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明新村】闸滩村:沃野千顷演绎“田园梦想”

2018年07月31日 12:06   来源:天山网原创

李德娃的大棚里芬芳四溢。

  天山网讯 人们都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确,距离乌鲁木齐市中心40余公里的乌鲁木齐县水西沟镇闸滩村做了最好的实践。乌鲁木齐县审计局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坐在一条板凳上”,在千顷沃野上演绎着“田园梦想”,实现了村民有事干、有钱挣的愿望。

  强班子 造福家乡

  李德娃四年前还是村里的贫困户,现在已经成了年收入50余万元、带领乡亲致富的“领头羊”,这得益于村里有强劲的党组织。

  驻村伊始,工作队便立下了建强基层组织、为民造福的“军令状”。工作队围绕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实、凝聚力强的村“两委”班子,制定了强基层基础三年规划,逐步实现村“两委”班子选优配强。工作队与村“两委”走村入户了解村民所需所盼,按照“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引导村民参与村级事务、投入社会生产,凝聚起民心。

  “现在我有13座温室大棚,解决了村里20多名富余劳动力就业。”回忆起这几年的奋斗,李德娃很是骄傲,他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工作队和村‘两委’给我担保贷款10万元,教我技术,帮助我发展起了花卉产业。”2017年,李德娃主动到村委会退了低保。

  闸滩村党支部书记王秀红如今带着班子干工作也是信心十足。她说:“工作队来了以后,带着我们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党的惠民政策,从‘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程序到规范系列工作制度,为我们打开了新的工作思路,帮我们掌握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方法。”

  换新颜 释放活力

  村里人都说李德娃家的日子变化大。李德娃却说,变化最大的是村里。

  为彻底改变脏乱面貌,工作队和村“两委”结合村情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制定联户家庭邻里守望、相互监督,联户长检查、村委会奖惩三级“治污”激励机制。工作队和村“两委”还争取各类惠民生项目,完成了路灯入村、集中供暖、天然气入户等系列既定目标,完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

  工作队坚持不懈加强村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道德讲堂、法律法规宣讲及民族团结联谊、文艺表演等活动,教育引导村民崇德向善、破除陈规陋习。积极推进“星级化”“平安家庭”等创建工作,开展“最美家庭”“最美母亲”等评选活动,多角度挖掘群众身边的家庭典型,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引导村民树立良好家风。以孩子为重点,邀请中国书画院新疆分院教师,走进村里定期为孩子们教授书法、国画、油画,丰富孩子课余生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当地人居环境。如今的闸滩村旧貌换新颜,处处彰显着生机与活力。

  聚贤才 推动振兴

  闸滩村的发展势头成功引回了本村外出务工的人员,连续三年出现中青年“回村潮”。

  80后杨高鹏就是回乡青年之一,他说:“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还能照顾好老人和孩子,在村里生活很幸福。”

  大专毕业后,杨高鹏一直在城市打工。一次回村探亲,杨高鹏发现村里变样了,柏油路、安居房、乡村绿化样样有,来村里的游客也多了……头脑活络的他萌生了依托发展乡村旅游致富的念头,便辞去工作,回到村里和家人经营起了农家乐,自己还开车跑货物运输,进一步拓宽致富门路。

  杨高鹏还在工作队和村“两委”培养下,成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和致富能手们带着村民一起增收致富。在闸滩村,像杨高鹏一样成长起来的后备力量有19人。

  回村的年轻人多了,群众思维“活”起来了,增收门路也广了。村里的产业结构从单一的大麦、小麦、土豆等农作物种植,转变为以设施农业种植为主,以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就近务工为辅的新格局。

  2017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022万元,人均收入达22517元。村“两委”连续四年被评为“群众满意好班子”,工作队连续四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工作队”。

  如今的闸滩村,经济发展,村容整洁,村民日子红火。一幅产业特色鲜明、农民增收致富、人居环境优美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