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9月25日 16:30 来源:天山网原创
走访小区居民。
天山网讯 18年来,她通过串门子、走亲戚、唠家常,走万户进千家,把4个社区打造成市级以上优秀党建示范点。在居民眼中,她就像一阵春风,润物细无声;在同行中,她是一位行业“女状元”;在社区里,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阿娜尔古丽书记”,她就是昌吉市延北路街道金陵社区党委书记马莉。
“党建+服务”方便千万家
2008年2月,马莉任园丁社区党总支书记。园丁社区贫困家庭、贫困学生、空巢老人、残疾人多,她一直在思考如何长效解决好居民的各类问题诉求。调研中,她发现辖区有各类特长的党员比较多,社区党组织不能做空壳党组织,可以建立一支由社区党组织管理的党员志愿服务队,把各支力量拧成一股绳,党组织才有服务群众的有力抓手。于是,她利用辖区资源,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
“过去,自己理个发,要下楼找理发店还要排队,自从有了服务队,需要时只要打个电话就有人到家里来服务,还是免费的。对我这样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这真是省心多了。”张大爷满脸幸福地说。
如今,这支志愿服务队已发展到1200余人,每月20日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扶贫帮困、排忧解难等服务,居民常为这支队伍点赞。
现在,马莉工作过的金陵社区、园丁社区、团结院社区和天山花园社区共有18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只要居民有什么困难,以“菜单”方式提交社区,社区接单后照单办理。
“种和谐”美丽家园沐春风
7月的团结院社区,万木吐翠,昔日的老小区旧貌换新颜。这里一项项民生工程像冬日的一把火,温暖了千家万户,一件件民生实事像阵阵和煦的春风,抚慰着居民的心灵。
5年前,马莉刚调任团结院社区书记不久,小区居民就找上了门。“我家下水道经常堵,你们管不管?”“我家暖气不热”“我家屋顶漏水了”……该辖区老旧小区多,经常停水、停电,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老旧小区改造,迫在眉睫。为此,马莉跑街道、政府各部门,经多方协调,争取到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如今,小区道路、绿化、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全面改造,在马莉的协调下,小区住户还安装上了磁卡电表、水表,这些久拖多年的难题得到根除。
为加强社区阵地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6年9月,马莉在天山花园社区打造出了一所占地120平方米的诵家风、传家训、扬美德的“家风家训馆”。近两年,良好的家风带动辖区居民邻里关系的和睦,在这里蔚然成风。今年6月,昌吉市启动了百日文化旅游活动,并将社区“家风家训馆”纳入50余条重点旅游精品线路之一,这个小区成为“网红”。居民潘淑玲说:“每月都能看到一批批游客走进我们的家风家训馆参观,作为小区居民我们感到很自豪,我们一定把这些好的家风家训传承下去。”如今这座“家风家训馆”已被昌吉州、市委党校列入了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种真情”让每一个日子都“开花”
“幸福的家庭家家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马莉带领社区干部,积极为困难家庭送温暖、解民忧,让困难家庭时刻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73岁的马玉珍身患癌症,儿子和老伴相继去世,生活非常困难,整日以泪洗面。马莉便主动与她结成对子,无论刮风下雨,她每月都到马玉珍家走访,带去水果、清油、面粉,送上药品,陪老人聊天,用心用情帮扶这个家,很快马玉珍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这个家又充满了幸福快乐。马玉珍激动地说:“谁家有烦心事她都装进心里,看到她就像看见自己的家人一样,她就是我的女儿!”
居民阿瓦古勒的丈夫去世后,她靠打零工的微薄收入支撑整个家,日子过得紧巴巴,儿子患病花费大,女儿考上了大学,一家人因为学费愁眉不展。马莉了解情况后,动员辖区单位、社区干部、居民为其捐款,一天之内就捐助了6000多元。当马莉把捐款递到阿瓦古勒手里时,她激动地说:“我们的‘阿娜尔古丽书记’就是好,帮我解决了孩子的学费。”
“她总是一副热心肠,谁家有困难,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她都会去……”当人们提起马莉时,社区很多人都能说出一段故事来。
“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社区的核心是居民,居民的亮点看党员,党员的风采在班子。”马莉说。只要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迎难而上,就能把工作干出彩。正是这种一心为群众服务的态度,让她深得居民的拥护。作为一名社区书记,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精神,为党和群众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带领着社区干部鼓足干劲奔向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