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04日 17:14 来源:天山网原创
天山网讯 走进疏勒县亚曼牙乡阿亚克科克其村,苍翠茂盛的林带让人流连忘返、干净整洁的庭院让人倍感惬意,穿着时尚的村民来往穿行……村里处处洋溢着崭新的精神面貌。这个曾经因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生产生活方式滞后的自治区深度贫困村,在驻村工作队连续四年的接力下,已发生“蝶变”,昔日的旧貌已不见踪影。
美丽转身的“动力源”
驻村伊始,疏勒县政协办公室驻亚曼牙乡阿亚克科克其村“访惠聚”工作队发现村党支部在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等方面,内生动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为建强基层组织,工作队有效提升了村“两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全村综合整治目标任务书》,以党小组为单位,组织群众开展乡村环境、卫生、设施(公厕、垃圾池、排水沟)“门前三包”集中整治,累计整治庭院148户、清理路边林带5.5公里、粉刷墙体2320平方米,改善了全村整体面貌;积极协调县交通局为村里修建5.2公里水泥路,改变了村主干道凹凸不平的状况;组织群众在房前屋后栽种白杨、法桐等树木3.6万棵,为村里绿化美化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对村规民约进行修改完善,结合实际制定“乡村文明公约”,引导村民树立崇尚科学、热爱集体、朝气蓬勃、文明健康的良好风尚。
“现在我们村庭院经济已改造124户、新建垃圾池4个、设置垃圾桶12处,有效解决了到处堆放杂物、垃圾乱丢乱倒、污水乱排乱放等问题,村里环境变好了,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变亮了!”村第一书记景招宏高兴地说。
化蛹成蝶的“新转变”
作为村里重点扶持对象,工作队每次走访,都主动询问贫困户阿卜来海提·约麦尔家里有没有困难、需不需要帮助解决问题,并及时将庭院经济项目补贴款送到家里,帮助他对庭院进行整体规划。在工作队的帮助下,他率先实施庭院“三区分离”,改变了垃圾乱堆乱放、人禽混居现状,生活环境彻底转变。
为帮助村民整治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工作队积极协调村“两委”,将村里10名党员和5名致富能手树为“庭院改造示范户”,以“先进”带“后进”,实施生活区、养殖区、种植区“三区分离”,分类别、分片区、分小组修建公共厕所、垃圾池、排水沟。引导群众发扬邻里互助精神,以十户为一个单元,集体出工出力,大家你一砖、我一瓦,推动了全村庭院经济项目顺利实施。
“我们家庭院变得这么干净、舒适、美观,都是工作队帮助我们改善生活条件的结果,现在我们不仅生活质量提高了,致富的能力也增强了……”45岁的阿卜来海提聊起家庭生活的改变对工作队有说不尽的感激。
崇尚文明的“新开端”
今年以来,兵团第十三师、伊犁师范学院、疏勒县政协办公室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带领村民大力整治乡村环境,倡导文明新生活。
工作队结合周一升国旗、党日主题教育、“好婆婆·好媳妇·好家庭”评选、唱红歌、跳广场舞等活动,将移风易俗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不断丰富干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快释放乡村文化发展活力。为强化宣传引导,工作队在村文化活动广场、村委会宣传栏、活动室等位置,张贴婚育新风、村规民约、乡村振兴等宣传内容,让移风易俗、崇尚文明、勤劳致富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家里泥土院子变成宽阔的水泥地面,自来水直接通到灶台,卫生间安装了“坐便式”马桶……村民麦热姆罕·亚库普高兴地引着客人参观自家庭院。她说:“现在家里不但干净整洁,村民们也养成了讲卫生的好习惯,这样的新生活我们真是渴望已久。”
“生活习惯的转变只是一个方面,真正转变的是激发了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工作队队长努日曼古丽·图尔荪总结道。
如今的阿亚克科克其村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环境优美、窗明几净,生活时尚,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乡村景象正逐步变成美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