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多管齐下带领村民走上脱贫路

——记新疆有色集团、新疆农业大学、于田县社会保险管理局驻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博热

2018年09月19日 10:35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逯风暴 通讯员吴龙克报道)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博热克其村有364户135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36户852人。“我们村今年要实现整村脱贫。”9月6日,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选派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袁雪峰说。

  如何脱贫?新疆有色集团、新疆农业大学、于田县社会保险管理局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消除村民“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精准定向施策,带领村民走上一条脱贫增收路。

  一户一策助脱贫

  “只有结合贫困户实际,脱贫才更有效、更直接。”袁雪峰说。

  为了找到脱贫之策,第一书记统筹驻村各支力量,明确入户走访任务,并分析找准致贫原因,结合实际研究帮扶措施,制定“一户多策、一人一策”精准脱贫措施。

  “是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帮我开起了加工厂,让我的生活更有保障。”村民麦麦提明 · 如孜在自己的木材加工厂边干活边激动地说。

  麦麦提明家有4口人,孩子年幼,收入主要靠种地和养羊。以前,他在家做木材加工生意,但规模较小,收入有限。工作队帮麦麦提明分析原因找准“穷根”,鼓励他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动员夫妻俩外出就业或就近就地就业。

  在工作队帮助下,今年2月,麦麦提明申请了5万元无息小额信贷作为启动资金,在村里开了一家木材加工厂。现在他家的木材加工厂已经步入正轨,每月收入2500多元。妻子图尼萨汗 · 胡加百都拉在村里“卫星工厂”上班,每月工资也有1000元。

  麦麦提明还购买了2头扶贫驴,每头扶贫驴国家给予5000元的补助。在工作队帮助下,他把驴交给合作社托管,每年有2400元的分红。“今年我家脱贫没问题。”他充满信心地说。

  创新方式增收入

  工作队结合实际,想出新“点子”帮助村民创业增收。

  通过实地调研,工作队发现村里的贫困户亚森 · 铁木尔等3人会洗车技术,想创业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

  4月底,工作队与派出单位商议后,投入1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帮助亚森等人购置洗车用品、用具,并为他们协调免费洗车场地,3人的创业梦实现了。

  亚森等人干劲十足,车洗得干净且价格优惠服务周到,受到客户好评,洗车场常出现排队的现象,每人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

  工作队还把目光聚焦到了养殖上。

  以前村民在家中养殖羊、毛驴等,可缺乏科学养殖技术,牲畜有生病、死亡现象,养殖效益不明显。工作队与村“两委”研究决定以养殖合作社的模式集中托养零散养殖的牲畜,村民可以以牲畜入股的方式自愿加入,把时间腾出来外出务工。5月,养殖合作社正式成立。目前,全村有321头驴进入合作社集中养殖,514名村民受益。

  村民木塔力甫 · 艾克木家里养了3头驴,6月初,他将驴交给了养殖合作社托管,“我没了后顾之忧,可以放心打工了。”他说。

  思想转变拔穷根

  扶贫先扶志,工作队定下十户培养一名大学生、十户发展一名党员、十户有一名致富带头人的目标。

  袁雪峰介绍,工作队设立了教育基金,对考入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给予奖励,对家庭特困大学生每个月给予最低100元的生活补助,确保更多的孩子都能进入大学校园学习。目前,全村已有25名大学生。

  工作队向村民讲解党的好政策,带领村民学习,吸引村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如今,入党成了村里的时尚事,全村已有近30名入党积极分子。

  发挥技术能手、致富大户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更多村民学习木材加工、养殖、种植、打馕等技能,带动村民就业创业。

  通过一系列措施,村民们的观念发生很大转变,学习知识、掌握技术、勤劳致富成了村民挂在嘴边的热门话题,村民由“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