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县:工作队真情帮扶 呼尔东村变模样

2018年08月09日 15:52   来源:巴音郭楞日报

  天山网讯(通讯员李众旺 彭建丰报道)近日,走进新疆焉耆县七个星镇呼尔东村,一座气势雄伟的牌楼矗立在村口,“春和景明”四个大字格外耀眼,一条将廉政文化和党建融入新农村景观的千米长廊映入眼帘,街道两旁的路灯杆上挂满了红旗,蜚声中外的库尔勒香梨“翻过”院头在微风中向游人点头致意,村委会旁边的休闲广场三两老人在树下纳凉聊天,一幅和谐恬静的新农村画卷呈现在眼前。

  呼尔东村位于焉耆县城西北部,距离焉耆县城33.1公里,人口2166人。巴州纪委监委“访惠聚”工作队进驻该村以来,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村民积极推动呼尔东村美丽乡村和庭院经济建设,村庄“颜值”持续提升,村风民风更加和谐,构建起一个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具有党建特色的红色阵地。

  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基层党组织的勇气和担当。

  “呼尔东村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明星村,被誉为巴州粮仓。进入新世纪,随着村‘两委’班子老化,新生代党员断档断层,基层组织领导力逐渐弱化,服务群众意识淡漠,向心力缺失,多次被上级党组织点名批评!”呼尔东村老党员邓洪章说。

  面对驻村工作的千头万绪,巴州纪委监委“访惠聚”工作队把中心工作放在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大力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为党组织引入活水;加快村“两委”班子的新陈代谢,让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用担当诠释对党的忠诚,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村里的水冲式厕所,2014年开建,之后变成烂尾工程。工作队来以后给厕所通水通电,解决办事村民如厕难的问题。”呼尔东村“四老”人员秦玉珍说。

  细节决定成败,改变总是从一点一滴开始。

  “通自来水管道要穿过林带,那样一来长了十几年的老树肯定要砍掉,工作队干部为这事和相关部门积极协调,施工点来来回回好几趟,最后自来水管道改道,十几年的老树留了下来。他们了解老百姓的想法,是站我们这边的。”呼尔东村三组村民阿不力孜·库尔班深有感触地说。

  “巴州纪委监委‘访惠聚’工作队来之后,晚上两点之前办公室的灯没有熄过。前面觉得是他们作秀装样子,后来发现天天如此,他们到家里来总是和和气气,有说有笑没架子。我们到村委会办事,他们倒一杯热茶,笑着迎、出去送。共产党的干部回来了!”呼尔东村三组村民蒋建南说道。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才能沉淀多少真情。

  对群众来说一个党员干部首先得是“好人”,然后是“自家人”,最后上升为“亲人”。如何做到这一步步的升华,唯有“两腿沾满泥巴,额头上渗出汗水”,带给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效,群众才会敞开心扉,基层党组织才会焕发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协调水利部门,启动2、3、4、5组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1.5公里主管道和4公里入户管道铺设回填建设,无偿修建4组“苏支渠”约500米。

  ——协调电力部门,完成村委会水井管道及附属设施建设,解决上述水利项目配套用电问题。

  ——协调交通部门,现场勘测2、3、4、5、7组道路建设,完成2、3、4、5组道路新(扩)建规划,争取到约13公里总造价700余万元的乡村柏油路铺设项目。

  ——协调住建部门,实施天然气进村入户工程,完成4组压力测试,启动5组管道施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257万余块红砖、1005吨水泥全部进场,完成旧墙改造10.51公里、新墙建设22.73公里、户间隔离墙建设0.16公里、墙面抹灰4.04万平方米,“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乡村振兴前景可期。

  干事创业的党员干部,基层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树立的不仅仅是榜样,而是开源引渠的人心工程。

  “我想和他们一样,成为一名为老百姓干实事、干好事的党员!”呼尔东村七组村民曹红霞向村委递交入党申请书时这样说。

  今年以来,巴州纪委监委“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共收到入党申请书15份,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就占到半数以上,基层党组织的活力逐步释放,基层党员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稳步提升。

  针对年轻党员干部经验匮乏的局面,巴州纪委监委“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员积极与村干部、年轻党员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带、心贴心地帮,建立“手教面带”的帮扶机制,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近期,呼尔东村1万亩富硒小麦种植基地项目已提上工作队议事日程;沿218国道进行“马路经济带”建设项目已进入规划阶段;呼尔东村乡村振兴战略特禽养殖和绿色果蔬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条已进入前期筹备;全村上下的“厕所革命”正悄然兴起……

  巴州纪委监委“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赵志乾表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只有把基层党组织的全部工作都打上红色的烙印,建强基层阵地,广大党员群众才能自觉聚集在党的旗帜下,与党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在基层落地生根,造福百姓,让群众受益。

[责任编辑:崔导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