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苏县:工作队让养牛户“牛”起来

2018年08月16日 13:16   来源:伊犁晚报

  天山网讯(记者魏莹 李文武报道)养牛“发牛财”、大家“牛起来”……这些目前成为了昭苏县喀拉苏镇克西萨尔阔布村村民的口头禅。

  昭苏县畜牧兽医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来到村里后,利用专业优势,把全村的养牛户带上了科学养殖发展之路,使农牧民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引领农牧民科学饲养

  “工作队驻村后,指导我们种植牧草、制作青储饲料,帮我们打开了牛羊销售市场,使我们减少了成本投入,增加了收入。现在,我们通过养牛都‘牛’起来了!”8月10日,养牛专业户叶尔拉提·阿布拉对记者说。

  克西萨尔阔布村是喀拉苏镇远近闻名的养牛专业村。全村拥有优质草场17万余亩,畜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该村很多农户建起了养牛棚圈,实现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的转变。然而,由于没有统一管理,养殖户的褐牛品种逐渐退化,纯种褐牛流失严重,加上人工成本高、防疫不到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使得养殖效益徘徊不前。

  “我们作为畜牧部门,一定要充分发挥部门特长,努力让村里养牛户尽快掌握养殖技术,实现增收致富。”工作队队长叶列吾·艾孜介绍,工作队立足资源优势,提出畜牧强村发展战略,复兴新疆褐牛产业,全力推进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针对村里养牛户专业知识贫乏的实际情况,工作队集中举办了养殖培训班,并为养殖户免费发放了养殖专业书籍和科技资料,提高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水平。”

  改变观念 改良品种

  “为提高养殖效益,工作队对村民大力宣讲优良品种的好处,促使村民从根本上改变思想观念。”叶列吾·艾孜介绍,工作队在村里积极实施新疆褐牛品种改良工程,提高母牛的生产比例。

  品种改良工程实施以来,工作队通过开展新疆褐牛品种改良现场会,组织牧民参观优质新疆褐牛。“通过现场宣传对比,牧民逐渐了解牲畜品种改良并予以认同。为了加速品种改良工作,确保褐牛种群的纯正性,工作队筹集资金购买了600枚澳大利亚纯种褐牛冻精,在全村逐步实施褐牛性控繁育技术,并组织人员对村里良种母牛进行普查、登记、造册,详细记录了每头母牛的父本、母本及诞生时间等情况。为确保此项技术取得实效,工作队对每头实施性控的母牛给予补贴300元。

  今年2月初,村里的首例褐牛性控冷配技术应用成功。从今年开春到现在,村里通过性控技术共诞生了566头褐牛母犊,同比多生产母牛360头,大大提高新疆褐牛的改良率和母犊率,为养殖户增加效益360余万元。

  为了面对面、随时指导村民提高养殖技术,工作队特意将早饭时间改在每天上午10点以后。“每天早晨我们集中喂牛,工作队队员饿着肚子赶过来,和我们一起喂牛,随时帮我们解决养殖中遇到的问题。”叶尔拉提·阿布拉说,现在,养牛户们已习惯将早晨的喂牛时间当成上课时间,特意将平时遇到的问题整理起来,集中向工作队队员求得答案。

  在工作队大力帮助下,克西萨尔阔布村的养牛业目前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据统计,该村养牛量已由驻村前的1120头发展到了2360头。

  拓展销路 保障效益

  “工作队不仅帮助我们申请商标、设计包装,还帮我们在乌鲁木齐市百园春市场设立了销售点。今年五一期间,工作队又帮我们在江苏设立了销售点。真是太感谢工作队了!”提起工作队,牧民江阿别克·力提甫竖起大拇指说。

  工作队采取走出去方式,直接和自治区大型养殖场联系,并通过有机绿色饲养认证和订单式销售,保障村里养殖户效益的最大化。“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注重‘养牛经济’。工作队依托电商、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采取‘线上+线下’销售模式,积极为村民打通销售渠道,打造‘一条龙养牛经济产业链’。”工作队队员马合太·叶力太说。

  “只有‘抱团取暖’,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现代牛产业。目前,我们正在注册养牛合作社,准备购进酸奶生产设备,发展奶制品、肉制品产业。”叶列吾·艾孜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村里新规划的养牛合作社用地已经选好,科学养殖棚圈正在建设中,预计9月初可投入使用。

[责任编辑:张雨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