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明新村】十三户村:打好“生态牌”点亮魅力乡村

2018年08月13日 12:34   来源:天山网原创

十三户村打造的文化园。

  天山网讯 走进昌吉市六工镇十三户村,不由得令人眼前一亮:精巧别致的二层小楼沿着路边齐整坐落,道路两侧红叶海棠与苹果树争相舒展着翠绿的枝叶,房前屋后沾满露珠的小草与花儿挺直腰杆展露身姿,勤劳淳朴的村民往来穿行……犹如一幅精心创作的画卷缓缓舒展开来,真是“村在林中、院在绿中、人在景中”。

  近年来,昌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依托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拓宽致富渠道,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生态优先 留下“金山银水”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工作队与村“两委”坚持“科学规划、典型带动、分类推进、整体提高”的发展思路,依托当地自然优势,在原有杜氏景区及鱼塘、水库的基础上,以“支部+骨干+村民”的管理模式,大力发展渔业及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发展城郊型经济,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陈国春是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依托党的惠民政策及当地水资源优势发展起渔业,成为当地海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今年,为扩大鱼产品养殖规模,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带动下,陈国春与村里50余户有鱼塘的村民“抱团”发展,将自己新引进的加州鲈鱼苗免费发放给村民,并毫无保留地传授鲈鱼养殖经验。待长至成鱼后,由海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统一收购并对外销售,不仅提升了成鱼产量,也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实现“双赢”。

  “现在村里50多户村民在家门口养鱼,年产值达400余万元!十三户村不仅有“颜值”,更有“内涵”,我们要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生活‘靓’起来。”村党支部书记楚保金感慨道。

  在当地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2017年,十三户村荣获第五届“中国最美村镇生态奖”。

十三户村连片的鱼塘。

  以德润心 留下“乡村之魂”

  美丽乡村建设要守住“文化之魂”,留住乡韵、乡愁。工作队与村“两委”搭建“美丽乡村大舞台”,邀请昌吉市“花儿”艺术团开展文化下乡,指导村民自编自演快板书《赞我们的新变化》、小曲子《老头老婆把幸福夸》等节目。积极、健康、丰富的文艺活动,不断激发着十三户村全体村民向善向美。

  工作队与村“两委”大力倡导文明新风,从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丧嫁娶、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等5个方面,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我约束。定期评选十星级文明户、文明示范户、卫生家庭、创业致富等先进典型,利用重大节日、周一升国旗等时机进行表彰,用身边的榜样,激发起村民投入乡村建设的正能量。

  在每年农忙时,家里老人的吃饭问题成了村民普遍关心的事。工作队与村“两委”急村民之所急,协调建成集餐厅、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幸福互助院”,年满70岁的本村老人,每天仅需交纳4元钱,便可享用味美可口的午餐,参加各类娱乐活动。“现在党的政策好,我在‘幸福互助院’很快乐,还有一帮老伙伴聊天、打牌、锻炼身体,不给儿女添负担,日子呀,是越来越好喽!”80岁的村民陈兴礼满脸幸福地说。

  乡村、乡亲、乡情、乡愁,美好情愫滋润着十三户村,如同春风化雨,让村民们精神有支柱、生活有底气、心中有光明、未来有希望。

十三户村公共建筑。

  邻里守望 留下浓浓“团结情”

  “在十三户村,不分哪个民族,不管谁家有事,但凡能腾开手,大家都会去帮忙,我们相处得就像一家人。”在村里生活了一辈子的老人马福堂说。

  村民屈国荣和卡迪江·阿不来提是一对好兄弟。卡迪江看着村里人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想买个车跑运输,但东拼西凑还差10万元。屈国荣得知后,主动拿出自己多年积蓄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卡迪江的母亲身体不好,大病小病不断,屈国荣十几年如一日地开车接送老人看病,卡迪江的母亲常说:“小屈不仅仅是我们家的好邻居,也是我的亲儿子。”

  像屈国荣和卡迪江这样的“铁兄弟”在十三户村还有很多。每年召开民族团结联谊会,村民们都有讲不完、道不尽的暖心故事,家人般的微笑、兄弟般的臂膀、朋友般的关怀让十三户村四季如春。

  十三户村在变,变的是村庄的面貌,是村民的生活;十三户村没有变,没变的是村民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是全村各族群众以只争朝夕、凝心聚力建设美丽家园的劲头。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