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农】定向帮扶,瞄准脱贫攻坚靶心

——新疆“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活动扫描

2018年09月19日 10:35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夏青 和田记者站张亚辉 喀什记者站王志恒 通讯员张婧 潘彦云报道)在新疆非公有制企业及商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活动中,新疆非公有制企业及商会与各地贫困村签约结对,通过打造特色产业、改善民生、吸纳就业等方式助力脱贫攻坚。截至目前,新疆进入全国“万企帮万村”台账管理系统的企业达1063家,共帮扶了1001个贫困村,受帮扶人数达17.87万人。

  开创双赢好局面

  9月12日,图尔荪·买提库尔班和妻子阿孜古丽·艾散在新疆昆仑尼雅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换上工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这里我们不仅挣上了钱,还学到了技术,我很满足。”公司员工图尔荪说。

  图尔荪夫妇是民丰县叶亦克乡阿依塔格村村民,现在图尔荪在公司负责驾驶车辆,妻子阿孜古丽在公司饲养黑鸡,两人月工资加起来有6000多元。

  图尔荪夫妇成为产业工人只是“千企帮千村”活动惠及民丰县群众的一个缩影。自治区启动的“千企帮千村”活动,100余家自治区非公有制企业与和田100余个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与此同时,和田地委、行署组织动员和田本地100家企业及商会同步参与了行动,主要帮扶洛浦、策勒、于田、民丰4个县的贫困村。

  2014年12月,由海大集团投资成立的新疆昆仑尼雅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在民丰县落户,启动了两期总投资21.75亿元的“尼雅黑鸡养殖”项目,目前标准化孵化场、养殖园区、原种场已投入使用。“第一期已完成,直接带动了5700人就业,其中80%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整体项目完成后,可带动1.2万人就业。”新疆昆仑尼雅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刘斌说。

  除了吸纳附近村民到企业就业外,昆仑尼雅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还采用“公司+生产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以乡为单位进行粮食、草业、苗木、林果种植、畜牧业养殖和饲料加工,形成种植、养殖、产品精深加工、仓储物流、市场销售等集生态农牧业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链,当地农牧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致富的同时,尼雅公司的发展空间也得到了扩展。

  2016年,尼雅黑鸡和鸡蛋刚进入市场,每月销售5000只黑鸡和90万枚鸡蛋,月产值达230万元。公司发展至今,每月可销售1万只黑鸡和120万枚鸡蛋,月产值达340万元。“今年,我们又和许多客商达成合作意向,未来几个月预计每月可销售10万只尼雅黑鸡和300万枚鸡蛋,产值达1000万元。”新疆昆仑尼雅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销售部负责人张戎杰说。

  截至目前,昆仑尼雅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已为叶亦克乡的6个帮扶村直接创造就业岗位3600个,带动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50个,每户年增收约2万元;2018年上半年,昆仑尼雅产值达2000万元,同比增长30%。

  真情温暖群众心

  9月15日,在乌什县前进镇马场村,贫困户库瓦尼亚孜·托乎提从门面房中走出来,一眼就看到村里的公共厕所。他指着洁净美观的公共厕所,满脸自豪地对从县城来的亲戚说:“这可是水冲式厕所,如今村里的公共厕所,一点也不比你们城里的差。”

  以往,马场村没有公共厕所,随地大小便的不文明现象十分突出,“千企帮千村”活动中,企业家走进村里,让这一幕不再重演。“企业负责人来到村里得知情况后,出资8万余元在村里建起了公共厕所。门面房、夜市、公共厕所……企业家为我们村办了不少好事、实事。”今年70岁的马场村村民库瓦尼亚孜·托乎提说。

  早在2016年,新疆百商集团出资35万元推动乌什县前进镇马场村惠民工程建设,修建了门面房、夜市、雨棚等设施。如今,马场村再次得到爱心企业家的帮扶,修建起水冲式厕所,库瓦尼亚孜等人均是这些项目的受益人。

  这几天,乌什县前进镇亚贝希村各种大型机械在村委会附近进进出出,村民一有空就前往村委会附近的建筑工地。在这里,村级阵地建设、卫星工厂、道路铺设等扶贫项目正有序实施,这是数梦工厂科技有限公司为助推该村脱贫攻坚通过捐赠的方式,在村内新建的大批民生项目。

  初次来到前进镇亚贝希村,数梦工厂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巍等人捐赠10万元发展资金,用于亚贝希村教育、扶贫、村级阵地建设等方面,并为亚贝希村小学捐赠价值8000元的书籍、文具用品、体育用品等。

  新疆郑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乌什县阿恰塔格乡布干村援建的惠民生项目——郑泰暖心健康浴室将拔地而起。“企业捐赠的项目资金和修建图纸都已到位,工程马上开工建设。”自治区工商联驻布干村第一书记于智超说。

  目前,近百家企业自筹及协调帮扶资金1163.9万元,乌什县受益农户达1300多人,营造出企业秉承担当,为贫困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氛围。

  在“千企帮千村”活动中,参与企业采用“一企帮一村”“多企联合帮一村”以及“企业负责入联系贫困户”等多种形式,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加大民生改善力度。企业出资建设的一批批民生项目,正让贫困村发生巨大的变化。

  村民有了新憧憬

  9月15日,在喀什红旗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0余名新聘工人正在忙碌地分选钢球,今天是他们上班的第100天,这里已成为他们实现梦想的新起点。

  家住喀什市英吾斯塘乡栏杆村的巴拉提·多力坤是新聘工人中的一员。巴拉提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听说喀什建工集团招人的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成了一名产业工人。

  走上工作岗位的巴拉提,眼里满是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他开心地说:“公司开展的岗前培训为我们搭建了获取知识的平台,让我们学到了就业技能。公司包吃住,试用期每个月有2200元的固定收入,转正后工资还会涨,我一定会努力工作,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早日脱贫致富。”

  自“千企帮千村”活动启动以来,喀什建工集团高度重视,制定了喀什建工集团“千企帮千村”暨就业扶贫工作实施细则,对下属10家企业用人需求进行梳理统计,并将下属企业喀什红旗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设为培训基地,出资26万元,准备50套保障性住房,配备全套生活用品。以“一企帮五十户”为标准,鼓励“一企帮多户”,签订村企帮扶协议,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引导下属企业包户定点帮扶,吸纳贫困户劳动力稳定就业,帮助贫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实现各单位帮扶深度贫困户、包联贫困户全覆盖,助力精准扶贫,为200余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为了让新聘工人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工作环境,将他们培养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人,喀什建工集团聘请相关领域专业老师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课程涉及法律法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政策解读、公司规章制度,职业生涯及个人工作经验等方面。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在“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活动中,自治区非公有制企业在组织转移城乡富余劳动力方面作用凸显。2017年,自治区25个商会的129家非公有制企业共接收南疆四地州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2623人,超额完成了转移就业任务。

  今年,新疆非公有制企业及各商会将加大接收南疆四地州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劳动力力度,使更多贫困户通过稳定就业走上脱贫致富路。截至目前,第一批接收计划已落实64家企业、岗位2119个。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