一等问题,曹泽红经过深入思考,决定把种养结合作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基本路径。

  他多方奔走,帮助82户贫困户落实小额信用贷款,解决了他们缺少发展资金的困难;在水利厅的支持下,争取国家扶贫项目资金900余万元,建成牲畜棚圈199座,落实庭院经济项目215个,为贫困户购羊2822只、驴224头;动员村民开展土地和牲畜流转,引导农牧民与种植能手、养殖大户签订流转协议。

  如今村民穆门迪孜·伊敏一提起他的小院子就开心,他说:“现在我的院子成了小果园、小菜园,不光吃着高兴、看着漂亮,还能给我增加一笔收入呢!”

  机制保障鼓起村民“钱袋子”

  “脱贫攻坚是系统工程,需要用一套工作机制明确工作队队员、村干部的任务和责任,使各项工作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曹泽红说。

  驻村伊始,曹泽红就带领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入户走访、包户住户,与贫困户拉家常、话冷暖、摸实情,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进行“回头看”,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帮扶措施精准。

  曹泽红将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混合编组,以各村民小组为单位,划出责任片区,要求每周深入所联系片区贫困户家里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在此基础上,牵头组建墩巴格村脱贫攻坚专班,采取第一书记统筹、2名驻村干部帮扶、2名村干部专干的“1+2+2”模式,将脱贫攻坚任务责任到人、明确时限,因地因村制宜、因户因人施策,并定期与县、乡两级扶贫部门沟通对接,了解惠民扶贫政策,积极争取资金项目支持,有效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形成合力。

  “脱贫专班给我们出点子、理思路、筹资金、跑项目、教技术,我们一定能尽快脱贫。”村民阿依西罕·塔什麦提说。和阿依西罕一样,如今,村里的贫困户充满了早日脱贫的干劲。

  “脱贫攻坚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地干,群众的好日子就是成绩单。”曹泽红说。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墩巴格村贫困人口已从2017年的245户702人减少到现在的197户551人,今年将实现全村整体脱贫。

[责任编辑:王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