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银行”不打烊

——二师推进设施农业发展纪实

2018年07月09日 12:20   来源:兵团日报

6月23日,游客在铁门关市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区的大棚内采摘油桃。

6月23日,二师两名职工在温室大棚内整理草莓苗。

  天山网讯(兵团日报驻二师记者站栗卫平摄影报道)盛夏时节,二师各垦区团场的大棚就像一个个“绿色银行”,一年四季,一天24小时展示着土地集约化经营给职工群众带来的好日子,承载着该师设施农业发展的希望。近年,二师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进设施农业转型升级,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新动能,设施农业已成为职工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

  运用科技增强“聚宝盆”纳宝能力

  这阵子,二师二十七团一连职工樊晓英整天忙得不亦乐乎,外销蔬菜、管理大棚,指导其他职工管理大棚蔬菜,样样工作细致而周到。

  “大棚就是‘聚宝盆’。”樊晓英对记者说,“真是托师里和团场好政策的福,我先后建了3座温室大棚,春季培育番茄和辣椒苗,夏季饲养鹅,秋季再种上一茬番茄、辣椒等蔬菜,按照绿色无公害要求,应用节水滴灌、无土栽培等技术,一年纯收入十几万元。”

  和樊晓英一样,二十七团许多职工采用“一棚多茬”“一棚多产”模式。二师很多团场人多地少,水资源匮乏,集约高效可持续地利用水土资源,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事实表明,设施农业在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保障全年农产品的均衡供给、提升劳动生产率、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职工群众就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期,记者两次来到二师二十四团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看到一些职工忙着采摘樱桃小番茄和其它蔬菜。近两年,该团在4座高标准温室里引种了9个品种的樱桃小番茄,全部采用熊蜂授粉、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种植模式。据了解,平均每座樱桃小番茄大棚可为种植户增收10余万元。二十四团根据人多地少的现状,将设施农业作为团场调整农业结构、拓宽职工增收渠道的重点发展产业,本着“建一片基地、兴一个产业,富一方职工,强一个团场”的思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引导职工发展设施农业。截至目前,二十四团已建成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1000余座,年产各类蔬菜3万余吨,年均每棚利润3.5万元以上。

  2017年,二师稳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建高效能日光温室1000余亩500余座,通过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无土栽培、熊蜂授粉和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技术,标准化管理生产各环节,实现了“来源可靠、过程可管、风险可控”目标。今年,二师进一步做强做大设施农业,新建高效能日光温室大棚1000余亩500余座,坚持以先进科学技术为引领,推进设施果蔬生产过程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实现了设施农产品优质高产的目标。

  培育主体扩大合作社合作效应

  “我们这几座大棚,采取早春一茬苗、夏种一茬菜、秋延一茬菜的‘一棚多茬’模式,一年四季有收成,每年可以挣十几万元。”二师二十五团三连的刘建森自信地说,“师里和团场的政策好,连队‘两委’服务好,合作社经营路子好,我们不愁销路,不愁挣不到钱。”这些天,刘建森夫妇整天忙着销售大棚蔬菜。

  近年,二师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二师各团场、连队借力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公司+基地+合作社+职工”运营模式,不断推动传统农业向特色高效现代农业转变。

  “今年一开春,我用10座大棚培育辣椒、番茄苗,收入10万多元。现在,我又用4座大棚种辣椒等蔬菜,预计全年可收入20多万元。”二十五团六连职工郭玉波说。郭玉波是二十五团六连绿博园育苗蔬菜协会会长。该协会有会员54人,去年会员平均收入8万元。

  彭裕是二十五团职工大棚育苗合作社社员,也是该团“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的受益者之一,他说:“通过大棚育苗合作社牵线搭桥,今年春季我在大棚里培育了4万多盘辣椒苗,全部销售给了和硕县的种植户,挣了10万多元。”

  在二师二十二团,职工群众都说唐军的头脑活、胆子大、能干事。他是二十二团和静县红丰合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长。近年,团场职工群众纷纷利用温室大棚育苗,育苗移栽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唐军从中看到了商机——移栽机的市场需求肯定水涨船高。今年4月,二十二团大田移栽工作一开始,唐军和社员就把合作社里新购买的20台移栽机拉到该团投入使用,带着社员们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唐军说:“移栽机能促进育苗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团场农业机械化水平,又能带动合作社增收,互惠双赢的事情谁不抢着干。”

  二十二团三连百果园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起点高,他们的温室大棚建设高标准、技术管理智能化,专注走好绿色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之路,该合作社种植的大棚冬枣香飘四方,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A级认证书。该合作社理事长贺智光说:“合作社要发挥示范带动引导作用,引导种植户抱团闯市场,引导入社及其他职工走好绿色发展、生态农业这条路,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做大做强大棚冬枣产业。”

  在深入的采访过程中,记者有这样的感受,当兵团、师市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从愿景逐渐成为美好现实的时候,二师各团场干部职工群众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大伙正紧紧地抱成一团,向着美好生活进发。

  创新模式让“快乐农业”带来更多快乐

  大棚外烈日炎炎,大棚内绿意盎然。6月23日,记者在位于铁门关市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区的生态油桃日光温室大棚内看到:一棵棵绿油油的油桃树上挂满果实,红色的油桃让人垂涎欲滴,一只只忙着采蜜的蜜蜂飞来飞去,游客和工作人员满脸灿烂的笑容……

  正在采摘油桃的库尔勒市市民刘云说:“我是这里的老顾客了,今天带着孩子、父母来采摘油桃,吃得开心,玩得也开心。”

  当问起油桃的味道如何时,55岁的库尔勒市市民程兵一边采摘一边说:“这里的水果蔬菜绿色安全、口感好,品种还多。”

  这里的大棚果蔬何以赢得如此赞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博古其镇现代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园区规划建设面积1600亩,现已建成3座联动温室、42座日光温室大棚,大棚均采用全自动智能施肥“一体化”技术,主要种植24种特色果蔬,致力于发展以瓜果蔬菜观光采摘业务为主的集生态、休闲、观光、体验、养生功能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和都市消费农业。

  近年,二师铁门关市通过开发建设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农业,把农业、生态、文化和旅游功能结合起来,陆续建成一批集花卉苗木、蔬菜瓜果种植以及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采摘园。蔡汉西是铁门关市金三角风情采摘园的业主。他和妻子借助城市建设的大好机遇,从2016年开始建设、经营温室大棚,种植特色蔬菜、瓜果,并将大棚发展打造成风情采摘园,一年四季有钱挣,在当地小有名气。

  目前,二师已建成全国“一村(团)一品”示范村镇10个,发展农家乐9家,休闲观光农业园9家,兵团级休闲农业示范点3个,从业人数600人,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

  二师的“快乐农业”着实让职工群众的生活大变样,为职工群众带来了更多的快乐。近年,二师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注重把设施农业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城郊各团场积极发展智能化温室,在提高农产品品质的同时,拓展休闲、观光、体验、展示等功能,将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作为设施农业的新引擎。同时,该师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团场、连队在城镇周边打造特色、优质安全的设施农业集中连片区,以城镇为依托,积极挥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切实增强设施农业的技术集成、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