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输血到造血”——河南“组团式”援疆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2018年10月12日 10:4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乌鲁木齐10月4日电(杲均丰)“真的特别感谢姬主任和哈密二院的援疆医生,如果不是他们,我现在可能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9月11日,在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29岁的珍珍(化名)在病房内激动地拉着援疆医生姬社青的手连说了5个“谢谢”,声音不由地有些哽咽。

  姬社青是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专家,2018年8月12日,他和河南省第九批“组团式”医疗援疆的9位医生一起,踏上了援疆之路,而珍珍就是他来到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仅一周就碰到的难题。

  从无到有建立哈密肿瘤防治新时代

  “她才29岁,因其他医院做不了手术就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案,从50公斤消瘦到30多公斤,来我们医院的时候虚弱到连路都没办法走。身体状况太差,开展手术的难度很大。如果没有援疆医生上阵做技术指导,我们也没有把握完成这项高风险手术。”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肿瘤外科主任彭波说。

  2017年,在“组团式”医疗援疆团队的带领下,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进入了建设发展肿瘤专科的快车道。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消化肿瘤内科、呼吸肿瘤内科、中医科等一批科室相继组建,让医院具备了开展全身各部位肿瘤外科手术、内科化疗、放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手段齐备的诊疗体系。同时,在援疆医生的支持下开展40项新技术、新业务,其中“腹腔镜下空肠间置技术消化道重建治疗胃贲门癌手术”“大肠癌NOSES手术”等25项技术填补哈密医疗领域空白。

  现在的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不仅有了先进的诊疗设备、还成立了抗癌协会、抗癌之家以及为患者提供志愿服务的“护爱”志愿者服务队。据统计,2017年,哈密市第二人员医院接受肿瘤患者同比增长44.31%,手术同比增长49.58%,化疗同比增长54.30%,放疗同比增长91.38%。哈密市的肿瘤防治因“组团式医疗援疆”逐步建立健全。

  “五个全覆盖”让群众不再“大病看不了,小病到处跑”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河南省将医疗援疆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过去的零星选派、单兵作战转变为组团选派,集体作战、造血与输血并重的“组团式医疗援疆”,先后派出了九批援疆医疗队进驻哈密市各个医院。第九批医疗卫生对口援疆工作开展后,河南省相关部门率团到哈密,从医疗状况、科学布局、人才梯队、管理模式等多角度开展调研,提出“五个全覆盖”,分别为县、区级以上医疗机构“组团式”对口支援全覆盖、常规肿瘤专科建设全覆盖、主要医疗机构重点专科支援全覆盖、远程医学会诊系统全覆盖和贫困村义诊活动全覆盖。

  得益于河南医疗单位全覆盖对口支援,哈密市各个医院得到了资金、技术、人员的大力扶持,软硬件实力日益增强,不仅很多医院有河南名医坐诊,偏远基层医院还可以通过远程医学会诊系统连线河南各医院医学专家。

  哈密市地广人稀、优质医疗资源紧缺。“组团式医疗援疆”还让医疗专家“走下去”,通过开展各类病理普及、病症预防、贫困村义诊活动,提高了哈密市偏远地区群众健康意识水平,早发现、早治疗群众病情,尽可能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河南专家与当地医生下乡义诊80余场次,近3万名哈密和兵团第十三师群众受益。从前的“大病看不了,小病到处跑”情形一去不返。

  “授人以渔”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河南“组团式”援疆为哈密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如果不把这里的人才梯队建立好、不把这里的医生技术带精,我们就不算圆满完成援疆工作。”这不只是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徐红伟的心里话,更是每个投身于医疗援疆工作的援疆干部的心里话。

  “以前我们医院留不住人才,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意留下来,现在不一样了,新来的研究生我们都可以进行筛选。”哈密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徐红伟说。

  哈密市当地医疗水平的提升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前来发展。在这里可以和知名专家组成“一对一”跟学对子,有了专家的手把手带、面对面教,当地医疗技术人员独立开展手术和诊治疑难杂症的能力得到提升。

  “很多援疆医生带出来的徒弟医生现在在当地都小有名气,未来可以独当一面的医生会越来越多,哈密市不会出现‘援疆医生走了,好的医疗经验和技术就没有了’的情况。而这里也会成为我们一辈子留恋的记忆。”姬社青说。

[责任编辑:赵静 ]