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明新村】尤库日恰克马克库勒村:建设幸福家园 拥抱新生活

2018年07月13日 12:58   来源:天山网原创

工作队帮助村民整理庭院。

  天山网讯 自治区发改委驻莎车县荒地镇尤库日恰克马克库勒村“访惠聚”工作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带领全体村民从改变生活习惯、居住环境、村容村貌着手,逐步实现村庄美、村风正、民风淳。

  建强党支部 激发新作为

  “能当上团支部书记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努力向工作队和村干部学习,把村里的年轻人都团结好、教育好、带动好!”在村民大会上,刚刚任命为村团支部书记的萨拉麦提·赛麦提满怀自信地说。萨拉麦提是村里的文艺骨干,工作队“量体裁衣”,充分发挥她的特长优势,经过持续帮带培养,今年4月被推选为团支部书记。

  工作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每个工作队员对口帮扶10人,按照政治强、能力强、作风强的标准,与村干部“一对一”结对子,教思路、教方法、教经验,提要求、交任务、压担子。通过抓学习培训、抓作风建设、抓制度建设,促进村干部队伍茁壮成长,提升村“两委”为民服务能力。

  村妇代会主任佐热古丽·吾普尔说:“现在大家干事有目标、有责任、有方法、有热情了,村‘两委’在群众心中分量更重了”。

  工作队在帮助村“两委”夯实基层组织的同时,把拓宽致富门路、提高村民收入作为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不断出谋划策、探索创新。

  开辟新路子 激发新动能

  尤库日恰克马克库勒村的就业服务中心是全村的“商业步行街”,两侧有便民超市、打馕店、肉店、凉粉店等商铺,是全村不折不扣的“经济中心”。撑起这个“经济中心”的正是如山古丽·吐尔孙等一群聪慧肯干的女能人。

  “自从村里有了馕店,天天可以吃上新鲜的热馕了。”村民布佐拉·阿布都热依木开心地说。馕店老板娘如山古丽更是做着数钱的动作欢快地说:“除去成本,每天能赚四五百块钱呢!”

  尤库日恰克马克库勒村离镇上有13公里,村民购物休闲着实不方便。工作队与村“两委”通过创立就业服务中心,引导村民自主创业,发展了一批像如山古丽一样的创业致富带头人,不仅拓宽了增收渠道,更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

  最近,“商业步行街”上又开起了一家美容美发店。年轻的阿曼妮萨·艾米尔和米热古丽·依米提两位女子,看到其他小店生意红火收入可观,心生羡慕。有着美发技艺的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伙开一家美容美发店。如今,两人的美容美发店成了乡亲们展示靓丽风采的首选场所。

  除了自主创业,工作队还积极动员村民投入庭院经济建设,引导村民依托党的惠民政策,在庭院内建棚圈、种果蔬,不仅发展了当地养殖业,还满足了村民果蔬食用所需。

  “现在,我家的庭院特别规整,还种上了白菜、萝卜、西红柿,能为家里节省好多买菜的钱,自己吃着也放心。”村民库尔班·吾斯曼说。

  倡导新风尚 拥抱新生活

  为促进乡风文明,工作队与村“两委”把村容村貌整治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帮助村民在自家院内合理规划生活区、种植区和养殖区,清除房前屋后、道路两旁的杂草杂物。通过每周一升国旗活动,选树群众身边“最美家庭”“最美庭院”典型,将文明新风尚根植群众心中。

  “以前,村民乱扔垃圾,我们说破嘴都无动于衷,现在通过环境整治,村民们都自觉起来了。”看着干净整洁的乡村面貌,佐热古丽欣慰地说。

  工作队还以妇女群体为突破口,实施女性靓丽工程,引导她们做新时代女性。先培养一批年轻有文化的女性成为典型,再逐渐由优秀典型带动其他女同胞,影响范围由点到面;引导她们从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开始,由表及里,内化为对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追求,村里的女同胞正在新风尚的传播活动中展露光彩。

  新时代孕育新文化,新文化催生新变化。如今的尤库日恰克马克库勒村在工作队帮助下,村民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幸福指数日渐提高,谱写出美丽乡村的动人乐章。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