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老教授新疆家访记

2018年08月21日 09:57   来源:中国教育报

  师生暑期生活特别报道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蒋夫尔报道)“不累,不累,一点儿都不累。能见到孩子们,我最开心!”

  “新疆一地和另一地之间相距遥远,路途奔波,邵老师一定很累了吧?”8月16日,见到83岁一头银发的邵春亮教授,记者着实替他担心,便关心地问他。没想到,他爽朗地笑了起来,一连说出了好几个“不累”。

  大连理工大学少数民族预科班班主任邵春亮,已经在新疆马不停蹄地奔波了近半个月,但一眼看上去,精神矍铄、身体硬朗的他没有一点儿旅途的疲惫。

  8月初,“急切”想见到自己秋季新学期新生的邵春亮,不顾年事已高,毅然踏上了他的暑期家访之路,来到了万里之外的新疆。

  “今年,大连理工大学招录了34名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趁着暑假,我提前来看看学生,和家长见个面,聊一聊,了解一下孩子们的生活和家庭情况,以便开学后更好地开展工作。”一打开话匣子,邵春亮就滔滔不绝地告诉记者他此行的目的。

  邵春亮一边说着,一边递给记者两张纸。两张纸上详细打印着34名新疆籍学生的姓名、性别、所在地区、高中就读学校、联系电话等详细信息。由于家访途中常常被邵春亮拿出来瞧,两张纸已经有些破旧了。

  “没事我就拿出来看看,把学生们的名字背下来。”邵春亮告诉记者,“这些孩子,我已经能记住20多个名字了。凡是家访中见过一面的,我都记住了。”

  “为什么还没开学,就记住这么多学生的名字呢?”记者有些不解。

  “记住学生的名字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邵春亮说,“我把学生装在心里,孩子们才会把我装在他们心里。”

  这番话让记者感动不已,深深感受到邵春亮心中对学生的那份爱。

  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名字很长,一个名字就有七八个字。这对83岁高龄的邵春亮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一有空,我就把名单拿出来看,念着孩子们的名字,就仿佛看到孩子站在我的面前,这样很容易就记住了。”邵春亮向记者透露自己记学生名字的“秘诀”。

  家访中,一到乌鲁木齐,邵春亮就组织了8名新生和他们的家长召开座谈会,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想法,除了介绍学校的相关情况,他还鼓励孩子们到学校后努力学习。

  在克拉玛依市,新生艾孜哈尔 · 艾合买提江和她的母亲见到了邵春亮。由于自己的孩子没有出过远门,艾孜哈尔的母亲对孩子到大连这么远的地方去读书不大放心。

  “我就是孩子到校后的班主任,请放心,我会全力照顾好孩子们的。学校对预科班很重视,配备了完善的生活设施和高素质师资队伍,孩子们在学校一定会健康快乐成长的。”邵春亮的一席话,消除了家长的顾虑。

  “没想到,还没开学,而且孩子还是新生,班主任就来家访了,老师的这份心和责任,真的太让人感动了。”艾孜哈尔的母亲说,“更没想到,新疆这么远,邵老师都83岁了,还在为孩子们的成长奔波操心,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从乌鲁木齐到克拉玛依,再到伊犁、哈密,近半个月时间,邵春亮先后和15名预科班新生以及他们的家长见面,一一回答了学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沟通,交流都很顺畅,收获丰硕,这让邵春亮十分高兴。

  邵春亮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一路上,他把了解到的学生的情况,认真记录下来。“这些孩子家庭情况不同,成长环境也有差异,通过这次家访,我了解到了很多实际情况,这对将来在管理和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十分有帮助。”邵春亮说。

  邵春亮已经在大连理工大学担任少数民族预科班班主任33年了。他说:“我最早担任班主任时的新疆学生已经50多岁了,他们当中不少人学成回到新疆,为建设边疆建功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如今,他们的孩子也成了我的学生,我一定要培养好他们。”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