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芦苇荡31年 巩留县最大自然湿地的守望者

2018年07月14日 22:29   来源:天山网原创

娜瓦提汗在沿着水渠和小路巡护芦苇荡。

  天山网巩留讯(记者马少宾摄影报道)7月13日一大早,67岁的娜瓦提汗 · 达勒班拜和往常一样,又到距离家门口500多米远的那片芦苇荡巡护。

  这是巩留县提克阿热克镇境内靠近伊犁河边的一块自然湿地,超过5000亩,是巩留县最大的自然湿地,这里是芦苇的天堂。

  1987年至今,娜瓦提汗和家人已经守护了这片芦苇31年。

娜瓦提汗在沿着水渠和小路巡护芦苇荡。

  31年前 一纸协议开始守护芦苇荡

  娜瓦提汗是巩留县提克阿热克镇阿克巴斯陶村的牧民,她上世纪80年代从临近的前进村嫁到阿克巴斯陶村。

  在那个年代,无论是直接把芦苇铺在房顶的椽子上盖房子,还是编成凉席铺在房顶或土炕上,芦苇都是家家户户建房修棚必备的材料。

  1987年,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娜瓦提汗夫妇与乡政府签订了一份承包湿地和芦苇荡的协议。自此,一家人开始了守护芦苇的生涯。

  “我们一家承包芦苇荡,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保护这片湿地,保护这片芦苇荡。”娜瓦提汗说,承包协议是履行保护芦苇职责的书面凭证。

  一家人住在芦苇荡附近,一边在村里种地,一边守护芦苇。即便是再忙,娜瓦提汗和丈夫阿布力海依尔每天都要有一个人去芦苇荡转一转,巡护一遍。

  “从春天冰雪融化一直到入冬前,芦苇荡都是野鸡、野鸭、天鹅等鸟类和狐狸、獾等野生动物的天堂。”娜瓦提汗说,经常会有人到芦苇荡猎捕野生动物,这段时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保护野生动物。

  那些年,夫妇俩住在湿地附近,一边种地放牧,一边守护芦苇和在这里栖息的野鸭、野鸡、狐狸、獾等野生动物。

  1997年,在丈夫阿布力海依尔因病去世后,守护湿地和芦苇的重任全部压在了娜瓦提汗的肩上。

娜瓦提汗在沿着水渠和小路巡护芦苇荡。

  期待芦苇荡恢复当年的容貌

  这些年,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家,在县城、乡里买了楼房,可娜瓦提汗不愿离开芦苇荡边的这个小院子。

  “在这里待了一辈子,一天不到芦苇荡里走一走,心里就不舒服。”娜瓦提汗说,伴着芦苇生活了几十年,听惯了这里的鸟鸣,对芦苇荡里的一切都有感情了,心里放不下。

  每天早晨一大早,她会沿着芦苇荡中的水渠和小路转一转,能走到哪算哪,看一看有没有人在芦苇荡里抓野生动物,有没有人生火。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修建抗震能力更强、更适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新房,芦苇和苇席不再是人们盖房子的必备材料,即便是修建牛羊的棚圈,人们也不用芦苇了。

  没有人割芦苇,却带来了新的问题。

  娜瓦提汗说,对于多年生的芦苇来说,需要每年冬季将当年长成的芦苇收割,第二年才能长出新芦苇,芦苇才能长得好。连续几个冬季芦苇没有收割,芦苇的根部一年一年蜕化,长势越来越差,甚至有部分枯死。

  随着年龄的增长,娜瓦提汗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腿疼加上心脏病,让她现在巡护芦苇荡时,走不了几步就气喘吁吁。

  大儿子木哈塔拜克 · 阿布力海依尔接过了看管芦苇和湿地的重任,每天坚持巡查。他说:“我的父母守护这片芦苇荡30多年了,不仅我要守护好它,还要让我们的后代都要守护好它。”

  巩留县草原监理站站长艾力木江 · 艾力木哈买提对此十分感动,他说即便承包芦苇荡很多年都没有收入,即便是在最艰难的岁月,娜瓦提汗一家都没有放弃守护芦苇的责任,为巩留县守住了这片最大的天然湿地和芦苇荡。

  2018年,巩留县委十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要加大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湿力度,逐步恢复湿地,还原巩留人民记忆中的“芦苇荡”。巩留县今年全力抓好生态建设,加大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退耕还湿、天然林保护、“四荒六沿”造林、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栽植生态经济林5000亩、退耕还林5000亩、封山育林1万亩,加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步伐。

  虽然把看管湿地的重任交给了大儿子,但娜瓦提汗每天还是会去湿地转一转,听一听芦苇荡中的鸟鸣声。她说,她会守护这块湿地和芦苇到生命的最后。

  “目前这是巩留全县最大的一片芦苇荡,感谢娜瓦提汗一家31年来守护这片湿地和芦苇。”巩留县畜牧局驻阿克巴斯陶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马俊说。

娜瓦提汗在沿着水渠和小路巡护芦苇荡。

木哈塔拜克 · 阿布力海依尔骑着电动摩托巡护芦苇荡。

[责任编辑:郭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